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在桃花灿烂时 > 第8章 董师傅妙叹鹰隼赋 杨贤侄偶争牡丹诗

第8章 董师傅妙叹鹰隼赋 杨贤侄偶争牡丹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进来三个人,他们是老者的顾客。两位是四十来岁中年男子,一位是二十多岁年轻人。他们进入门,一屁股坐在椅子,仔细看着杨涛。杨涛知他们是顾客,他不吱声,斜眯着眼。许久,那个年轻人对两位中年男子说道:“大叔,我在几个画廊转转,几个画廊千篇一律都是山水画,只听说董师傅会画画花鸟虫鱼的国画。”

    “国画大师,董师傅是国画大师。”两位中年一改过去的傲慢,态度变得很恭谦。

    “我只会画花草,国画大师算不上,全国比我强的人很多。”董师傅忙说。

    “那我们看看你的画。”一位中年男子说。

    蕫师傅用手指一指:在山水画旁边的箱子里,就装有牡丹图和腊梅图。

    两位中年男子用手翻了翻,又坐回椅子上,他们同蕫师傅谈画价。

    他们一个看中牡丹,一个看中腊梅,画价在三千元整。

    他们在辩论着,那个认为牡丹好之人,嘴里念道:“牡丹寓意富贵,在婚房装修,寓意美好。腊梅则不然,谁会在婚房用腊梅。”

    哪位看中腊梅中年男子,其实他看重文采,对于腊梅诗他更感兴趣。他觉得腊梅诗写的好,诗与画皆好。

    腊梅

    不谴东君至,时时岁末开。

    香浮寒气散,影摇美人来。

    额艳生春色,腰斜傍水台。

    玉魂随梦远,林下久徘徊。

    他嘴里念着,同中年男子争辩着。

    董师傅看他们许久,没争出所以然,影响他下一批顾客,就把他们撵出去。

    董师傅回头问:“我们说到哪?”

    “《黄鹤楼》与《登高》哪一首为上?” 杨涛说。

    “当然,《登高》为上,中晚唐黄鹤楼体不存在,说明人们已掌握转承起和七律所存在问题。写好写差是另一问题,借《红楼梦》林黛玉的话,有好的句子,平仄也不要了,那是人们误解。你看,《红楼梦》,它的平仄乱用否,没人找他的毛病,只不过用在古风上罢了。古风上要用《春江花月夜》格,可见,曹雪芹懂古诗的。《黄鹤楼》崔颢在盛唐,七律还没定行,出现不规则拗体七律,那情由可愿。在中晚唐再出现拗体七律那是大笑话,只有杜甫写了拗体七律,也是他掌握七律这种体式后写的。近代,湖北教授通过数据把《黄鹤楼》捧得很高,完全是为了经济,闹出笑话。小诗人于大诗人比,小诗人好的只有一首或两首,唐诗三百首只能选其中一首或两首,所选概率就高,大诗人可选诗就多,概率就低。”董师傅解释的很清楚。

    “崔颢诗,还是杜诗,都是河南人,河南人与河南人之争。”杨涛笑着说。

    “七律,杜诗在85分以上,加上难度,在170分,李商隐诗在80分,加上难度,在160分,是一流作品,崔诗与李白诗,加上难度,是四十五分与四十比较,有意义吗?大家还知道李白不擅长七律,所以《黄鹤楼》用李白典故,没实在意义。”蕫师傅说道。

    杜诗五绝在70分,七绝在75分外。七言古诗与李白都是一流,他们独霸诗坛,分值在85分,五言古诗杜诗在85分,李白在75分,七绝李白在85分。李白短板在七律,杜甫的七律最擅长,李白是怪才,杜甫是三好学生。李白力压杜甫是七绝,只是好诗比杜甫多而已。杜甫七绝风格多样,我们从中学到的比李诗都多。”

    杨涛听了,没再反驳,他们取得一致。

    中年男子与青年男子争论:腊梅诗好还是牡丹诗好,杨涛还是倾向牡丹诗,因为牡丹画更有市场,牡丹看着喜庆,董师傅为什么不多画牡丹画呢?他想说服董师傅。

    董师傅却说:“你和海珍通过本次考核,本来,我的题目很大,内容很广,很容易回答。他们没人在意,找了借口,只有海珍与你还算满意。你水平高,与海珍不在一个层次。”

    杨涛道:“只是今人不知,从楚宋玉悲秋以来,文人墨客悲秋成为主旋律,到了杜甫,悲秋主题到了高潮,杜甫之后,渐渐落入谷底。杜甫与白居易哭哭啼啼,那是他没看过多少杜诗,才这样认为。”

    董师傅道:“你说的在理。直到九十年,为了发展旅游,才在山上恢复寺庙。西方的基督教作为精神支柱才乘虚而入,在河南,七十年代末,村里才零星一人信教,现在发展了百余人,一个街道都有信教群众,他们不上坟,完全改变了千百年风俗习惯,在城市更甚,基督教堂遍布,比祠堂更多,更正规。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八国联军枪炮没把基督教送来,现在和平时期,祠堂废止,基督教遍地开花,河南是全国基督教堂最多的地方,河南又是宗教祠堂焚毁最严重的地方,宗教祠堂焚毁头一条罪证:封建迷信。在头条,有些年轻人不以为然,纷纷下场说:信教有鸡蛋。那是他太不了解中国实情,信教少的,基督堂少的那是在南方,宗教祠堂破坏性小。现在我们与教皇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有分歧,紧紧把教权抓在手里,是有道理的。”

    董师傅又道:“现在流行诗词大会,一大帮人会背诗,又有几个能理解古诗呢?”

