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从零开始的海军和复兴之路 > 第10章 测试性能,命名军舰

第10章 测试性能,命名军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此次演讲并不算成功,让自己碰了一鼻子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经历也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收获。它深深地触动了我,并提醒我要深入思考老百姓在当前阶段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抛开这些纷杂的思绪,我现在需要集中精力去执行一项针对这两艘铁甲舰至关重要的实验——测试火炮的各项参数性能表现。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两款军舰实际上是五六年前的产物,因此它们所装备的火炮都是老式的前装炮。这种配置对于两艘新型军舰来说显然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原因在于,如今中口径前装炮的装填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我所采用的定装弹式中口径后装炮。不仅如此,前装炮还存在诸多潜在问题,例如重复装填容易引发故障,更严重的是极有可能导致炸膛事故发生。相比之下,后装炮在安全性方面明显更具优势。

    而大口径前装火炮我打算继续保留下来,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我对于铸造大口径炮管可谓是一窍不通,如果盲目尝试,恐怕会事倍功半;其二,当初购买这两艘船时,顺便购入了数量可观的 305mm 炮弹,如果弃之不用便更换火炮,无疑会导致巨大的浪费。然而,如果这两门铁甲舰所配备的主炮性能欠佳,那么替换掉它们也是势在必行的。毕竟,我绝不能仅仅因为节省几枚炮弹的费用,就拿整艘军舰去冒险,那样只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

    在君主型铁甲舰上,我命人卸下了一座 178mm 炮和一门 305mm 炮,并将它们迅速运往当地的炮兵训练场。抵达目的地后,我谨慎地拉起警戒线,确保现场安全无虞。接着,我指挥人员运来了弹道摆和计时工具,准备开始射击测试。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炮弹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经过紧张而有序的 10 轮射击,两门火炮的数据准确无误地记录在纸张之上。接下来便是繁琐而精细的计算工作,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反复核对每一个数据,最终成功获得了这两门炮的炮口初速以及在 15°仰角下的最大射程。

    在完成测试后,我就命人将这两门炮物归原位。此时传来了同僚疑惑的声音:“大人怎么只测量火炮的炮口初速和射程啊?难道不应该测试一下火炮的威力吗?而且,火炮的属性可远不止这两项呢!不打靶子怎么能了解这门炮的实际性能呢?”

    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嘴角微微上扬,胸有成竹地解释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首先,炮口初速和射程是衡量火炮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量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火炮的动力特性和射击精度。此外,这两个参数对于战术规划和战斗中的火力支援都具有关键意义。至于火炮的其他属性,比如威力、穿透力等,我们可以通过后续的实弹射击和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评估。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据,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听了我的解释,人们的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对我的专业素养表示钦佩。他们明白了我之所以选择测量炮口初速和射程并非草率行事,而是基于对火炮性能的全面考量和科学分析。这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智慧。

    众所不周知,火炮的研发实际上是建立在经验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利用数学公式,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炮口初速、炮弹自身重量、尺寸大小以及目标的材料属性等因素,推算出炮弹的威力。这种特性在舰炮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它的穿透能力。

    但要想总结出这样的公式,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炮击试验和数据统计才能实现。不过,幸运的是,我是一名穿越者,记住这些公式对我这个军事迷来说只是基本操作而已(然而并不是)。有了这些知识,我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命令手下按照我提供的公式去推测这两种火炮的穿透深度。

    好在这个公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演算和验证后,我终于成功地获得了两种炮弹的穿透深度数据。其中,178mm 炮的数据简直惨不忍睹,完全无法与 152mm 甲型炮相提并论,不仅射速低下,而且穿深也无法与改进了火药的152mm甲型炮相比。相比之下,305mm 的炮弹表现还算可圈可点,能够击穿将近 500mm 厚的熟铁。面对这项差强人意的数据,我决定留下 305mm 火炮。

    在得到这个结论后,我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将三门 178mm 炮替换为国产的 152mm 甲型炮。同时,将拆卸下来的三门火炮以及弹药迅速转移至沿海的炮台部队手中,让这些装备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守卫重华海疆的岸防炮。

    这次改装工程相对轻松,仅仅花费了两周的时间便顺利完成。随后,我立即投入到思考如何给她们取名的工作中。毕竟这两艘军舰作为重华的首批主力战舰,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对于她们的命名,我必须慎重考虑,不能有丝毫马虎。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通过投票的方式初步拟定了两个名字:君主型铁甲舰拟定为“海绥”;而蹂躏型铁甲舰则拟定为“海靖”,两舰的名字寓意着绥靖海疆,能够安抚沿岸的百姓。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份精心拟定的方案用电报发给了远在京城的李中堂,并请求他向朝廷上书,希望这份方案可以得到朝廷的认可和支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焦急地等待着李中堂的消息。两天之后,终于收到了他发来的电报。打开电报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电报上的文字清晰可见:“朝廷已同意你们的命名,望诸位能够尽心竭力,保我海疆无恙!”

    我立即将这个好消息传递给了身边的同伴们,大家听到之后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当天晚上,我又和船政局的同僚们举行了一场盛大而欢庆的典礼。在这场典礼上,我们共同举杯,为重华海军的不断强大而干杯庆祝!

    在典礼结束之后,还有一件正事——军舰的舰队划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经过多方面的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我最终决定将海绥号划归给东海舰队,以增强其防御力量,防范来自烈日舰队可能的侵扰;同时,将海靖号划归给南海舰队,希望借此对鸢尾殖民地海军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这样的舰队划分布局既考虑到了不同海域的战略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艘军舰的优势与作用,从而确保重华海军能够在各个方向上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完成这项工作后,我又得赶往旧京,在那里有一项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的种子,而我必将亲手将它培育长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