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臣弟对她无意
皇上朝一旁的公公吩咐道:“去把南宫逸叫进宫一趟吧!”
公公福了福身:“是。”
南宫逸身在王府,公公的话带到后便回了皇宫,皇上很少会召见南宫逸,除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皇上来传他,他每次都会去。
南宫逸一身浅黄色常服,带着阿泽进宫去了。
御书房内,皇上也无心批阅奏折了,在想着如何跟南宫逸好好说这件事。
他虽然知道南宫廷什么用意,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若是他愿意娶了沈梨那是最好的了,这样老四便不会再沉沦了。
总不能让他百年之后真的后继无人吧!皇上是个好皇上,他不会拿江山和百姓开玩笑,国家一定要托付给合适的人。
若是不愿意皇上也不打算去勉强他,只当是问问他的心意罢了。
南宫逸来到御书房,公公奉了茶便退到了外面守着。
南宫逸躬了躬身:“皇兄。”
皇上晗了颔首:“坐吧!”
南宫逸落坐在右侧的椅子上,开口道:“不知道皇兄找我前来所为何事?”
皇上笑着道:“哦,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你也老大不小了,府中也没有个操持家务的女人,实在有些不合适,不知你可有心仪的女子?”
南宫逸眯了眯眼,这皇上怎么突然关心起他的私事了,答道:“没有。”
皇上脸上的笑容有丝毫的僵硬,随即又恢复正常:“哦,朕听闻前些日子宁远侯的千金在你府中留宿了?我记得王府从未有过女子踏入,她对你来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南宫逸有些不耐烦,冷言道:“皇兄莫要开玩笑了,那是老四的心上人,来王府找臣弟有事请教,只是大雨困住了,臣弟也是看在老四的面子上收留了她一晚。
不知皇兄是如何知道的?若是没有其他事,臣弟就先回去了。”
说完便要起身,皇上连忙压了压手:“朕就随口问问,若是你有意,朕可以做主把她赐予你做侧妃可好,老四那边你不用担心,朕会和他去说。”
南宫逸皱着眉拒绝道:“臣弟无意,请皇兄莫要乱点鸳鸯谱,臣弟告退。”
说完直接起身出了御书房,皇上还来不及再说些什么。
看来南宫逸是有些怒了,早知道他不会同意的,哎……
南宫逸脸色黑的吓人,阿泽在宫门口等着他,看见他时吓的一句话不敢说,低头老老实实驾着车。
南宫逸坐在马车里心里想着这南宫廷还真是不死心,谣言传不出去干脆搬到了皇上面前,看来真是本王对他太过仁慈了。
回到王府后,便吩咐阿泽:“把南宫廷有关的罪证给本王找来。”
阿泽小心翼翼问道:“王爷怎么了,是皇上说了什么吗?”
南宫逸眯着眼道:“他想给本王和沈梨赐婚,皇上从不过问本王的私事,此事一定是南宫廷在他面前提起的。”
阿泽点了点头:“是,我这就去找。”
南宫廷之前对付他的桩桩件件南宫逸都留有人证物证,人证还关在地牢中,还有亲笔画押的认罪书,每一张都写明了南宫廷让他们如何陷害南宫逸。
本来南宫逸无意对付他,反正南宫廷也伤不到他,谁料他的手越伸越长,政务上陷害不成就盯在了私事上,这着实让南宫逸动了怒火。
阿泽将南宫廷有关的案件都端来了,里面有他贪墨公款,陷害王爷,残害百姓的罪证,这些若是在朝堂上提交上去。
百官众目睽睽之下,皇上不得不出发南宫廷,就算他想包庇也没办法,轻则贬为庶人,重则流放或者死刑。
南宫逸眼眸中闪过一抹杀意:“想算计本王,本王就让你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阿泽抬眼偷偷看了一眼南宫逸,眼神仿佛要吃人,王爷为什么这么生气,不就是想给他赐婚吗?不喜欢不同意就好了,居然想让南宫廷死,王爷果然不是好惹的。
南宫逸估计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生气,也许是因为向来讨厌别人插手他的私生活,这一次先是想散布谣言毁名声,见计划失败又想利用皇上赐婚,引起皇上对他的猜忌。
所以两件事加在一起让他怒火中烧,这一切说起来还都是因为唐昕玥去了王府一趟,女人还真是麻烦。
以前拒绝了所有女人可见给自己省了多少麻烦,南宫逸无奈的摇了摇头。
唐昕玥休养了几日,终于可以起身活动一下了,这身体还真是经不起折腾,这一次差点又嘎了。
南宫坤倒是细心,日日下了朝就前来细心照顾,温柔体贴,喂药喂饭亲力亲为。
可惜唐昕玥对他始终没有产生爱意,他对她的这种好让她越发觉得就像哥哥爱护妹妹一样,她似乎也把他当成了哥哥一般的角色,亲近亲切,但不心动。
唐昕玥还想着如何能让他有夺嫡的心,这几日明里暗里的都提点他,还劝他跟皇上和好,听从他的安排。
赐婚就赐婚嘛!大不了不喜欢娶回去放着也行啊!至少这样皇上开心不是,皇上一开心不就对他又有了宠爱。
可南宫坤在这件事上油盐不进,他觉得感情应该是纯粹的,不爱的人强行在一起,也是对两个人的折磨,而他想娶的始终只有沈梨一人,除非皇上愿意把沈梨赐给他。
唐昕玥无奈啊,劝不动啊,这任务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关键是系统也没有提示,不知道是不是要登基后的表白才算啊!
南宫坤扶着唐昕玥在花园中晒晒太阳,躺了许多天了,没见过阳光,感觉四肢都软绵绵的。
南宫坤总觉得沈梨好像哪里变了,她好像很久都没有说过她心悦他的话了,无论他说的多好多么努力,换来的也只有一句谢谢。
何时开始他们之间变得生疏了,梨儿她不爱我了吗?还是怕耽误我,故作无情,南宫坤苦笑了一下。
次日朝堂上,南宫逸破天荒的去了早朝,手上拿了一堆奏折,文武百官纷纷面露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