    杨涛道:“苏轼,是四川人,诗词皆佳,他在李杜诗上该有话语权吧!他认为杜诗接近完美。在李杜比较中,站队杜甫,完全没有地域概念,值得称颂的人物。”

    他们二人越说越投机,临近中午,董师傅与杨严三人在路旁的川菜馆吃饭。川菜馆在黄河东路,在饭馆中属于高档饭店,环境十分优雅。服务人员来回奔跑,为顾客服务。

    杨涛道:“董师傅应该在小区里买好房,那边新房装修很多,自然有顾客。”

    严海珍则道:“易彬与王茜在公司有人脉,顾客自然不少,大家喜欢牡丹。”

    董师傅看着厨师在做菜,他说:“易彬于李白很熟,对杜甫却很陌生,他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又道:“大家没学李诗,因为李诗是同一种风格,很难学,如同杜诗抑扬顿挫,很难学。李商隐才华卓绝,他学杜诗,和杜诗一样吗?单是杜诗七绝比李诗风格所学多的多。”董师傅越说越兴奋,停一下,他道:“诗圣,画圣,书圣都是真的,其他圣没有说服力。”

    这是一家川菜馆,他们包了牛腩,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和西兰花这个蔬菜,加上三碗米饭。菜很快上来,海珍小口夹着米饭,她想着王茜与易彬。

    “王茜准备好,易彬还没准备好。”她在为易彬说好话。

    杨涛在说服董师傅,牡丹更有市场。

    董师傅一边扒着米饭,一边说:“谁知道杜甫《鹰》赋写得更好,我读后发出感叹。”停一下他又说:“牡丹更有市场,这话很对,我在家里找到答案。床头横梁上有花开富贵牡丹图案,在枕头上,在被子里,到处都是牡丹图案,看来是我错了。”

    海珍道:“你们又在说牡丹。”

    杨涛赶忙说:“对,牡丹在民间拥有广大的群体,岂是梅花能够相提并论,梅花只在文人雅士间流传。’”

    海珍道:“你也这样认为?”

    “过去,我认为梅花拥有广阔市场,现在,我的看法变了,牡丹比梅花拥有更大市场,我要画牡丹,在牡丹开时画牡丹画。这好比新诗旧诗,看看《人民日报》副刊就行,谁有话语权?民间真的不同啊!”董师傅看着两人说道。

    杨涛听完董师傅的话,停一下手中的筷子道:

    “海珍新诗写的很好,辟有古诗韵味。\"

    董师傅道:“你不要学郭x新诗,他把新诗带歪了,要学就学徐志摩的诗,他的新诗,又有古诗韵味,又有自己的东西。”

    杨涛听罢,说道:”河南人没有几个人懂,懂又没有话语权,谁会在意这个?我们厂部闹出笑话,还是不懂书法的多,其他又有几人知?闹出笑话,还不是懂书法的搞的?”

    董师傅道:“我在百度杜甫吧里浏览,看见李白吧里几个人挑衅。你在李白吧里说李白好话,没谁管你?你在杜甫吧说杜甫坏话,那不成?这不,我同一个人刚上了,说杜诗雕琢,说李诗贵于自然,我说:‘李诗色彩更绚丽,杜诗更平实,谁更雕琢?他说不过我,用纸花与真花来比杜李诗,来恶心我。”

    “打字是我的弱项,我只好用拼音来代替。”董师傅边吃边说。“最恶心的事,他把杜甫说成富农,完全按阶级论来丑化杜甫。

    我说:李白赐金奉还,李白还有钱嫖娼呢?李白集里嫖娼有的是,需要我来陈述,需要我来找出来来论述,他比杜甫有钱,他不是大地主是什么?那个青年被我怼的话语错乱,语无伦次,阶级论那是别有用心的论调。”

    他们吃着牛腩,喝着麻婆豆腐就着米饭,谈得很融洽。

    与此同时,易彬与王茜,王亮,李峰在一边吃饭。

    今天,易彬古诗词没通过,还是头一次,他看着王茜点菜:鱼香肉丝,麻婆豆腐,麻辣鸡丁,兰花伴韭黄,加上每人一份米饭。

    王茜道:“我准备比海珍好,又怎样?我不喜欢古诗词,准备好与不好我并不看重。”

    易彬想通了,他 不喜欢古诗词,就算通过,自己能喜欢他吗?他不如王茜豪爽,这样看来,他与海珍有缘无份。王茜并不难看,个子是矮点,又怎样?关键是他们又有共同语言,他们对娱乐圈更有兴趣。

    王亮与李峰用小勺盛点麻婆豆腐,他们嘴巴瞎咧咧,完全没把这次古诗词会放在心上。

    易彬道:“我不知下一步该往哪里,走一步算一步。”

    王亮与李峰道:“下一个月厂区有文艺汇演,作为播音与主持,你会没有位置?我们是新进的小兵,才不慌呢。”

    易彬道:“我有题目,第一个节目,海珍与王茜和几个女孩的开场舞。”

    王亮与李峰道:“杨涛与高峰同意否?他们可是撰稿人。他们有胆量有涵养能让你上节目?你不要瞎操心,我们只好等待。”

    他们在饭店里待了一会,四个人又去了公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