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卧龙出山
胡岑进屋便与他二人论辩,现在总算有时间仔细打量了诸葛亮一番。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八卦羽扇的青年人。
既有书生之感,又有道士风范。
这就是三分天下的诸葛武侯吗?看这眉目清秀,神采飞扬,可谓是三国第一美男子了吧。
诸葛亮也对上了胡岑热情的目光,emmm,明明看上去也风度翩翩,只是这眼神感觉……有点猥琐。。
诸葛亮总感觉怪怪的。
胡岑直接开门见山:“孔明先生,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玄德公仁德广布,志在兴复汉室,与先生志同道合。
先生若能出山辅佐,必能成就一番伟业。请先生三思。”
诸葛亮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却带着几分淡然:“岑兄,我诸葛亮自幼喜好读书,不求闻达于诸侯。
南阳虽小,却有山清水秀,我乐于在此隐居,与世无争。刘备公之德,我自是敬仰,但天下大事,非我所能及也。”
就在这时,徐母却也开始着急了,步履蹒跚地走来,也来劝说诸葛亮:“孔明先生,老身听闻刘备公在徐州时,爱民如子,胡岑将军一心为民,老身恳请先生出山,助他们一臂之力。”
诸葛亮见状,连忙起身相迎,心中感动:“徐母言重了,孔明何德何能,岂敢当此大任?”
胡岑暗喜,“徐母这人能处,有忙她是真帮啊。”
胡岑见诸葛亮有所动摇,趁热打铁:“孔明先生,昔日先生自比管仲乐毅,此二人皆是天下相才。
所谓相也,以天下为己任,视黎明如己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生才华横溢,岂能埋没于山林之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诸葛亮沉吟片刻,终于被胡岑和徐母的诚意所打动,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
“既然如此,亮愿随岑兄出山,助玄德公一臂之力,共图大业。但愿不负众望。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
石韬:“孔明,你的决定真是让人振奋!玄德公若得你辅佐,定能扫平乱世,还天下以太平。”
孟建:“是啊,孔明,你的智慧和策略,是天下苍生的希望。我们为你感到无比自豪。”
诸葛亮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两位兄弟,我此行,实为天下苍生,非为个人荣辱。你们的鼓励,是亮前行的动力。”
胡岑见状,心中一动,便对石韬和孟建说:“两位先生,既然孔明先生已经决定出山,何不一同前往?
听闻玄德公广纳贤才,你们的才华定能得到施展。”
石韬和孟建对视一眼,心中虽有动摇,但想到家眷尚在北方,不能轻易离开,于是委婉地拒绝了胡岑的邀请。
石韬:“岑兄,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然而,我们家中尚有老小,不能轻易离家。我们虽不能同行,但愿在后方为孔明兄和公祈福。”
孟建:“是的,岑兄。我们的心与你们同在,若有机会,定会前来相助。”
胡岑见两人态度坚决,也不再勉强,只是心中暗自惋惜,但对诸葛亮的决定更加坚定了信心。
诸葛亮看着两位挚友,心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两位兄弟,你们的心意我已明了。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兄弟。待我成就大业时,咱们再共饮一杯!”
胡岑突然间话题一转,问道:“孔明兄,你我同为青年才俊,却不知你今日年岁几何?”
诸葛亮微微一笑,回答道:“岑兄,我今年正好22岁。”
胡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巧了,孔明兄,我也是22岁。
既然我们志同道合,又将一同前往投靠刘玄德,何不结为异姓兄弟,以示我们的情谊和决心?”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惊,他深知胡岑的提议是出于对共同理想的追求和对彼此的尊重。
但胡岑已经算是大有成就,他隐居多年,除了有一个卧龙名声,还未建寸功呢,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岑兄提议甚好,既然岑兄如此真诚,亮愿意与你结为异姓兄弟。”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表明了他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和对未来共同事业的期待。
徐母和孟建、石韬见状,也纷纷鼓掌称好,他们知道,这样的结拜不仅能够加深他们之间的友谊,更能为他们共同的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徐母首先开口:“两位孩儿,结拜为兄弟,乃是大喜之事。愿你们情同手足,共同辅佐玄德公,成就一番伟业。”
孟建紧接着说道:“是啊,孔明兄与岑兄结拜,定能为天下带来新的希望。”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两位青年才俊的敬佩。
石韬也补充道:“愿你们的结拜,如同玄德公的桃园结义一般,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这段友谊的祝福。
草庐后堂的氛围显得格外庄重而神圣。
阳光透过稀疏的竹帘,斑驳的光影洒在简朴的木桌上,仿佛为即将发生的结拜仪式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胡岑与诸葛亮,两位青年才俊,此刻正相对而立,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与期待。
徐母、孟建、石韬等几位挚友围坐在一旁,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两位青年的赞赏与期待。
徐母,作为长辈,她的眼中更是流露出一种母亲般的慈爱与骄傲。孟建和石韬,作为诸葛亮的挚友,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位智者的信任与支持。
胡岑首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孔明,今日我们在此结拜为异姓兄弟,愿我们情同手足,共同辅佐刘备公,振兴汉室。”
诸葛亮点头,目光深邃,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岑兄,亮愿与你结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共赴国难。”
两人交换了目光,彼此间无需多言,便已心照不宣。
徐母缓缓站起,从一旁的香案上取来香炉,点燃了三炷香,递给了胡岑和诸葛亮。香烟缭绕,象征着他们纯洁的誓言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胡岑和诸葛亮接过香,双手合十,虔诚地向天地行礼,然后将香插入香炉之中。
他们齐声念道:“天地为证,日月为鉴,我胡岑与诸葛亮结为异姓兄弟,愿同生共死,肝胆相照,辅佐玄德公,振兴汉室,不离不弃,直至天下太平。”
随着誓言的落下,徐母、孟建、石韬等人纷纷鼓掌,为这两位青年才俊的结拜喝彩。
“几日后,前往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