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攻心之计
贵州自古以来就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的说法。进入六月以后,贵阳的天气更是阴雨连绵。大量的雨水让城外的护城河水位急剧上涨,原本狭窄的河面变得宽阔起来。周围的土地也因雨水的冲刷变得泥泞不堪,难以行走。叛军见此情形,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对贵阳城的进攻。
在贵阳城的皇帝行辕里,雨滴不断地从屋檐上滴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敲击在朱由榔的心头一样,令他感到烦躁不安。由于城内实行了宵禁,再加上恶劣的天气,大街上空无一人,只能看到巡逻的士兵在雨中来回穿梭。
在行辕内,朱由榔正与诸位将领商讨着守城之策。
白文选、冯双礼、祁三升、靳统武、马维兴、马进忠、武大定、李昂等人都位列其中,他们个个身经百战,武艺高强,给人一种军威浩荡、武功兴盛的感觉。
然而,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他们也不禁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中。
白文选目光坚定,沉声进言道:“不如让我亲赴秦王大营,直面秦王,剖析利害,以期双方罢兵休战。”
朱由榔心中对白文选昔日护驾之功铭记于心,深知他此行凶险重重,不禁摇头连连,语气坚决地告诫:“万万不可!秦王对巩国公心存怨恨,若此时贸然前往叛军大营,你的性命岌岌可危!”
白文选站在一侧,神色自若地说道:“观当前形势,秦王麾下有十余万雄兵,而我方仅有三万之众。若城池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至于个人安危,臣自认与秦王十多年交情深厚,虽其性情暴戾,料不至于对我痛下杀手。最坏也不过是受些皮肉之苦,几句斥责,风波自会平息。”
朱由榔仍旧坚决不允,他明白,人若被欲望驱使,除非得偿所愿,否则任何情感的牵绊都难以撼动其心。
靳统武沉声提议:“何不派遣使者向晋王求援?我们坚守城池,待晋王的援兵一到,围城之困自然可解。”
朱由榔仍旧摇头,神色凝重。晋王目前仍在云南整顿兵马,尚未完成全部准备。即便立即派使者前往昆明,至少也需要五六天的行程。等到晋王率领兵马赶来,恐怕已是一月之后。那时,攻守双方不知将有多少人伤亡。这绝非朱由榔所愿见,他渴望以最小的牺牲,平息这场内乱的风波。
李昂沉思片刻,然后缓声说道:“我在秦王军中布下众多眼线,或许可以让他们暗中与秦王麾下的将领沟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说服他们归顺。”
然而,这个计划似乎过于理想化。秦王所带领的将领们大多对他忠心不二,不太可能因为一些身份不明的细作而改变立场。更何况,即便真有将领心怀异志,身处秦王的营帐之中,又怎敢轻易答应呢?
朱由榔对李昂的提议持否定态度,他深知此策虽有创意,却难以实现。
看众人一筹莫展,武大定献计道:“今秦王家眷两百余口均在城内,何不将他们绑上城楼,逼迫叛军退兵?”
他话语未落,立即便被打断,白文选冯双礼皆为秦王旧部,虽不满秦王做法,却也不会用家眷来要挟。
朱由榔亦是连连摇头,他有自己的顾虑。
其一,他一直宣称秦王是被小人蒙蔽,误以为天子被胁迫,才兴兵攻打贵阳。话不说满,给未来留有余地,大明现在经不起再多的折腾,不能造成内部过大的裂痕。
其二,以孙可望心性,家眷不会是他的致命弱点,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其凶性。
其三,祸不及家人,贵州大部分官员将领都是孙可望任命的,如果这样干,这些人不免会兔死狐悲,以后谁还会为大明卖命?不仅不能以家人要挟,反而要保护好他们。
想到这里,朱由榔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个绝妙的想法。
“朕命秦王麾下将领的家眷给他们写家书,报平安如何?”
朱由榔的提议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家书可以传递城内平安的消息,稳定军心,同时向叛军展示城内团结一致的决心。
白文选首先表示赞同,他认为此举不仅能安抚城内将士,还能向叛军传递出皇帝的仁慈与智慧。
祁三升则提醒道,家书必须写得真诚感人,才能打动人心,起到应有的作用。
李昂随即补充,他在叛军中的细作,可以将家书悄无声息的传到叛军将领手中,但是不能太多。
朱由榔却有不同想法,他的计划是要让这些家书“不小心”被孙可望的亲兵拿到。再由他们呈给孙可望,以他狐疑的性格,必然会对手下的将领产生猜忌。
众人顿时大悟,看向朱由榔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然而他们心里的想法却出奇的一致:“果然是圣心难测啊!”
