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又见野草香 > 第二十四章 火速的感情

第二十四章 火速的感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天,夏庄村,余文化一家,早早起来。

    二叔二婶,直接敲开大门,堂弟彬彬,堂弟媳青青,两个侄子,一早也都上来了。

    等着听当事人,文章分享细节。

    说了啥,咋聊的,感觉咋样,有戏不?能成吗?

    “她可主动了,根本不让我走,一直聊天,就是问工作,收入,家长里短的。你说多巧合,他肖庄,跟俺大姑姑家特别近,而且她还是老表 范靠谱的同学,她对靠谱挺熟的,直到他家过的好,有钱。而且她家跟亥共家特别好,是同族一个老奶奶。她还约了今天让我去范县。”文章说。

    “不孬不孬,有门儿”二叔每个字都是笑着说。

    “约的几点?送你去。”周旦司机很靠谱。

    “不用,旦旦,她来接我,十点左右到家。”

    “啊,那行,她来接。”周旦有点意外。

    太快了吧,太快了。

    “那我打扫打扫。”母亲说。

    一家人开始打扫卫生。

    准备了水果,零食,瓜子那些。

    车到了,没进家门,在村口接的哥哥。

    留下一家人,讨论这个事。

    感觉成的机率很大。

    “兄类,给咱娘说,晚上六点,做点饭吧,我们回家吃晚饭。”文章发来信息。

    一家人开始准备晚上的饭菜,烧鸡,肘子,红烧鱼,二婶是家里的大厨,祖籍重庆,做饭最好吃,由她掌勺,炒了酸辣土豆丝,麻婆豆腐,梅菜扣肉,米酒鸡蛋,爆炒青菜。

    一桌子准备停当。

    陪同人员,二叔一家。

    五点多,两个人出现了,姑娘买了一些水果和牛奶。

    笑意盈盈的跟在文章后面,出现在了夏庄余家。

    像极了小两口。

    老人们欣慰,小孩们欣喜。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饭,互相夹菜,文章照顾小媛,二婶给小媛夹菜,也给周旦家,孕妇需要多照顾。

    男人们,不会夹,二叔就只说“吃吃吃,夹菜。”

    父亲,说“多吃点,多叨菜。”

    热情而周到,大家都矜持吃,菜没下去多少。

    吃完收拾好,文章和小媛去村里溜达。

    剩下大家讨论。

    “媳妇不孬,多大方。”二叔说。

    “够高的,跟青青差不多。”二婶说。

    “是个大美女!”二侄子说。

    “花大大手真细,腰也细,嘿嘿。”大侄子青春期,看见美女走不东路,观察仔细。

    “行”父亲说。

    “小媳妇看着不傻,挺机灵”母亲说。

    “有点太快了不,婶子,这才认识,就半夜进家,早晨又来,得有点啥不是不。”周旦还是有顾虑,不符常规。

    “确实够快的。”文化说。

    “快了好,咱们年龄大了,不能拖了,早点成了,有了孩子,我就了心事了。”母亲很务实。

    俩人聊天到晚上十点多,姑娘开车走了。

    第三天,姑娘还要来。

    这次二婶准备亲自在自己家下厨,做好吃的接待,宴请这个新媳妇。

    红烧狮子头,川味腊肉,过年才吃的,糯米八宝饭,独家回锅肉,红烧鱼,卤肉肘子……又是大大桌。

    吃完,继续溜达村里。

    “亲嘴了,亲嘴了,他今天在车里跟我亲嘴了。”文章高兴激动的像个孩子。

    “哥哥来,你说的我们都不好意思停了。”彬彬笑着说。

    “哈哈哈,哥哥太激动了,姑娘投怀送抱了。”文化说。

    “有点太快了,哥哥,你不觉得不和常规吗?她太主动了吧。”周旦又一次为飞速进展,担忧。

    “哈哈哈,你看俺文章,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有啥说啥。”二婶笑着拍着文章肩膀说。

