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终南山下来
2022年,端午刚过。
余文化决定离开西安,离开喜爱的秦岭,离开碳水王国,离开文化的根。
北上进京,开启一段未知。
余文化和好朋友唐英俊,已经在山里待了几个月了。
四五月的秦岭,仙气飘飘,烟雾缭绕,骑着摩托车,在大山里寻药,问道,寻找归隐的高手。
那是俩人最爱做的事情。
终南山上无闲草。
“种在地里地受不了,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人和女人同时吃了床受不了。”
“这里中药材,叫枣皮,学名山茱萸。”
属于秦岭山脉的著名道地药材。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称枣皮、药枣、山萸肉等。
《本草纲目》列山茱萸为滋补上品,云:“久服,明目强力延年。
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
山茱萸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味酸、涩,性微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
临床广泛应用,是加工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益明地黄丸、济阴地黄丸等中药丸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
现在全国需要山茱萸量约400万公斤,而全国年产量仅100万公斤左右,外贸出口30万公斤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在国际市场上,北欧、西欧、东南亚市场紧缺,价格昂贵。
山茱萸的经济价值很高,栽植技术简单,容易成活,管理简便,一般栽后5年即可挂果,10年进入盛果期。
株产15~25公斤,产值约300元以上。生长年限在60年以上,盛果期达30年左右。
《渑水燕谈录》载:“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
今人剥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若用《本草》中主疗,只当依本说。
或别有主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本经》云,止小便利,以其味酸,观八味丸用为主药,其性味可知矣。”
余文化第一次在秦岭山脉看到山萸肉开花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
可四五月份的时候,还不是采摘期。
山茱萸的果实要在七八月才能采摘。
余文化,感觉太可惜了。
只能等到八月再说了。
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
佛坪是汉中山茱萸的原产地区,种植历史悠久。
当地的山茱萸以果大(平均千粒重约1000克)、肉厚、味正、无病虫、色红油润、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点而闻名国内外,是药中之上品。
佛坪、洋县种植山茱萸历史悠久,加上洋县、略阳、留坝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产量约800吨,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多,是全国三大产区之一。
每年的三四月份佛坪大片大片的山茱萸花开放,甚是美丽。
在这春光灿烂的日子中,很多西安市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开车去佛坪看花海,观熊猫,赏珍奇动植物,还能爬山亲近大自然,好不惬意。
同样,处在秦岭南麓汉中市的略阳县,其地存杜仲达586万亩13亿株,人均4亩900株,占全国杜仲地存总量的1/8,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杜仲之乡”。
杜仲天然的血糖佳品,唐英俊对养生中草药也很感兴趣,喜欢得不得了。
2008年12月,略阳杜仲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如今漫山遍野的杜仲绿树成荫,好一派秦岭山中绿色海洋。
目前略阳杜仲的“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耐老”之药效被中药界广泛认可,不仅制成酒、茶、胶囊、粉剂、饮料等系列产品,而且开发出了具有高度绝缘性、耐水性和耐酸碱性海底电缆,并将杜仲胶转化成反式——聚异戊二烯硫化橡胶,具有高耐磨、抗高温、有记忆恢复功能的高科技绿色工业材料,是飞机遥测遥感雷达波导管天线的透雷达窗和飞机轮胎等高耐磨部件稀缺原料,性能指标创国际领先。
这里还生产猪苓、银杏、天麻、柴胡等五大骨干中药材十余万亩,产值过亿元,为秀美山川、美丽中国建设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千里秦岭,构成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野线。
被誉为中国的“天然氧吧”,是闻名全国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天然生物药用资源宝库,有“天然中药材之乡”和“秦岭无闲草”的美誉。
很多秦岭山脉周围的人,小时候,家贫如洗,每到周末,都要赶着牛羊,上山采野生的何首乌、柴胡、天麻、黄精等中药材,可以说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费用全靠秦岭山中中药材供养。
崔嵬秦岭,横断南北。
这一特殊的山岭,对南北气流有阻挡作用,夏季湿润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气候干燥;冬季阻滞寒潮南侵,让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气侵袭,秦岭自然就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东段南麓,最高海拔2965米,最低海拔540米,气候立体差异十分明显。
高、中、低山脉植物种类复杂,过渡性显著,兼有北亚热带和温带植被类型,并含有许多特有种属和特有的单种属,是不可多得的中药材最佳适生区。
因此,秦岭是中国和欧亚大陆植物区系、植物起源和植物地理的良好场所,它与世界植物分布有着广泛的联系性,曾引起世界植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与评价。
秦岭,素有“天然药谷”“猪苓之乡”之美誉。