朱由榔微微一笑,他深知人心的复杂和脆弱,尤其是被欲望冲昏头脑的时候。
冯双礼沉吟片刻,道:“陛下此计甚妙,但如何确保这些家书能落入孙可望亲兵之手,而不被其他人截获呢?”
朱由榔胸有成竹地回答:“朕已有安排。朕会命人将家书藏在一些被俘的叛军身上,并借机让他们逃脱。而孙可望的亲兵,定会搜查这些逃兵,家书自然就会落入他们手中。”
白文选赞道:“陛下真是高瞻远瞩,此计若成,孙可望必会怀疑其手下将领与城内有勾结,到时他军心自乱,我们便可趁虚而入,一举击溃叛军。”
靳统武也附和道:“不错,陛下的计策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我等定当全力以赴,助陛下平定叛乱。”
李昂脸上露出几分疑惑之色,开口说道:“万一这些家眷不愿意写怎么办呢?毕竟他们可能并不想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他的话语引起了周围将领们的共鸣,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李昂的观点。
然而,朱由榔似乎早已经料到了这种情况,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只见朱由榔轻摇剑柄,自信满满地说道:“谁说家书就一定要家人来写了?”
他的话让在场的将领们都吃了一惊,大家开始思考起朱由榔这话中的深意。渐渐地,他们似乎明白了过来,皇上这是准备假借家人之名,以此来攻破敌军的心理防线啊!一时间,将领们看向朱由榔的眼神变得十分玩味。
朱由榔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得意。他继续拉长声音,故意卖了个关子,缓缓说道:“这只是第一步。”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将领们听了,不禁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刮目相看,同时也对接下来计划充满期待。
看到众人疑惑的眼神,他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众卿应当知晓!秦王军中多是西北来的汉子,此次大军出征,由于行动仓促,所以携带的辎重粮草并不多。如今正值阴雨连绵的季节,天气寒冷潮湿,恐怕许多人会因此染上风寒。他们虽身为叛军,但毕竟也是朕的子民啊!只不过受到了孙可望的蛊惑和挟持罢了。朕实在不忍心看到他们遭受苦难,于是已经下令让人准备了大量的蓑衣以及防寒保暖的药物。准备让那些被俘获的叛军一并带回去。”
朱由榔的这两计,可谓是精妙绝伦,一环紧扣一环。其中家书之计是专门针对叛军将领而设,而蓑衣之计则是为了安抚普通士兵。如此缜密的布局,令在场的诸位将领无不拍手称赞,纷纷称颂天子英明神武。
朱由榔内心十分享受这种被众人吹捧的感觉,这是他到这个世界后,享受到的为数不多的皇帝福利之一。
紧接着,朱由榔又说道:“此外,据我所知,这次叛军强行征召的配军当中,除了汉族百姓之外,还包括了许多彝族、壮族、白族、苗族等同胞。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与汉族分属不同支系,但归根结底,大家都是伏羲女娲的后裔。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在关键时刻引导他们倒戈相向,那么必然会让叛军陷入首尾难以兼顾的困境。如此一来,便可轻松取胜。”
众将搜肠刮肚,已经找不到词语来称颂皇帝。
此时祁三升上前道:“臣麾下半数士卒均为少数民族同胞,请陛下允臣担此重任。”
朱由榔本就是这个打算,见祁三升主动承担此重任,不免对他又多几分好感。
部署完毕,诸将回营布防。
翌日,只见六部文官纷纷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数十份“家书”。
随即,他将这些天俘虏的叛军将士召集到一处,共计四百余人。
他言辞恳切地说道:“尔等俱为大明子民,朕忝为天子,却不能照顾好大家,实在愧疚难当。今日,朕将你们放回,希望你们同秦王言明,朕不想和秦王刀兵相向,只是秦王被小人蒙蔽,如果他能幡然悔悟,朕可不计前嫌,依旧以秦王之尊待之。”
叛军俘虏们看着这位英气的天子,无不心悦诚服。当初秦王以天子被白文选挟持为由兴兵,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希望能救出天子。不曾想,天子却好生生地在贵阳城中。
不仅如此,当他们被俘虏后,并没有想象中被枭首示众的凄惨下场,反而被皇帝下令优待,除了解除武器盔甲并集中看管之外,没有对他们进一步审讯。不仅如此,皇上还安排大夫为伤员诊治。
当下,就有俘虏说道:“皇上,吾等均为秦王所蒙蔽,绝无反叛之意,既已得见天子,何不令我等为陛下效死命?”
