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玄幻:徒儿别怕,为师背后有人 > 第34章 仙文!道之承载物

第34章 仙文!道之承载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道无人,圣人不见甲是道,乙非道。道无我,圣人不见己进道,己退道。以不有道,故不无道。以不得道,故不失道。”

    伴随着弥弥道音回荡殿内,拥有气运之体、仙人之资的黄月琴陷入顿悟之境,体悟着以文字为载体的经文所蕴含的大道真理。

    同一时间,在经文的诵念间,陈妙玄见自己徒弟陷入顿悟,脸上露出喜色,心中不由暗暗夸赞。

    当殿内道韵显化,灵气弥漫,黄月琴手中的仙经绽放神曦,经文之中的道之文字具现,转而化作神光没入识海,缓缓凝聚出一枚‘水’字仙文。

    同时在系统的遮蔽天机下,玄道殿外一切如常,唯有先前老者调动灵气,使得玄道峰掀起了阵阵微风,填补着周围的灵气亏空。

    “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物迭迭而无非乎。电之逸乎,沙之飞乎。圣人以知心一、物一、道一。三者又合为一。不以一格不一,不以不一害一。”

    “”

    “道终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道终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名道。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闻道之后,有所为有所执者,所以之人。无所为无所执者,所以之天。为者必败,执者必失。故闻道于朝,可死于夕。”

    “”

    “若以言行学识求道,互相展转,无有得时。知言如泉鸣,知行如禽飞,知学如撷影,知识如计梦,一息不存,道将来契。”

    《文始真经》诵念,自先天讲道之师陈妙玄宝相庄严,身侧道则沉浮,身后似繁华泡影演化世界的生、亡之路。

    此刻陷入顿悟之境的黄月琴真灵借由仙文——水之一字作为道之承载物,游荡在三千大道浩瀚海洋。

    突然间,黄月琴怀中《水注经解》上卷之中的仙文尽数化作灵光,脱离书本的桎梏没入识海。

    现实世界的映衬,一道道仙之文字铺就虚幻的意识阶梯,推送着黄月琴的真灵不断在浩瀚道则海洋前行。

    直至在浩瀚海洋始跨越一千二百里,仙经《水注经解》后继无力,黄月琴的真灵停滞。

    当真灵停下前进的脚步,黄月琴的意识、神魂归来,脱离顿悟之境。

    下一秒,真灵前行一千二百里的水之道则感悟如澎湃之潮水,犹如大日之光辉,持续性的涌入识海。

    刹那,玄道殿内泛起淡蓝色的光晕,水之道则尽显。

    可惜黄月琴虽为仙人之资,且拥有气运之体,但却不能以凡人之躯体容纳超越限度的道韵。

    因此在道殿弥漫近乎无尽的水之道则,作为黄月琴的师父陈妙玄,拥有三千法则血脉延续的盘古血脉延续着成为宣泄口,受用之。

    在黄月琴识海内代表仙经《水注经解》的’水‘字仙文汲取水之道则,体内的三百六十周天窍穴同时蕴含灵曦,并依照仙经之修行法,行周天运转之法。

    境界冲击!

    炼气前期!

    炼气中期!

    炼气后期!

    心神回归的黄月琴谨记师父之言,势要铸就夯实道基,于是在识海内以’水‘之仙文化作斩境之刀,再次将修为跌落在练气前期,转而将经脉内澎湃灵气融入三百六十周天窍,以水之道则锻肉之躯体。

    在’水‘之仙文、气运之体兜底,没有后顾之忧的黄月琴不断调动海量灵气吞吐,以此洗练肉身之尘垢。

    境界往返九次,先天灵气庞大,自气运之体外,黄月琴无垢灵身铸就。

    与此同时,在气运之体的反哺下,身为师父的陈妙玄停止经文的诵念,一心一意的感悟周围显化的水之道则。

    ——水润万物,雨生百谷!

    身负盘古血脉的陈妙玄,在以水之道则为主,金、木、火、土道则为辅,归于丹田的冲刷下,经脉扩张的同时,不死体的前路也进步不少。

    肉体强度的增加,意味着接纳的道则更为宽广!

    相辅相成间,陈妙玄的修为跨越结晶,以道殿内的道则,连同盘古血脉内寄宿的五行道则,步入金丹后期,陡然跨越一个大境界。

    下一刻,斩道之刀落下!

    金丹后期的修为瞬间跌落至金丹前期!

    而因为有在盘古血脉和不死体的兜底,体内的伤势迅速修补!

    随即斩境而得的灵曦化作薪火,没入躯体成为不死体的养料。

    修道无岁月,三日时间恍然而过。

    当陈妙玄缓缓睁开双眼,双眸之中似有星辰映衬,周身气质再次蜕变,似淡雅饱读儒学之书者,似脱身世俗之隐逸者,似莲之君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目光垂落,望着自家的徒弟黄月琴,陈妙玄脸上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没想到自己这个当师父的,竟然还得了徒弟的便宜。

    如今他境界虽为金丹前期,但逆伐小宗门之具灵,轻而易举!且自己不死体前进一步,在系统的肯定下,已然可以承接羽化境的靠山之人!

    而未来他的道路已然明悟,那便是体、法双修,以体存法,以法蕴体!

    在境界的提升下,心境有所波澜的陈妙玄于心中默念《清心诀》。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待心境平复,陈妙玄重新捧起《文始真经》,为殿下之徒弟诵念!

    “天非自天,有为天者。地非自地,有为地者。譬如屋宇舟车,待人而成,彼不自成。知彼有待,知此无待。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

    “有时者气,彼非气者,未尝有昼夜。有方者形,彼非形者,未尝有南北。何谓非气?气之所自生者,如摇箑得风。彼未摇时,非风之气,彼已摇时,即名为气。何谓非形?形之所自生者,如钻木得火。彼未钻时,非火之形,彼已钻时,即名为形。”

    “”

    “天地寓,万物寓,我寓,道寓。苟离于寓,道亦不立。”

    诵念完整篇道文,陈妙玄轻轻的合上书籍,静等之!

    半个时辰后,斩境九次,境界再度攀升至练气后期,且无比凝实的黄月琴睁开清眸。

    言语轻盈道:“师父,徒儿不负期望,体悟’水‘之仙文一枚,境界斩落九次,稳固至练气后期!且徒儿已经数次感受到筑基境的桎梏壁垒,此刻只要徒儿愿意,即可立即突破至筑基!”

    “但徒儿刚才尝试进行第十次斩境之际,徒儿有种直觉,如果斩道之刀落下,徒儿必定身陨道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