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成为主户
宴席很快结束。
余晨和苏映被王庆义留了下来,请他将诗句写出来,给20贯润笔费。
20贯不算少,余晨当然来者不拒。
不过,他换了一个要求,探问道:
“王二郎,我和夫人拿这些钱不方便行路,王村景色宜人,想在此地住上些时日,等家中礼物送到,我们再去成都府拜会族人。”
王庆义眉梢微动,不知道他是想借宿还是留下谋个差事。
余晨观察着他的反应,感觉有戏,便开门见山地说:
“我想在村中买些薄地,最好是山地。”
要良田的话,王家就算答应,也不会卖太多。
顶多给个三五亩聊表心意,但山地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山地很少有人垦荒,因为灌溉不利,产不出几颗粮食,只能用来砍柴,或者砍些木材做家具。
附近谁的话语权最大,这些山地就是谁的。
导致这部分地,在官府没有备案,却有地契,算是隐田和籍田之间的一种奇特存在。
王庆义不解地问:“若只是住些时日,不如住王宅吧,我家空院很多,可以免钱借给余郎君”
余晨摇头解释:“我想在此地安家落户,还需二郎帮个小忙,将田籍送到县衙过户,且是主户。”
成为了主户,才算是真正的有了立身之本,以后也能参加科举。
宋代的科举资格审查严格,没户籍不行;祖上三代有罪不行;卖艺卖身的不行,甚至连工商从业者都不行。
其余还有几条,余晨也记不大清楚,但有主户籍便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但实际上,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考科举的工商子弟不知凡几,到了宋英宗期间,更是颁布诏书:
“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奇才异行、卓然不群就是说,考得上你就不是工商杂类,考不上当我没说!
王庆义恍然,又开始怀疑。
余晨不是说要去成都府寻亲吗?怎么打算在王村落户。
余晨叹了口气,垂眸道:
“二郎有所不知,宇文家水太深,我们现在没了家族支持,想要认亲困难无比。但我有心科举,若连主户都不是”
王庆义懒得在乎这么多了,反正父亲开过口,要卖他们一个好,摆手打断道:
“余郎君的学问不去举试实在可惜,不如这样,我卖你们二十亩山田,十亩林地,其中十亩我让大哥帮忙过户。”
他顿了顿,又补充说:
“余郎君想要科举,还需有人作保,你若是愿意在王家村学当先生,我王家便为你作保。”
这是一个制衡手段,有了雇佣关系,才能使两家人更牢固。
如果余晨没有娶妻,他更想安排媒婆张罗一桩婚事,只要有了家室,那便更好拿捏。
余晨心中感叹,王家不愧能在王村做大,笼络人心这一套玩的确实不错。
他答应道:“若二郎不嫌弃我的浅薄知识,我倒是可以试试当教书先生。”
王庆义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赞道:
“善,余郎君的学问在下有所见识,不必谦虚。另外,我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何不要河边良田,而是要山田?”
余晨也不隐瞒,直言道:“内子熟读农书,山中耕耘亦有建树,故而买下些薄田,给她解解闷。”
王庆义略显诧异,看了眼坐在边上苏映,惊讶道:
“竟有此事,苏娘子会种地?”
苏映放下茶盏,点头回应:
“略懂一二,家父曾教授过山田耕种之法和水稻增产之法。”
王庆义虽然不懂农事,但家中靠田地发家,自然来了兴趣:
“水稻增产之法可否传给王家?我愿花钱买下。”
水稻增产办法多的是,苏映不介意卖给他一种两种。
但他们现在最缺的是名望,当然不能随便出售。
余晨心中有数,连忙提议道:“二郎莫急,此法不难,等我们新舍盖好,不论是王家人还是王村村民,都可以来学习增产之法。”
这样一来,不管是王家的好感还是乡间的名望,他们都能收获。
毕竟大部分村民都是王家的佃户,学了增产之法不就等于给他们多交佃租吗?
王庆义没想到他们不愿意换钱,而是免费教所有人,真心有点佩服。
要是他们王家拿到这种方法,转手就可以赚个几百贯。
他朝两人拱拱手,拍板道:“那二十亩山田,我尽量给你们挑垦过荒的好田,皆有佃农耕种,你们不必亲自动手。”
余晨回礼谢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苏映本有些为难该不该卖,余晨却给了一个好办法。
王庆义又问道:“余郎君有意科举,不知是否有把握解送京城?”
“总得试试。”余晨坦然道。
王庆义说:“余郎君和苏娘子有为民之心,若能中第,定然是造福一方的好官。”
余晨笑着说:“那便借二郎吉言!”
他们又聊了些关于村学的建设问题,说是村学,其实和王家族学没什么区别。
首来读书之人肯定是王家的宗族子弟或是村中主户的孩子。
但如此做法,可以让王家的影响力更大,说不定真能成为犍为县的乡绅。
临走时,王庆义还是给了余晨十贯钱,说是乔迁之礼。
并且这十贯钱都是铜钱,这些新铸钱,换成铁钱接近八十贯。
余晨背着钱出门,不禁感叹,王家不愧是大地主,出手就是阔绰。
苏映看了眼黑透的天色,为难道:
“你有想过今晚我们住哪儿吗?”
余晨一愣,刚才拿到钱,只顾着高兴,忘了蹭一晚上再走了。
他挠挠头,苦笑道:“要不还住帐篷?”
苏映感到好笑,抱怨道:“服了,我还以为你都计划好了。”
余晨又想起一个问题:
“你手机还有电吗,今晚还是没月亮,黑灯瞎火走到河滩那边估计会摔得很惨。”
苏映皱眉道:“没了,今天一直没机会充,你不会也没电了吧?”
余晨耸耸肩,承认道:“额你说得对。”
他接着说:“反正有钱了,要不看哪家人还亮着灯,咱们去借宿一晚吧。”
说罢,他指了指不远处一间还亮着灯盏的屋子。
看那布局,应该不是佃户,毕竟佃户家点不起油灯。
来到近前,竟还能听到屋中传来小孩的朗读声。
余晨和苏映对视一眼,打算就选这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