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一个小兵,你让我拯救苍生? > 第七十三章 齐王之乱(三)

第七十三章 齐王之乱(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于是乎,武昌和沈奎半夜率军兵围武杰琅寝宫,以其失政于朝野为由,逼其退位并传位给自己,然后昭告天下。

    武杰琅的其他几个儿子听闻老大篡权,心中大怒,心想太子未立,我也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啊,你倒好,一步登天,那还了得?于是立马班师回朝勤王。

    其实这兄弟几个也各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几个人结成了勤王盟军,杀向庆阳。

    武昌令沈奎率军抵抗,然后再平叛,于是楚军开始内讧,武昌还是有几把刷子的,面对两倍于己的兵力,硬是守住了都城,还渐有反攻之势。

    面对楚军内讧,武宗元心中窃喜,天不亡我大武也!

    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武宗元将宗室贵族、宦官集团以及地方军阀召集到一起开了个会,大意是他这个皇帝当的也很难,咱们都是一家人,现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大家就不要再内耗了。

    都各让一步,做个妥协,齐心合力对付叛军,若是再内耗下去,咱们就一块玩完!

    各方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就先搁置矛盾,共同对外。

    于是乎,武宗元重整朝纲,招兵买马,从各地征集良将,为干掉楚国做着精心准备。

    另外一边,武昌和沈奎经过前期的僵持阶段,利用反间计让其三个兄弟互相猜疑,勤王联盟分崩离析,各自为战。

    本来几人联手才和武昌打了个平手,现在各自为战,就根本没有资本再和武昌争斗了,只好各守各家,伺机再动。

    但武昌哪会给他们喘息之机,一边打一边拉拢,沈奎率军将他们打的落花流水,然后派人去招安,若是能回头,承认武昌的合法帝位,可既往不咎。

    大武皇帝武宗元也派人招安三兄弟,因为根据负负得正的原则,叛军的叛军就不是叛军了,应该就是友军。

    老二老三一想,现在和大武朝胜负未分,投降自己大哥自己还是当王爷,要是投降大武朝,也就是个侯爷,算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跟着自己大哥走吧。

    老四自始至终都不服气,就算自己当不了皇帝,也不让老大当舒服了,一咬牙,一跺脚,投降了大武朝。

    攘外必先安内,整顿好各自的内部之后,武楚两军又开始真刀真枪的打了起来。

    楚军虽经内讧,耽误了继续进攻的时间,但实力并未受损,反观武军这边,虽倾全国之力围剿,但也仅仅稳住了颓势。

    双方攻守互有胜负,呈拉锯僵持之势。

    本来此时应稳扎稳打,但武宗元想着速战速决,一山不容二虎,有两个皇帝算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命陇北总督赵光第率五万兵马进攻八关,想着复夺八关之后,来个关门打狗。

    但他显然低估了叛军的实力,赵光第进攻了三天三夜,损兵折将一万多人,败了回来。

    四个月之后,机会又来了,得知叛军十二万主力在庆阳休整,武宗元调集九路藩王军队,号称二十万兵马,合围庆阳,正常来说的话,叛军主力死定了。

    但最终还是出了意外。

    下面请武宗元同学继续你精彩的表演。

    武宗元派出的这九路大军竟然没有主帅,而是有宦官李奇恩来居间协调指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九路大军的主帅为四皇子武元朗,副帅为清王武斜川,但宦官李奇恩在武宗元耳边吹风,四皇子节制这么多兵马,毕竟人心不可测,万一他再成为第二个齐王怎么办?

    武宗元一听有理,就以朝中有事为由,将其调回京城,对自己的儿子都不放心,更别说对副帅武斜川了,也是给他撤了副帅之名。

    满朝文武一看,这不行啊,这么多兵马没有主帅怎么能行?

    谁都想抢功,谁都不想拼命进攻损伤自己的实力,那该怎么办呢?

    再说了,没有德高望重之人,谁能镇得住这些王爷大军?

    武宗元却说,叛军乃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要什么总指挥,直接一起上就完了。

    但大臣们坚持要有主帅才行,大战绝非儿戏,武宗元无奈,用谁他都不放心。

    这时候李奇恩就毛遂自荐,陛下,论忠心谁能和我相比?再说了,自古以来也没用宦官当皇帝的呀。

    武宗元一听甚为有理,就派了李奇恩代表自己去了庆阳。

    就在大战开始之前,武昌见都城被围,急令带兵出征的三弟武胜班师救援,清王武斜川得到消息,就跟李奇恩说,自己带兵监视武胜,以免他来抄大军的后路。

    是个正常人都可以理解,打仗哪有顾头不顾尾的,被人从背后杀来,围攻就成了腹背受敌了。

    但李奇恩脑回路奇特,说敌人的援军在哪呢?你是不是想让别人进攻,自己只想坐享其成啊?

    把武斜川气的直发抖,问李奇恩出了问题谁负责,李奇恩答曰不用你管,自会有人负责。一个武胜就算来了的话又能怎样?咱们这么多人还怕他?正好一勺烩了,省的日后再去找他!

    就这样,大战开始之后,武胜突然带两万骑兵从武军背后杀了上来,由于没有统一指挥,武军还以为从背后上来的楚军是自己的友军,毫无防备,前后夹击之下,被打的溃不成军,损失惨重。

    庆阳之战大败,需要有人背锅,李奇恩自然不会背锅,他在武宗元面前恶人先告状,说自己让清王武斜川监视武胜之军,清王却自作主张,说攻下庆阳再和武胜算账不迟,结果酿成大败。

    武宗元也不想让李奇恩背锅,是自己派他去的,降罪于他不就相当于打自己的脸吗?结果就把武斜川从王直接贬为侯,气的武斜川大病一场,也举起了反武大旗。

    起兵理由就是清君侧,要诛杀李奇恩。

    就这样,拜武宗元所赐,局势来了个大反转,从大楚马上就要被灭,变成了三方混战。

    三方之中,清王最为弱小,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武宗元暂停对叛军的进攻,调军对付清王。

    就在武宗元琢磨怎么对付清王之际,楚军借着庆阳大捷余威开始了反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