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逆袭:朱由榔的超燃奋斗 > 第19章 舆论之战

第19章 舆论之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定国如今身在何方?

    当日,孙可望撤军之后,他便率领部众马不停蹄地赶往贵阳。他与朱由榔分别已有十日有余,此刻的贵阳城内究竟是何状况,他一概不知。

    一路疾驰,半途之中,李定国收到了来自朱由榔使者送来的信。得知贵阳已然落入皇帝手中。同时,朱由榔命令他即刻折返昆明,收拢云南境内的军队,随时准备支援贵阳。

    朱由榔在信中的话语直白而坦率:自己欲同孙可望修好,如果事成,则让他从云南出兵,攻略湖广。如果不成,就要他以云南兵马前来救驾。

    李定国清楚,孙可望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野心,双方已然到了水火不容之境,一场恶战怕是在所难免。

    唯有在战场上分出输赢,方能在谈判桌上谈出结果。

    李定国内心深处实在不愿见到二人冲突。毕竟一个是曾与他并肩作战多年的结义兄长。另一个则是他誓死效忠之人,亦是他的结拜兄弟。然而,他心里也十分清楚,朱由榔和孙可望之间早已矛盾重重、无法调和,非得有一方败北,这场纷争方可平息。

    他自然清楚,朱由榔让他前往云南整饬兵马,一是为了尽快将效忠秦王的将帅和军队收编,二是不想让他卷入皇帝与秦王的纷争之中。

    李定国犹豫不决,朱由榔的使者劝说道:“晋王不必忧虑,圣上已然完全掌控贵阳防务,此次秦王若是来袭,至少三月之内可保安然无虞,到那时晋王已然整饬好云南兵马,再发兵驰援,孙可望必将腹背受敌,难以持久。”

    见李定国依旧愁眉不展,使者继续说道:“陛下临行前曾有口谕:云南乃吾等后路,关系重大,不容有失。望晋王以家国大义为重,切莫辜负陛下的期望!”

    李定国无奈,只得返回昆明,整饬云南兵马。

    另一边,皇后王少姬和她所属的皇帝“仪仗队”已抵达田州,面对空洞如渊的城门。他们过门而不入,如疾风般直接奔赴南宁。马吉翔本想向秦王通风报信,怎奈离黔地渐行渐远,只得无奈作罢,随军继续向南行进。

    关有才和张镇国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田州,并顺利接管。他们派遣斥候四处打探,得知皇帝的车驾正朝着南宁进发。本欲继续追击,但唯恐前方有伏兵,于是选择按兵不动,进驻田州。由于田州城空空如也,辎重丁点全无,他们只好派兵四处寻觅,犹如饿虎扑食般搜刮,这一举动使民心尽失。

    ……

    且说回贵阳,朱由榔侧耳倾听马维兴至安顺府传旨的细节,他眉头微皱。

    孙可望虽然接受了自己的封赏,但态度令人生疑。

    “看来他还是心怀叵测啊。”朱由榔轻声念叨着。

    一旁的马维兴见此情形,赶忙安慰道:“陛下切莫忧心,秦王或许是有紧要之事缠身,才未能前来。”

    朱由榔摆了摆手,“朕深知他,他若真心归顺,必会即刻前来。如今这般拖延,想必是包藏祸心。”

    马维兴此时进言:“陛下,孙可望麾下安定伯马宝素来与臣交好,不若派人与之联系,探听虚实。”

    朱由榔点头允诺,并令他迅速返回驻地,整顿兵马,随时准备支援贵阳。

    “遵命!”马维兴拱手遵命。

    朱由榔又命令王坤派人向冯双礼、马进忠传旨,加固城防,厉兵秣马,时刻准备驰援贵阳。

    紧接着,他让人叫来白文选、祁三升、靳统武、李昂四人,共商御敌之策。

    白文选率先开口道:“陛下,臣认为当下应先派人混入孙可望军中,探听其虚实。”

    祁三升附和道:“此计甚妙,可再派细作散播谣言,扰乱其军心。”

    朱由榔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李昂献策道:“还可在城外设伏,待其来袭时,杀他个措手不及。”

    靳统武皱眉道:“但我军兵力有限,恐难抵敌军。”

    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呈上一封急信。

    朱由榔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原来是安定伯马宝的密信。马宝看出孙可望之计,他假装喝醉,暗中却派人详细打探秦王各营情况,发现除自己和叶应桢所部,其他各营均已不在安顺府。唯一的可能就是,孙可望已经率军逼近贵阳。

    “孙可望来得比我想象中要快!”朱由榔稍微平复心境,“诸爱卿听令!”

