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直扑石瓦堡
在这个由石氏家族主宰的石瓦堡,一团名为“石盾卫”的战士们欢欣鼓舞,他们多年未曾领受过朝廷的军饷。这个由石氏子弟为主的村落,他们名义上是石盾卫,实际上朝廷的支援微乎其微。
若非深知在这动荡的世界中生存,必须有庇护,这些石瓦堡的青年壮丁恐怕不会如此心甘情愿地加入石盾卫,接受边疆守军的训练。
他们明白,要在边境地带生存,避免家园破碎,唯有团结起来自我防卫。这也是边境地区的石盾卫能迅速组织起来的原因。
只要不向地方官府索要军饷和物资,只要有百姓愿意,官府便会批准设立这样的队伍。毕竟,每支石盾卫的成立,都象征着边境多了一份抵抗之力。
三斤粮食对赵孝锡等人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石盾卫的士兵来说,省着吃足以养活一家数日。再加上这些武器装备,每个参军的士兵都觉得物超所值。
有了这份恩惠,即使他们预感到石瓦堡可能面临的危机,寨中的军民都如同过节般,满面笑容地严格执行赵孝锡的每一项命令。
赵孝锡带领折知刚等人走出,指着忙碌的军民说:“看见了吗,这就是朝廷边疆的子民,他们很容易满足。即使他们知道即将有一场血战。
身为朝廷的武将,如果我们连这些善良的百姓都无法保护,又如何自称武将呢?文能安邦,武能卫国,但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我以前从未涉足此地,很多事情看不见也无从管理。但今天,我们要让这些忠诚于朝廷的边民明白,我们这些武将有能力保护他们。明白吗?”
折知刚这些出身武勋世家的子弟,多渴望战场杀敌,很少会想到,一旦百姓支持某支军队,他们的战斗力也会惊人。
趁着巡查堡垒寨的机会,赵孝锡告诉随行的手下,接下来他们将面对的,至少是一支西夏的千骑部队。
至于是否会有更多,要看拓跋玉在西夏的地位有多重要,是否值得拓跋家族派遣更多的骑兵提前进入宋境,挑起战争。
先前跟踪赵孝锡的西夏侦察骑兵,见赵孝锡等人进入石瓦堡,立刻将情报报告给后方的侦察官。
得知这些人并未逃往兰州,侦察官虽不明其中隐秘,但也清楚,仅凭他们无法救出被囚禁在石瓦堡的拓跋玉。
如果不趁大军抵达兰州之前救出拓跋族的公子,他们将陷入大麻烦。他迅速写下一封密报,让身边的侦察骑兵火速送往黄河对岸。
让负责接应的情报千骑将领带人攻打石瓦堡,只要在宋朝步兵反应过来之前占领石瓦堡,就不会有问题。
至于兰州城是否会派出骑兵拦截,侦察官认为,仅凭通远军的两支千骑部队,恐怕也不敢全军出动。
既然对方不敢全军出动,派遣一支千骑部队,别想从他们身上占到便宜。至于步兵增援,至少需要两天一夜的时间,这意味着时间对他们至关重要。
一边迅速集结在外游荡的侦察骑兵,一边小心翼翼等待大军到来的侦察官,不相信一支千骑部队对付不了几个宋朝边军骑兵。
当双方紧张筹备大战之际,三支游猎至此的骑兵队顺利进入石瓦堡,这样一来,赵孝锡手下的骑兵队组建百人队似乎不成问题。
这一幕也被四处巡逻的侦察哨尽收眼底。对于这三支二十人左右的骑兵进入石瓦堡,带队的侦察官认为,这点兵力掀不起大风浪。
当他带着亲手书写的密报,渡过黄河将紧急战报送达千骑大营时,早已按捺不住的西夏千骑将领,一看首领之子被查,哪还顾得上军纪。
他甚至省去了请示,直接下令骑兵迅速渡河,攻打石瓦堡救出首领之子。至于赫连铁树交代的,只负责掩护侦察的任务,他全然抛诸脑后。
午时,已全部渡河的西夏千骑部队与等候已久的侦察骑兵会合,得知拓跋玉被押入有五百人左右的石盾卫保护的石瓦堡,西夏千骑将领冷笑:
“就凭一群乌合之众,也敢挑战我千人队。传令全军,迅速向石瓦堡挺进,务必在子夜前拿下这座堡垒。
他们敢杀我们的士兵,这次攻破石瓦堡,众军可以在里面尽情放纵一夜。明早天亮前,我们就返回西夏境内,我看他们宋朝敢说什么!”
命令下达,尽管石瓦堡人口不多,但作为近两千人的边境堡垒,不说储备的物资,光是里面的女子也不在少数。
对于这些跨境作战的骑兵来说,杀人是乐趣之一,但抢劫宋朝的女子更是他们的最爱。
许多人打算在进攻时抢先一步冲进去,否则漂亮的女子肯定轮不到他们,这一点作为资深骑兵,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怀着对烧杀抢掠的渴望,千骑部队在侦察官的带领下直扑石瓦堡。而吃饱喝足,修缮堡垒的石盾卫哨兵看到滚滚烟尘,立刻意识到敌人的到来。
按照命令,他们现在必须点燃狼烟,通知附近的堡垒和远方的朝廷,尽快派兵增援。否则,以他们的实力,恐怕无法抵挡这支千骑部队太久。
然而,赵孝锡看到这尘土飞扬的景象,告诉石英准备战斗,不必点燃狼烟。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兵,赵大等人一眼便看出,这是一支精锐的西夏千骑部队。
这样的千骑部队,厢军想要消灭至少需要一万人以上的伏兵。如今,这位郡王仅凭一座堡垒,一支五百人的石盾卫,一支百人规模的骑兵队,就敢于不放狼烟,确实让众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