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在桃花灿烂时 > 第122章 五律格式海珍解释 八大菜系董浩品评

第122章 五律格式海珍解释 八大菜系董浩品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不是杨涛去上海了?“苗芳问道。

    “是的,不过,他先去上海了解一下情况,然后我再去。我们先不谈他,就谈谈古诗吧。”海珍回答道。

    “你还是让董师傅来讲吧?你虽然懂得格式,但并不擅长写作啊?”易彬建议道。

    “好吧!”董师傅应道。只见他微微一笑,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自信和专业。他轻轻地翻开书本,找到相关的章节,然后用手指轻轻点了点页面,仿佛在告诉自己要开始认真讲解了。

    董师傅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地说道:“五律,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句五个字,通常逢偶数句押韵。其格律严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易彬聚精会神地听着董师傅的讲解,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重要的知识点。他一直对古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创作技巧和灵感。

    苗芳则在一旁忍不住插话道:“感觉挺难的啊,不过听起来很有意思。”她的脸上洋溢着好奇和兴奋的表情,似乎已经被董师傅的讲解所吸引。

    海珍微笑着看着苗芳,轻声说道:“其实只要掌握了规律,并不难。多读多练,就能写出好的五律诗。”她的目光中闪烁着鼓励和支持的光芒。

    董师傅微微点头,表示认同海珍的观点。他接着说:“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五律中的经典之作。”

    随着董师傅的讲解,众人沉浸在古诗的世界中,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对五律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接着董师傅讲到;

    (一)第一五种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春夜喜雨(杜甫)

    (仄)仄平平仄,好雨知时节,

    平平仄仄平。当春乃发生。

    (平)平平仄仄,随风潜入夜,

    (仄)仄仄平平。润物细无声。

    (仄)仄平平仄,野径云俱黑,

    平平仄仄平。江船火独明。

    (平)平平仄仄,晓看红湿处,

    (仄)仄仄平平。花重锦官城。

    (二)第二种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山居秋暝(王维)

    (平)平平仄仄,空山新雨后,

    (仄)仄仄平平。天气晚来秋。

    (仄)仄平平仄,明月松间照,

    平平仄仄平。清泉石上流。

    (平)平平仄仄,竹喧归浣女,

    (仄)仄仄平平。莲动下渔舟。

    (仄)仄平平仄,随意春芳歇,

    平平仄仄平。王孙自可留。

    (三)第三种五律:仄起首句入韵式。

    月夜忆舍弟(杜甫)

    (仄)仄仄平平,戍鼓断人行,

    平平仄仄平。边秋一雁声。

    (平)平平仄仄,露从今夜白,

    (仄)仄仄平平,月是故乡明。

    (仄)仄平平仄,有弟皆分散,

    平平仄仄平。无家问死生。

    (仄)平平仄仄,寄书长不达,

    (仄)仄仄平平。况乃未休兵。

    (四)第四种五律:平起首句入韵式。

    晚晴(李商隐)

    平平仄仄平,深居俯夹城,

    (仄)仄仄平平。春去夏犹清。

    (仄)仄平平仄,天意怜幽草,

    平平仄仄平。人间重晚晴。

    (平)平平仄仄,并添高阁迥,

    (仄)仄仄平平。微注小窗明。

    (仄)仄平平仄,越鸟巢干后,

    平平仄仄平。归飞体更轻。

    董师傅又开始讲述起了五律诗的知识,众人都听得十分入神。趁着董师傅喝茶水的间隙,王茜突然开口问道:“听说在上海,杨涛正在他导师手底下准备考博士呢。”

    “是啊,你猜得没错。不过这事儿本来不该告诉你的,杨涛叮嘱过我别往外说。没想到还是被你知道了,看来什么事都瞒不住你啊。高考结束后,杨涛的导师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毕业了,正缺人手,于是就想起了杨涛,催着他过去帮忙,所以他就去了上海。”海珍解释道。

    易彬好奇地继续追问:“那么,杨涛离开后,他原本的公司会怎么处理呢?”

