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李纨,余乃谦谦君子 > 第165章 埋伏一波,鸳鸯阵

第165章 埋伏一波,鸳鸯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周楚王府杨明的后院书房中。

    楚王今日难得有此雅兴,正练着书法,楚王妃甄如萱和侧妃梁茹相伴在旁。

    甄如萱身着紫色宫装,抿了抿涂上胭脂的粉唇,凤眸明亮而深邃,看向楚王书写的字体。

    不禁流露出由衷的赞赏,夸赞道:“王爷一手好字,底蕴功力深厚非凡。这字体刚柔并济,笔锋之间尽显豪迈之气,又不失细腻之美,真乃大家风范。”

    梁妃身着一袭藕荷色长裙,这位二十余岁的花信少妇姿容秀丽,温婉缱绻的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声音轻柔如春风拂面,说道:“王妃所言确实不假,王爷的字飘逸豪放。”

    梁茹所言不无道理,其父亲乃是大周国子监司业梁泽,饱读诗书,德高望重。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对诗词书画皆有涉猎,自然能看出楚王书法中的精妙之处。

    楚王自小跟着朝廷名儒求学,天赋异禀,加上多年的刻苦研习,在书法、诗词、文章等方面皆有颇高的造诣。

    听到两位爱妃的称赞,谦逊地笑了笑,回道:“两位爱妃,过奖了,本王不过一时兴起,随性而为,难登大雅之堂。”

    长史刘启和幕僚孟一舟匆匆走进书房,刘启神色凝重,孟一舟则眉头紧锁,似有要事相告。

    刘启率先开口说道:“殿下,太子连同崔护和独孤信深夜被陛下召见后,三千营似乎有所动作。据下官所知,三千营的调动颇为频繁,且行动隐秘,不知陛下此番意欲何为。”

    孟一舟接着说道:“殿下,此等局面在宫廷中虽非罕见,但此次三千营的动向着实令人捉摸不透。且太子深夜被召,恐怕所谋之事非同小可。”

    两位王妃在场也无妨,都是自家人,即便说出去对谁也没有好处。

    楚王停笔下来,目光从宣纸移向甄如萱,眼中带着期许,问道:“不知王妃对此有何想法?”

    金陵甄家女子向来不凡,嫁给皇族的居多,甄如萱又岂是简单人物。她出身名门,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对宫廷权谋之事也颇有见解。

    她柳叶般的细眉微微一蹙,凤眸中的眸光清冽,略作沉思后,道:“王爷,依我之见,陛下对太子有所重视。

    独孤信掌握着京城的精锐军队,历代只对皇帝效力,此番或许是为将来之事做打算。陛下此举,或许是在为太子铺路,亦或是在考验太子的能力和忠心。”

    孟一舟点了点头,附和道:“王爷,王妃所言确有道理。陛下在深夜召见几人,想必是收到了极为重要的密报,需要安排人手处理。此事关系重大,我们不得不谨慎应对。”

    楚王沉吟片刻,双眉紧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良久,他缓缓点头道:“我皇兄被陛下允许旁听朝政,本王也试图能如他一般参与其中。只可惜,如今局势不明,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甄如萱轻抿嘴唇,眼中透着忧虑,劝道:“王爷,一动不如一静,静观其变,毕竟有些事情难以改变。如今陛下心意未明,我们贸然行动,恐会引起陛下的猜忌,得不偿失。”

    楚王接着说道:“本王估计我皇兄代天子巡视地方。西南有祸乱,虽已平定,但暂时没有风波。三千营固然强悍,可毕竟人数较少,存有风险。

    本王猜测巡视之地便是江南,江南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恐怕是借此震慑宵小。”说罢,转身用手指着挂在墙上的大周地图。

    刘启担忧地说道:“殿下,陛下该不会是有意敲打我们?若是如此,我们当如何应对?”