    朱由榔深知自己在军事方面并非专长,于是毅然将指挥权交予白文选,赋予他全权负责统筹贵阳防务的重任,并赐予他调度各部兵马的权力。同时,朱由榔下令祁三升、靳统武听从白文选的指挥。

    各将纷纷领命而去。

    李昂所部肩负着守护行辕周边的重任,严密戒备着城内可能对皇帝行辕发起的攻击。

    众将退下后,朱由榔将李昂单独留下。

    “爱卿,可还记得我们尚未进入贵阳时,实施的那场舆论战?今日朕打算故技重施。”朱由榔对李昂说道。

    “陛下英明。”李昂明白了朱由榔的意图,“只是不知此次要如何引导舆论走向?”

    朱由榔眼中掠过一丝狡黠,“就说朕擒获了清朝密谍,从其口中得知,孙可望勾结清兵,妄图谋害朕。”

    “如此一来,百姓定然会对孙可望心怀愤恨。”李昂接口道。

    “正是,”朱由榔满意地笑了笑,“我们还要散布消息,宣称孙可望的军队在城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朕听闻,张镇国和关有才在田州肆意搜刮民脂民膏。不妨将这罪名安到孙可望头上。”

    “这样能激起民众的愤怒,让他们更加拥护陛下。”李昂点头表示赞同。

    “还有,就说晋王大军已至,在贵阳周边驻扎,静待叛军来临。”朱由榔继续补充。

    “此外,除了在城内造势,还需增派人手,前往孙可望军中散播消息。”朱由榔轻拍李昂的肩膀,“此事交由你全权办理。切记,务必要将声势造得浩大。各种捕风捉影的风月消息夹杂其中更好,这个由你自由发挥。”

    “臣领旨。”李昂欲言又止。

    看到他的神情,朱由榔问道:“爱卿可有什么难处?”

    李昂回答:“臣担心,孙可望会不会同样使用这舆论之计?”

    朱由榔拍拍他肩膀,笑着说:“无妨。当日朕进驻贵阳,特意使用规模庞大、声势浩大的卤簿,就是向贵阳全城百姓宣布——大明天子驾到。在舆论上已经占得先机。况且,贵阳城现铁桶一块,凭借程万里、张虎等几人留在城内几百亲信成不了事。”

    李昂领命后,旋即着手部署。他组织了一批忠诚的手下,深入市井坊间,传播关于孙可望的负面传闻。与此同时,他还派遣密使潜入孙可望的军营,暗中散布流言蜚语。

    “荒谬!孙可望最宠爱的烟花女子竟是清虏间谍?”这种自带桃色花边的消息如春天的桃花般,迅速传遍全城。

    “我和孙可望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难以启齿的秘密往事。”这句话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紧接着,又传出一则惊人消息:“孙可望竟然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暗通曲款!”这个秘闻犹如一道惊雷,震惊了所有人。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还有一封沾着鲜血的书信从遥远的田州送来,似乎印证了那些传闻。

    几天后,城里传出了更多关于孙可望的负面传闻。有人说他私通外敌,有人说他打算篡位称帝。这些谣言愈演愈烈,让孙可望的形象一落千丈。

    一时之间,贵阳城内陷入一片议论之中。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对孙可望的卑劣行径议论纷纷。人们义愤填膺,对孙可望的所作所为深感愤恨,就连原先力挺他的一部分人此刻立场也有所动摇。

    与此同时,帝朱由榔对白文选主持的防务表现甚感欣慰。

    他决定亲临城墙巡视,视察防御工事,以激励士气。当朱由榔踏上城墙的那一刻,士兵们情绪激昂,齐声高喊万岁,声震长空,仿佛要将这股豪情壮志传递给远方的敌人。

    朱由榔站在城墙上,目光如炬,环视着四周的士兵们。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穿透了城墙上空的呼号的大风,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勇士们,我们脚下是大明的土地,身后是自己的家人,现在居然有人要联合外人觊觎我们的土地,抢夺我们的财产,妄图让我们的家人为奴为婢,你们同意吗?”朱由榔高声问道。

    “不同意!不同意!”士兵们高声齐呼。

    “如果他们拿着刀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让我们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怎么办?”