其他俘虏们也纷纷说道:“愿为陛下效死命!”
朱由榔没想到俘虏们居然是这种反应,他脑筋急转,说道:“朕亦有此意,朕有一亲军,名为‘天威’,尔等如有意愿,可为朕之亲军。”
众俘虏一听,无不振奋,能够成为皇帝的亲军,这是何等的荣耀啊!他们纷纷跪地叩拜,感激涕零。
朱由榔见状,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些俘虏的忠诚已为自己所用,这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他随即转向俘虏们,正色道:“既然诸位愿意为朕效力,朕便赋予你们重任。但朕希望你们牢记,从今往后,你们是朕的亲军,是帝国的利剑,更是朕的盾牌。”
俘虏们纷纷点头应诺:“陛下放心,吾等必将忠心耿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时,李昂却发愁道:“陛下,若他们均充入亲军,则计划恐怕会流产呀。”
朱由榔摆摆手:“无妨,咱们换个方式执行亦可。”
听到这,一名俘虏说道:“陛下,吾等愿为陛下前驱,此次任务,请陛下交于我等,必不辱使命!”
“请陛下交于我等,必不辱使命!”
朱由榔向李昂微微点头,对他的默契配合表示赞许。
为首的叛军俘虏名叫岑武,是个孔武有力的汉子,原是秦王军中的一名百户,也是秦王军中少数民族头领之一。在被俘虏之后,他听闻皇帝手下有一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力量的龙骧营,而且皇上对少数民族和汉族子民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而有所歧视或亏待。这个消息让他对皇帝多了几分好感。
今日释放俘虏之事,更是让他下定了决心,要追随这位英明的皇帝。能够成为皇帝的亲军,这是何等的荣耀!他从未想过自己还有这样的机会。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忠诚。
朱由榔则叫来王坤,命其着人将所有人的姓名、籍贯、家庭、生平等信息一一记录下来。毕竟,这些人将要成为皇帝的亲军,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只有确保每个人的身份真实可靠,才能保证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
紧接着,朱由榔亲自审视着这份名单,仔细地查看每一个名字和对应的信息。他要确保这些人都是真正可信之人,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潜在的危险。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次选拔,能够找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充实自己的军队。
在经过一番严格筛选之后,朱由榔终于确定了最终的人选。他将这些人同李昂手下亲兵混编,确保安全。至此,他在贵阳城内直属于自己的队伍扩大到了两千人。
岑武被提拔为千户,负责指挥这次“释放俘虏”的行动。对岑武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
岑武是附近一个濮越族寨子的族长,因为要同汉族贸易,他学到了流利的汉话。不同于其他族人恪守祖宗传统,岑武秉持的是一个开放心态,积极地接纳外界的新知识。在与汉人的交流中,他不仅学会了语言,更对汉族的丰富文化产生了钦羡之情。
朱由榔将这个濮越族族长单独留下,询问了他许多关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事,从他口中,朱由榔了解到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结构。
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生活方式与平原地区的汉族有着显著的不同。尊重自然,依赖山林,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同时也发展了一定的农耕文化。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服饰,以及世代相传的歌舞和手工艺。
孙可望此次征召的,主要是贵阳周边的村寨居民。这些村民在与汉族的频繁互动中,逐渐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
朱由榔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他认为这正是打破隔阂、促进融合的良机。在他所处的时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着相同的权利与自由。
他深知,在这个时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敌意,往往源于统治者的歧视政策。如果能摒弃偏见,平等对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将为他带来巨大的支持和力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眼前的龙骧营——这支精锐的部队中有超过半数的战士都是少数民族青年。他们在崎岖的山地中如履平地,展现出惊人的耐力和战斗力,是组建特种部队的绝佳人选。
朱由榔向岑武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岑武听后感动不已。如果不是因为长期遭受压迫和排斥,谁愿意居住在穷山恶水间呢?
朱由榔的这一想法并非凭空产生,因为李定国他们在云南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大西军攻下云南之后,借助黔国公府近三百年的崇高声望,广纳贤才。云南各族土司与大西军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促使许多勇猛的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各族人民纷纷加入大西军,许多土司也被提拔为大西军的将领。
话语间,时光悄然流逝。直至李昂匆匆来报,万事俱备,只待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