    甄如萱神色从容,说道:“殿下,我爹爹在金陵,有重要消息会时刻传过来的。我们可先等待消息,再做定夺。”

    梁妃听着几人在叙说朝局之事,温婉缱绻的眉眼之间显现出恹恹的神色,本是充满文青气质的女子,对这些权谋之事原本就兴致缺缺。

    当初嫁入楚王府,只盼着能与楚王共度温馨时光,吟诗作画,享受岁月静好。

    成亲后,她才发现楚王对权力如此着迷,甚至起了夺嫡的念头。

    可事已至此,她又能如何呢?她都已经给楚王生下了两个女儿,如今进退维谷。

    在书房中的这番讨论尚未结束之时,金陵城外却是另一番景象。

    千户沐夏摔下马之后,狼狈不堪地躺在地上,被几个人迅速围上,心中惶恐至极,还以为是穷凶极恶的倭寇,吓得哭喊不得,满心担忧自己的人头不保。

    “死了,没有?”一人急切地问道。

    “看样子应该是守备营的,衣服上看是个千户。”另一人仔细观察后说道。

    直到听到人家说了带有金陵口音的话,沐夏这才如释重负,心安起来。

    沐夏大口喘着粗气,对着几人说道:“快跑,要不然的话倭寇追上来了。”

    此时,领头的正是王睿,神色严肃,说道:“千户大人,是这样吗?我带着几位手下在此埋伏倭寇一波,您且跟我说一下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厉害的倭寇,你们赶紧走吧。”沐夏边说边大口喝起水来,脸上仍带着惊恐的神情,显然还未从之前与倭寇的遭遇中缓过神来。

    “没事,千户大人若有事,先回金陵,我等在此伏击。”王睿坚定地说道。

    “你们是锦衣卫吧,从来没听过锦衣卫正面打仗,看你们满打满算两百人,两万人才差不多。”沐夏满脸质疑地问道。

    王睿心想,这人被倭寇吓破了胆,已失了斗志。吩咐手下将他抬到后面去,短暂休养后回金陵。

    “各就各位吧,倭寇很快就会从这条官道过来,记住多丢点东西,给倭寇做个标记,否则人家不往这边来。”王睿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王睿选择的伏击地点是一处官道,地形是一处低洼的山谷,两侧山势陡峭,便于隐藏和攻击。王睿的人马迅速在两侧就位,屏息以待。

    藤原健一的队伍正趾高气昂地朝着金陵出发,有二十几辆马车,马夫皆是投靠倭寇的周人。

    马车里装着的是劫掠一个多月的硬通货,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堆积如山。要是人多的话,劫掠的财物数目想必会更多。

    藤原健一骑在马上,眉头紧皱,心中满是郁闷与不甘,官兵气势汹汹地冲过来的,心里暗自琢磨,可能是金陵那边抓到了安插的细作。

    凭借着他们的勇猛和悍不畏死,将周军成功击溃,但也正因如此,失去了劫掠金陵这一绝佳的机会。

    金陵城高池深,固若金汤,而他们仅仅只有一百多人的队伍。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即便强行进攻,也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过既然已经率领众人来到了此地,若是就这么灰溜溜地转身离去,实在是说不过去。

    再者说了,哪怕只是在金陵城外虚晃一枪,哪怕一箭不发,想必也能凭借此举威名远扬。

    倭寇的构成极为复杂,其中不但有来自倭国的武士,还有那些在海边因生活所迫而吃不上饭的贫苦渔民。

    各股倭寇的成分可谓是五花八门、纷繁杂乱,其中很多稍有名望的,甚至已经成功地褪去了倭寇这一充满罪恶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了看似正经的海商。

    倘若此次能够在金陵城闹出一番动静,从而有了攻打金陵的响亮名声,慕名前来投靠的人必然会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老大,前面有一处山谷,会不会有诈呀。”探子神色紧张,前来禀报。

    “你该不会是怕了吧,一路上我们是有所损失,但是周军和我们交手之后,无疑都是败仗。”藤原健一骑在马上,满不在乎地说道,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是。”探子唯唯诺诺地回道,不敢再多言。

    “快点赶路,打了一仗,兄弟们也该休息一下了。”藤原健一说道,催促着队伍继续前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