    第四天,带着七岁的女儿来家里。

    周旦夫妇,特意安排了4岁的女儿,要好好招待客人。

    不要跟客人冲突,做好小主人。

    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一家从大到小,都要让客人开心。

    车来了,一个七岁的女孩,泯然众人并不出众,在众人的眼神注射下,有点拘束,好像虎视眈眈的一群浪盯着一个小羊羔。

    七岁的蓉蓉很快躲到妈妈怀里要回家,这时候多亏周旦出门解围,带走了蓉蓉,一起去画画。

    孩子熟悉了,开始玩起来了,两个大哥哥,一个小妹妹,四个人玩的很开心。

    吃罢饭,余文化带着他们一起玩老鹰抓小鸡,暴力版本。

    通过力量对抗,撂倒了所有孩子。

    他们玩的满头大汗,周围是一圈围观的大人,二叔二婶,堂弟和媳妇,挺着大肚子的周旦,手里还拿着碗的母亲,低头摸索着东西的父亲,文章和小媛。

    这一晚,一家人使劲浑身解数,让这对母女开心。

    其乐融融,也精疲力竭。

    余家妯娌是出了名的和谐,从不脸红,两个比着孝顺。

    你有吃的,给我,我有吃的给你。

    尤其是二婶子,每个孩子回来,一定会好好做一桌拿手菜,怕不够吃,让了再让,夹了再夹,每次,周旦,余文化,余文章他们都吃撑。

    这样的婶子,十里八乡都找不到。

    这样的家庭,也是可遇不可得。

    二叔和父亲,两个兄弟更是亲的不得了。

    为了给二叔盖新房,父亲再热的天,也不休息,累到狂吐。

    为了给二叔腾出时间去挣钱,让二叔安心在郑州做收粮的小买卖,自己在家守着年迈的老娘十二年。

    叔叔日子起来了,成了村里首富,父亲才带着母亲,去烟台的莱州,靠捡塑料垃圾,坚持了八年,有点积蓄,盖了新房花了16万,娶周旦进门彩礼168万,婚礼2万,才给二儿子成了家。

    当年大儿子读大学的时候,二叔也是借钱给家里,凑学费。

    一家人相濡以沫,互相搀扶。

    老一辈的互帮互助,也影响了下一辈的孩子,谁有困难,都是互相帮忙,出钱的,出力的。

    唯独一个不给力的,就是不明事理的奶奶。

    偏心眼太严重,一碗水根本不会端,孩子们啥事没有,她在旁边扇风点火。

    供火二儿子动手打大骚。

    拱火大儿子和媳妇吵架,一看吵起来,转身,撅着屁股就走掉了。

    自己做了扁食,用碗盛放着,从文化的家门口走过,遇到文化眼睁睁的看着她,用手一挡,快步走过去,眼神都不往文化这里看,一溜烟小跑走掉,给彬彬送去吃。

    文化娶媳妇,需要盖房子,要用钱,文化的母亲把借给二叔二婶当本钱的三万块钱,要回来。

    老太太守着已经成人的彬彬和文化母亲说风凉话,拱火。

    “小彬彬,你要争气,恁爹娘跟别人不一样,自己不吃不喝,也给别人。不像别人一样,没脸没皮的跟人家要钱。”

    文化母亲莫名其妙被窝囊一顿,心里那个委屈,那个窝火,守着小辈的侄子,真不能发作,怕孩子们有争执。

    “行,奶奶,我争气,我好好干活,多挣钱,哼。”彬彬留下一句话,把饭碗一推,走了。

    “你个老人家,你光觉得是我要钱,这本来就是我的钱,借给恁二儿子当本钱,我想在需要用盖房子,娶媳妇。人家都没说啥,你自己又不明白咋回事,胡乱瞎指挥啥呢。你是光怕恁小儿遭难,不理解。孩子们关系那么好,你是想惹事,看孩子们打仗呢吗。你个老祖宗。”文化母亲把事情告诉她。

    老太太自知理亏,又死鸭子嘴硬,死活不松口,更不会认错。

    “我没你会说,你多能唉。谁叫你回来了,谁叫你盖房子了”强词夺理,胡乱一通的老太太。

    “你个老太太,从来都是偏心,偏袒,一碗水啥时候端平过?这些年,供孩子读书,省吃俭用,我过的啥日子,再难我没跟你张过口。你光觉得我对你不行,有钱不给你花。照顾你那些年,恁儿子是行,我是不行。你这老了,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你看你这话活活你那个大儿子跟你一模一样,能把人活活气死。”

    “我要人,我也不用你养活,我也不去恁家,饿死外面,那是我活该。”老太太强词夺理,根本不讲理。

    “行,记住你说的话,有一天,你要是来我门前,有你的好日子过,你有本事,一辈子别进我的门。”