    “那就干翻他!让他滚出去!”李昂提前安排的一名士兵大声喊道。

    “干翻他!让他滚出去!”

    “干翻他!让他滚出去!”

    “干翻他!让他滚出去!”

    朱由榔看着这振奋人心的场面,胸中亦是豪情万丈,他双手在空气中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勇士们,我今天来到这里,不仅是作为你们的皇帝,更是作为你们的战友。我们站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守卫我们的家园,更是为了守护我们的信仰和荣耀。每一位士兵都是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你们的勇敢和决心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看到了你们眼中的光芒,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对荣誉的追求。这股力量,将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源泉。敌人虽然强大,但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我们心中的火焰,永远无法摧毁我们团结一致的决心。

    记住,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身后有无数的百姓,他们的目光和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的每一次坚守,每一次反击,都是为了他们的笑容,为了他们的未来。

    让我们肩并肩,心连心,用我们的剑和盾,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我们的敌人知道,无论他们如何凶猛,都无法撼动我们的信念,无法摧毁我们的意志。

    今天,我要你们记住,我们不仅仅是在战斗,我们是在书写历史。我们的名字将被后人铭记,我们的事迹将被传颂千古。让我们以行动证明,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勇士们,让我们高举旗帜,迎接挑战,让胜利的号角在这片土地上响起,让敌人的恐惧成为我们胜利的见证!

    前进吧,勇士们!为了荣耀,为了胜利,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士兵们的情绪被朱由榔的话语点燃,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响彻云霄,传递着他们的决心和信念。

    然而,孙可望麾下的军队却陷入了一片骚动之中,谣言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开来。士兵们开始怀疑这次进军的真正目的,原本坚定的信念逐渐动摇起来。

    许多将领心中充满疑虑,他们原以为自己攻打贵阳是出于无奈,因为天子被白文选挟持,必须前往营救。但现在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而是要造反!这个惊人的真相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愤怒。

    士兵们更是焦虑不安,贵阳城虽不是他们的故乡,但大西军行军之时习惯将家眷带在身旁,名曰“老营”。在孙可望占领贵阳后,许多士兵便把家眷安置在贵阳。那里有着他们的亲人朋友,进攻贵阳意味着与自己的亲人朋友为敌,这样的局面令他们难以接受。军心渐渐涣散,最近几天甚至出现了逃兵现象。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孙可望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他不得不当机立断,停止行军,并派遣亲信去调查谣言的源头以及幕后黑手。

    经过一番深入追查,最终所有的证据竟然都指向了秦王的亲卫。

    孙可望眉头紧皱,心情沉重无比。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亲卫是绝对忠诚的,那么这背后必然隐藏着更为深沉的阴谋。究竟是谁在策划这一切?目的又是什么呢?一个个疑问涌上心头,让他陷入了沉思。

    是继续进军还是暂时蛰伏?

    正当孙可望犹豫不决之际,一封神秘信件送到了他手中。这封信宛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信中的文字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孙可望内心深处最脆弱的角落。

    信中警告道:“有人正在精心策划一场阴险狡诈的阴谋,企图将你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让你背负千古骂名!”看到这里,孙可望心中一震,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头。他深知,如此卑劣行径,必定与朱由榔脱不了干系。

    孙可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明白,此时此刻已不能再有丝毫退缩和犹豫。他必须挺身而出,直面这场风暴。于是,他毅然下令,命人打出“清君侧、迎圣驾”的旗号,毫不掩饰地向着贵阳进军。这一举动让原本躁动不安的麾下众人暂时安定下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