第12章 顺治病倒,殷寿上位!
【从西方国家定制购买技术先进的军舰,建立北洋水师。其中军舰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规模世界第八、亚洲第一!】
【聘请英国海军军官对官兵进行培训,水师中高级军官也大都接受过专业教育,有的曾出国留洋。】
【然而因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多方原因,随着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随着光幕继续播放着清朝后续的历史,画面转到了洋务运动的辉煌时期。
光幕中,一艘艘巨舰在海上破浪前行,那是后世皇帝们花费巨资打造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顺治帝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骄傲与欣慰,仿佛看到了大清未来的希望。
然而,随着画面的推进,北洋水师因为朝廷的贪腐而逐渐衰落,最终败给了外来的敌人。
这一幕让顺治帝的心如刀割,他愤怒地拍打着床榻,声音沙哑地喊道:“为何如此!为何我大清的江山会落到如此地步!”他的眼中充满了痛苦与不甘,再次病倒在了床上。
大商,龙德殿。
帝乙身着华贵的服饰,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接受着来自四方诸侯和朝臣的朝贺。殿内灯火通明,火把和烛台投射出跳跃的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或喜或忧,或真或假,各种表情交织在一起。
殿中响起了激昂的音乐,质子男团的战士们在宴会上表演着战舞,他们裸露的上身涂有油彩,随着鼓点的节奏,展现出力量与勇猛。在场的宾客或是鼓掌喝彩,或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殷寿举起玉樽,向帝乙敬酒,然后以一种恭敬而坚定的语气提出了问题:“父王,光幕所现,那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您以为如何?那些大臣们,为了挽救国难,不惜巨资,打造了北洋水师,虽看似强盛,但终究未能逃脱败亡的命运。”
帝乙缓缓地捋着长须,沉声回答:&34;那些大臣们确实不错,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挽救他们的国家。虽然我们大商在军事上也许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强大的力量,如果不能顺应天意,最终也会走向衰败。&34;
帝乙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转而对殷启说:&34;启儿,我走后,大商的未来就交给你了。不要忘记前朝夏桀的教训,也不要忘记我们成汤先祖是如何顺应天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你必须将这份基业守下去。&34;
殷寿心中虽然感到不平衡,但他仍然表现出对父亲的尊敬和对商朝的忠诚。他深吸一口气,然后以一种更加坚定的语气说道:“父王,那光幕不仅我们能看到,我们的子民也能看到。那清朝虽有不足,但也推行了许多新政,如兴办学堂,提倡百姓平等。反观我们,仍有奴隶之制,活人祭祀之举,这无疑会引起子民的不满。”
殷寿的话语刚落,大殿中的气氛突然凝固。
殷启猛地站起身来,脸色阴沉,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34;放肆!&34;殷启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他指着殷寿,声色俱厉地说:&34;祭祀乃我大商的重中之重,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怎可因一时之念而轻易更改?这是大逆不道!&34;
他环视四周,确保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到他的声音:&34;奴隶就是奴隶,那些肮脏的血统就应该做着下贱的事。这是天经地义,是维护我大商秩序的根本!&34;
&34;启儿所言甚是,祭祀乃我大商的根本,不可动摇。奴隶之事,亦是祖宗所定,不得更改。&34;帝乙的目光如炬,扫过殷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你的思想过于超前,有些事不是你该考虑的。&34;
殷寿听到父亲的话语,心中虽然波涛汹涌,但表面上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声:&34;好。&34;他不再争辩,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坐在殷启身边的妲己,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随即,殷寿高声宣布:&34;起舞奏乐!&34;质子团的战士们随即响应,他们裸露的上身涂有油彩,随着鼓点的节奏,展现出力量与勇猛。战舞的鼓声如同战鼓,激荡着每个人的心。
在众人的目光都被战舞吸引时,妲己微微低头,她的瞳孔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绿光,随后她伏案依着头,仿佛被鼓声所陶醉。这时,殷启起身,向帝乙提议:&34;父王,让儿臣舞剑助兴,以示我大商的武威。&34;
帝乙微笑着点头,殷启便拔出长剑,开始在众人面前展示他的剑法。然而,随着他剑法的逐渐凌厉,人们开始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殷启的眼神变得凶狠,剑招也愈发狠辣,仿佛要将眼前的帝乙置于死地。
帝乙的脸上露出了惊愕之色,他试图阻止殷启,但已经来不及了。殷启的长剑直刺帝乙的胸膛,帝乙瞪大了眼睛,倒在了龙椅之上。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随后是一片错愕和惊恐。质子团的战士们立刻警惕起来,停止了战舞,紧张地注视着殷启。
殷启放肆地走向殷寿,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殷寿却显得异常镇定。
殷启举剑向殷寿冲去,似乎要将他一并杀死。然而,在这危急关头,姬发挺身而出,挡在了殷寿的面前。他与殷启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失手杀了殷启。
鄂顺见状,立即高呼:&34;姬发谋反!&34;试图借此机会陷害姬发。
殷寿冷冷地看着殷启的尸体,然后转向众人说道:“殷启失心疯,弑父大逆不道。姬发有功无错,他救了我的性命。”他走到姬发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殷寿走到王座前,面对着惊魂未定的朝臣和诸侯,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穿透了大殿中的紧张气氛:“今日之事,乃是我大商前所未有的悲剧。殷启犯下了弑君弑父的重罪,此乃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然而,大商不能因此而乱。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我,殷寿,愿承担起这份重任,继续我大商的荣耀与繁荣。”
就在这时,殷寿的儿子殷郊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拜见大王!”这一句话,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在场众人的忠诚与敬畏。
随着殷郊的领头,其他的朝臣和诸侯也纷纷跪拜,高声呼应:“拜见大王!”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响彻整个龙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