    文化母亲气呼呼的走了,还得去新房子那里。

    跟老公说了经过,老公更是跟老太太一样,无法沟通。

    “你嘴贱,今天是个好日子,再多说话,我用铁锨砸死你。”恶狠狠,凶巴巴,本来就厚嘴唇,长驴脸,加上狰狞的表情,吓到了文化母亲。

    心里的委屈窝囊从一份变成了两份。

    气的喝了半年的汤药,乳腺增生,眼睛白云遮住,差点没失明。

    想起这娘俩,就一肚子气。

    如今这其乐融融,都是母亲不计较,父亲真心对待二叔二婶,二叔是一心为了大家族,二婶是大气,包容。

    才营造出来这么好的氛围,给小辈。

    “熬成个白头发老妈妈不容易。”这是二叔经常劝文化母亲的一句话。

    文化母亲对这句,记得最清楚。

    风风雨雨,这一年熬过来不容易。

    如今,文章在处对象,也马上有新家,一家人是真心高兴,又期待圆满。

    “俺哥哥快六十岁了,还没完成任务呢。”二叔心疼自己的大哥。

    大家都想让他们快点好,快点成,快点结婚。

    这两人,如今关系飞速发展,快的就像做梦,一天一个样。

    第一天见面,半夜进家门。

    第二天见面,熟悉夏庄村。

    第三天见面,宴请初接吻。

    第四天见面,母女齐上阵。

    “太快了,实在太快了。”唯一保持怀疑又最清醒,而角色最尴尬的可能成妯娌的就是挺着大肚子的周旦。

    她用常识思考,不像这一家人都沉浸在美女进家的喜悦中。

    她对此事,吃怀疑态度。

    怀孕在家,带女儿这些年,她对农村这一套都非常熟悉,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们村的一个家族的叔叔,就是周围,他家。有一年,他弟弟带回来一个女大学生,长得又高又美,学历还大。而周围的弟弟,初中没毕业,打零工,工资不到3000元。周围的父亲,高兴的忘乎所以,逢人就说,咱这儿媳妇,不花钱都进门了,儿子有本事,能力强。咱以后在周村谁的人情也不欠,咱他娘的挺直过。周旦母亲就断言:过不成,过不长,吃完喝完,女大学生肯定拍拍屁股就走了。这是啥家庭,多看看,多想想,多问问,多说一句,想一想,咱配吗?咱的家庭配不?咱是哪一块特别突出?还是家庭特别有底。果不其然,不到一个月,女孩拍拍屁股就走了,周围的弟弟被耽误到现在,快三十岁了,还没人愿意嫁给他。化化,咱哥哥这个事,不由得我把二者联系在一块。太像了!我也想问一问,咱配吗?凭什么?她这么热乎,这么上赶着,这么贴着,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大家这么热烈,我又不忍心泼冷水。因为我是弟媳妇,身份敏感,又加上怀孕,没啥见识,这些年,也没做突出的成绩,在家里说话没分量。化化你觉得呢?”周旦趁没人的时候,说给文化,也分析。

    “首先,你已经很棒了,克服睡眠,陪同老人,还在努力学习英语,提升自己,把孩子教育的情绪稳定,我不在家这些年,你刺激了太多苦,如今怀老二,已经是受了太多罪。我不允许你说自己没用,没分量,没地位。你还没到发光发热的时候。没有你的付出,我怎么会安心在外头打拼。我还做错事,跟男人亲嘴,让你多么无助,你已经做的够好了,都是我没做好。咱哥哥这个事,确实太快了,他们应该是按照大城市那一套,快速确定关系。按说中间有最近的邻居亥共这一层关系,她应该不会太过分。毕竟太近了,两家距离不到2公里,应该牢靠。大家太想他们成了,我巴不得,他们明天就订婚,领证。咱哥哥拖不起了,你看这段时间多高兴,我敢说他这十年,过的太压抑了,在广州的时候,他天天盗汗,浑身水湿,不管咋样,有这个女孩出现,起码他的精气神回来了,过的有盼头了,有劲了,之前我怕他一蹶不振。你不知道,他在广州接触了一个安医生,年纪快五十了,保养的好点,看着年轻,跟咱妈年纪差不多少。她的女孩都在国外读大学了。我看他想随便找个,没多大负担,对方番禺人,不用出彩礼,也不用奋斗了,他都到那个地步了。对方还用假怀孕,哄他。他在她身上花了不少钱,上次他拍的那些旅行照,花了几万块钱,就是跟安医生出去的。所以,小媛这个事,对他有好处。走着看吧。”文化倒出全貌。

    “原来这样啊,他开心最重要,起码能熬过去。压抑会抑郁,你这样我就放心了,我主要是怕里面有陷阱。太快了有点。”周旦不在多说了。

    不到一周,俩人坐火箭一样,成了恋人,确定了关系。

    简直太快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