    海珍微笑着回答说:“哦,关于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有李明在那里!也许你们并不了解,但事实上,李明和杨涛是大学时期的同学。如今,他正在公司里顶替杨涛的位置。”听到这里,易彬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此时,坐在旁边的杨柳突然插话说:“董师傅,请先休息一下吧,让董大哥来回答。对了,之前你提到中国有八大菜系,你已经介绍了其中的三个,那么剩下的五个菜系是什么呢?”她的眼神充满期待,似乎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董浩说道:“八大菜系湘菜: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湖南菜特别讲究原料的入味,技法多样,有烧、炒、蒸、熏等方法,尤以“蒸”菜见长。最为精湛的是煨,原汁原味。且刀功精妙,形味兼美,菜肴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湖南菜的特殊料有豆豉、茶油、辣油、辣酱、花椒、茴香、桂皮等,使湖南菜增色不少。

    湖南菜以辛辣着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的辣椒。湖南人对辣椒“宠爱有加”,几乎吃什么都放辣椒。湖南的辣椒也特别辣。

    腊味合蒸,剁椒鱼头,冰糖湘莲,霸王猪脸是招牌菜

    八大菜系之闽菜: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着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料上桌。

    福建菜以海鲜类为主,口味方面则咸、甜、酸、辣俱备,咸的调味品有虾酱、虾油、豉油等;酸的有白醋、乔头等;甜的有红糖、冰糖等;辣的有胡椒、芥末等;香的有红糖、五香粉、八角、桂皮等。福建菜对清汤的调制特别讲究,一般都以油鸡、火腿、蹄膀为用料。方法是先用小温火将油鸡、火腿、蹄膀等熬出汤汁,并过滤;另将生鸡骨斩碎,加水和盐调和,放入汤内,继续用小温火边烧边搅匀(又称吊汤),然后再过滤一次,便成为莹洁鲜美的清汤,用来调制菜肴,对色、香、味均有帮助。

    福建菜也有煎、炸、炻(如煮)、烤、炖、拌、醉、卤、扒、糟、煨、扣、溜、炒、熏、焖、扛、腌、炝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糟,有扛糟、炝糟、爆糟、炸糟之分

    醉糟鸡,虾仁扒芥兰,荔枝肉,佛跳墙是招牌菜。

    八大菜系之浙菜:南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京师人南下开饭店,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

    浙菜有如下几大特征:一是用料广博,配伍严谨。主料注重时令和品种,配料、调料的选择旨在突出主料、增益鲜香、去除腥腻;二是刀工精细,形状别致;三是火候调味,最重适度;四是清鲜嫩爽,滋、味兼得;五是浙菜三支,风韵各具。

    。杭州菜制作精细,清秀隽美,擅长爆、炒、烩、炸等烹调技法,具清鲜、爽嫩、精致、醇和等特点。宁波地方厨师尤善制海鲜,技法以炖、烤、蒸着称,口味鲜咸适度,菜品讲究鲜嫩爽滑,注重本味,用鱼干制品烹调菜肴更有独到之处。绍兴菜品香酥绵糯,汤浓味醇,富有水乡古城之淳朴风格。

    西湖醋鱼,香辣酥牛柳,金针海蜇,龙井虾仁是招牌菜。

    八大菜系之苏菜: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菜美之者,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曾在徐州传艺,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

    概括起来,江苏菜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因材施艺,按时治肴;二是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等烹饪方法,且精于泥煨、叉烤;三是口味清鲜,咸甜得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四是注重调汤,保持原汁。其中南京刀工细腻,火工纯熟,菜肴滋味醇,兼有四方之美,适应八方口味,尤以鲜香酥嫩取胜;苏州菜口味趋甜,以烹制四季佳蔬、江河湖鲜见长;扬州菜史称淮扬风味,刀工精细,火候精微,色调清新,造型别致,突出主料,强调本味,清淡可口,适应面宽,尤以擅长制汤而着称。

    太湖大闸蟹,青蒜杭椒爆鸭肠,霸王别姬,蟹粉狮子头是招牌菜。

    八大菜系之徽菜: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一是就地取材,以鲜制胜。徽地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证鲜活。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独到。根据不同原料的质地特点、成品菜的风味要求,分别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三是娴于烧炖,浓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烩、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烧、炖及熏、蒸菜品而闻名。四是注重天然,以食养身。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烧肉,红烧果子狸是招牌菜。\"

    “你讲了八大菜系,那些景物你流连忘返?”王茜说道。

    “其实很多山,中岳嵩山不错,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海珍说道。

    嵩山是道教名山。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称,中轴线建筑共十一进,全长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是五岳中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岳庙的四岳殿台在五岳中独树一帜,渗透着“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崇福宫前身太乙观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原为万岁观,距今有两千年历史。宋真宗时道教盛极,把太乙观提升为崇福宫,它不但是名儒云集之地,也是历代着名道学方士栖身传教之所。如北魏寇谦之,唐朝刘道合、宋朝董道绅,金代邱长春等,都在道教史上留有盛名,均在崇福宫主持过道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其建在少室山下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525年),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从南天竺国来到中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首创禅宗,少林寺遂被世界佛教界尊为“禅宗祖庭”,达摩祖师被奉为“东土禅宗初祖”。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驾秦王李世民有功,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少林寺常住院中轴线现有七进院落,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保存宋、明、清建筑多座,是一处禅、武结合的文化圣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