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清晨练武遇李纨
王睿被安排在听风苑,入眼便是铺天盖地的翠竹,郁郁葱葱。
微风拂过时,竹叶沙沙作响,声音此起彼伏,悠悠地在耳边回荡。
房舍两侧皆设有耳房,正中间是一排三间房舍,两明一暗。
屋内的床几椅案皆依着地势巧妙打造,摆放得规整有序,每一处细节都尽显精致。
从里间房里另有一小门,推门而出便是后园。
后园之中,大株梨花洁白似雪,阔叶芭蕉舒展如扇,还有两间小巧的退步。
后园墙下忽然出现一道窄窄的缝隙,尺许宽的沟渠引入清水,沿着台阶绕屋流淌至前院,又在那盘旋的翠竹下缓缓淌出。
王睿不禁由衷感叹:“老夫人真是用心良苦啊。”
鸳鸯在旁轻声应和:“这确实是考虑到公子读书需要一个宁静的所在。”
王睿面露愧疚之色,说道:“这些日子真是劳烦你了,待我寻到一处更合心意的地方,你也能轻松些。”
紧接着,王睿看向鸳鸯问道:“鸳鸯,你可曾憧憬过能自由自在,成为一个不受拘束的独立女子?”
鸳鸯似懂非懂,微微屈身行礼,答道:“奴婢多谢大爷的美意,奴婢并非不知好歹之人,只是早已决心一生侍奉老太太,不敢有他想。”
鸳鸯本是家生子,她的哥哥金文翔在贾府中也不过是个寻常小厮。她身为贾母身边备受尊崇的大丫鬟,府里众人对她也颇为敬重,可归根结底,她依旧只是个丫鬟罢了。
对于鸳鸯,王睿心中着实欣赏有加。暂且不提她那秀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单说她的聪慧能干、心地善良,还有那忠心耿耿、刚烈不屈的性情,就足以令人称赞。
遥想原着之中,贾母辞世后,自己难逃贾赦等人的魔掌,毅然决然地悬梁自尽,以生命扞卫了自己的清白。“烈婢”之名,她当之无愧。由此可见,她绝非那种贪恋虚荣、追名逐利之辈。
到了住处,王睿仔细打量着房间的布置。窗上挂着的绣帘绣工精细,床榻上的被褥柔软厚实,桌椅摆放整齐,桌上还摆着几盆鲜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虽比不上正房的奢华,但也十分雅致舒适。
王睿与鸳鸯约定了三个不准和三个准。三个不准是:不准自称奴婢、不准收拾床被、不准晚睡;三个准是:准睡懒觉、准笑、准偷懒。
鸳鸯听闻,秀眉微蹙,满是疑惑地问道:“公子,这究竟是何意?”
王睿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在家时我便是如此,早已习惯了。”
次日清晨,鸳鸯依旧依照往日的生物钟早早起身。
王睿见状,故意小施惩戒。鸳鸯抿嘴轻笑,说道:“公子,以后再也不敢了。”
或许是多年来习武养成的习惯,即便来到京城,王睿依然早早起身锻炼身体。
忽然瞧见一位身着银色百蝶穿花淡绿洋缎窄裉袄,外罩刻丝石青银鼠褂的淡雅少妇从旁缓缓走过。
王睿赶忙停下动作,脸上露出歉意,说道:“习惯强身健体,若有惊扰之处,还望夫人海涵。”
那妇人微微一笑,朱唇轻启:“无妨,男子如此早便起身锻炼,倒是稀罕。你便是王睿吧,听闻府上迎来了一位举人。”
王睿拱手行礼,说道:“让夫人见笑了,看夫人装扮,想必您便是珠大嫂子。”
李纨之父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系出名门望族,本人更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乃江南一带赫赫有名的鸿儒。
可叹的是,尽管他自身才华横溢,但在教导子女时,思维仍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的限制。尤其在教育女儿方面,所秉持的理念与当时家长如出一辙。
李守中始终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认为女子应以贞静为主,不必多读书,更无需精通文墨。
对于女儿李纨,也仅教她识得几个字罢了。此外,还特意让李纨诵读《女四书》、《列女传》等书籍,至于其他文学典籍,一概不让李纨接触。
在李守中的眼中,女性应该以纺绩女红为重,这是女子必备的技能,亦是她们一生的事业。
因此,他对李纨的期望并非成为一个博学多才之人,而是将来嫁为人妇后,可以持家有道,相夫教子。
正因如此,他给女儿取了“李纨”这个名字,寓意着李纨将来能成为一名贤妻良母,过上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李家毕竟是书香世家,倒也为她取了表字:宫裁。
好在李氏族中无论男女皆读书,李纨自幼受到的文化熏陶自然非寻常人家可比。
只要她有心求学,无论何处都能获取知识,无论何事都能问个明白。
虽无父亲的悉心教导,李纨却也凭借自身努力博学多才。
只是她平日做惯了贤淑之女,并不轻易展露自己的才华。
当初嫁入贾家,能与贾珠琴瑟和鸣,其中便有几分得益于她的才情。
可惜好景不长,两人成亲仅一年,贾珠便不幸离世。
只留下这孤儿寡母,在贾府这富贵锦绣之中艰难生存。
为了贾兰,李纨选择继续做个恪守妇道的贤妇。
渐渐变成了一个只知侍奉亲长、抚养儿子,闲时陪侍小姑,只知针黹诵读,宛如槁木死灰般的女子。
只要不触及她们母子的利益,李纨对于贾府中的种种是非,皆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李纨见王睿彬彬有礼,又孔武有力,文武双全,不禁想起自家的亡夫,开口说道:“王公子,一年之计在于晨,早上时光宝贵,还应专心读书,如此方能在会试中一展风采。”
王睿恭敬回道:“多谢珠大嫂子关怀,读书之事,在下自当勤奋用功,不过劳逸结合,有时反倒能收获奇效。”
李纨轻轻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落寞与惋惜,叹道:“亡夫身子骨向来孱弱,倘若康健,想必在科举之路上定能顺遂无阻。”
李纨心中,最重的便是儿子贾兰。此前为儿子寻觅良师,她可谓是绞尽脑汁,奈何自身财力有限,府中又将精力都倾注在宝玉身上,贾兰这个嫡孙子反倒备受冷落。
如今机会摆在眼前,她鼓起勇气问王睿:“不知公子可有兴致做我儿的老师?”
王睿闻之,心中一惊,但想到李纨在贾府的艰难处境,便也释然了,说道:“夫人,在下教学经验匮乏,恐怕难以胜任,还望夫人另寻高明。”
李纨急切说道:“无妨无妨,只要公子肯教,便是我儿的福气。”
李纨根本不给王睿拒绝的机会,便匆匆道谢。
王睿无奈地摇摇头,心中暗自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