而起来药材列入《中国药典》的就有370多种,常年收购的有130多种,列入国家管理的名贵珍稀药材为70多种,秦党、麝香、熊胆、猪苓、天麻,黄精等中药材以质优价廉俏销省内外,是闻名于世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早在战国时期神医扁鹊、唐代药王孙思邈都曾深入秦岭发掘药材为民治病。
孙思邈同时著有《千金翼方》,为唐代颁布的世界最早的“药典”《唐本草》奠定了基础。清朝《宁陕县志》记载,1804年(嘉庆九年),徐姓人于蒲河始种党参,后延续至天华山、两河一带,清末民初,产量达20多吨,加工后运往汉中、西安、上海等地销售。
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于地道中药材货畅价昂,曾有外地人来秦岭周边县租地雇工种植,生意红火。
新中国成立前后,秦岭周边县中药铺处处皆是,中药炮制绝顶。
到了六七十年代,秦岭周边县大办合作医疗,兴起了大采中草药、大办药场热潮,先后办起了30余个药场,年采中药材50余吨,特别是天华山的秦党深受客商青睐。到了八九十年代,天麻、猪苓、茯苓人工栽培获得成功,杜仲、枣皮、秦党、柴胡大面积种植,药材收入是当地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
秦岭现在生长着3000多种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资源十分丰富。
秦岭地区的中草药种类达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就有286种。
仅太白山就有510多种药材,常用的百余种“七”药,如桃儿七、尸儿七、太白三七等都分布在太白山。
在陕西有一句名言叫“秦地无闲草”,一是说明秦岭太白山的一草一木都有药用价值,二是说明千百年来人类同疾病作斗争时对草药深入研究的成就。
相传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就发生在秦岭北坡长安、周至、宝鸡沿山一带。
唐代著名的上林苑就是皇家种药狩猎的场地,就在终南山脚下的户县、周至沿山一带。
具有“草药王国”之称的秦岭太白山,生长着许多疗效独特的药用植物。
单从其名称就能看出千百年来人们认识草药、研究草药、应用草药防治疾病的成就。如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太白山种药著书时常作茶喝的一种植物,被后世起名为药王茶。
还有以太白山起名的太白花、太白茶、太白树、太白三七、太白贝母、太白米、太白鹿角等等。
秦岭中草药多年来已形成两个民间“圣地”,一是秦东牛背梁的商丹一带,中草药应用习惯上以“丹”字命名,含道家丹药之意:如散血丹、破血丹、索骨丹、闭火丹、老君丹、黑接骨丹、黄接骨丹、白接骨丹、红接骨丹、百步还阳丹等。
余文化最爱跟着唐英俊,在秦岭山里寻找高人和仙草。
又大又粗的牛蒡,五颜六色的五味子花,野生的粽子叶,太多了,让二人兴奋不已。
尤其是骑着摩托车在山里行走,太有野趣了,比开车过瘾。
美不胜收,美景,美食,美好。
余文化和唐英俊,在山里开心不已。
这些称为“丹”的药有148种,性多寒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治疗火热病症为其特长。
二是太白山中草药,既可单味治病,也可复方组合,疗效非常独特,以攻邪扶正、通络活血、消肿散瘀为主,长于治疗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其命名颇具特色:以颜色命名的有红三七、黑三七、黄三七、白三七;以金属命名的金刷巴、银柴胡、铜棒槌、铁牛七等;以四季命名的有春白皮、夏枯草、秋菊花、冬青;以数字命名的一支箭、二色补血草、三角枫、四大天王、五股牛;以动物命名的有龙葵、虎杖、牛毛七、象树枝等;以形态、疗效命名和以神话传奇命名的药就有149种,可见太白山的确是天然中草药宝库。
属全国名贵药材就有16种,如麝香、鹿茸、天麻、熊胆等,占全国名贵药材种类的47。
太白山区年产中药材约100多万公斤,产值达百万以上。
特别是以72个“七药”为主的“太白草药”,在民间广泛应用,享有很高的美誉。
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师传口授,在民间已形成独特的医疗理论体系和太白草药的配伍理论。
终南山草医们所编著的《太白草药性赋》《太白草药汤头歌》和《太白草药性歌括》,是太白草药医疗理论和草药配伍理论的集成。
它不仅在民间卫生保健上起着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研究新药源提供了基础,保护、研究、挖掘好这个医药宝库,可为人类健康长寿做出贡献。
但长期以来,每到冰雪消融、草木繁荣之季,陕、甘、鄂、川等地药农入山采药者甚多,药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产量日益下降,一些珍贵药种如太白贝母、太白米、细辛等已濒临灭绝的地步。
周至县草医毛水龙,六七岁时便跟着父亲在秦岭山里采药,他现在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进山了,但是随便指一条沟、一道山梁,他都能说出哪座山上住着谁,哪条山谷有没有溪流,山上长着什么,等等。
因为对这片土地太熟悉了,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他已经掌握得清清楚楚。
他还出了一本《秦岭北麓峪沟口》的旅游指南,把秦岭北麓的322条峪沟口有什么河流、人文景观、海拔高度、药材资源、庙会日期、交通情况、历史传说介绍得清晰明了。
现在他有自己的基地和药厂,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秦岭终南山药商。
他已经写好了一本《秦岭七药》,搜集的七药达149种,比民间所认识的72种还多77种。
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载:秦东地区约有12807种中草药,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进入流通领域形成商品药材的有1000余种,只占全部中药资源的15%左右。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坡,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生态环境具有典型性。
历称“临源药”,是多以“丹”药命名的鼻祖,素有“秦东药乡”之美誉。
地形为西北高,主峰牛背梁海拔28021米;东南低,社川河谷最低海拔541米。从西北向东南,山脉延伸犹如五指,唐代诗人贾岛笔下“一山末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真实的描绘了柞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土石山区地貌。
中部是海拔800 ~1500米的中低山川,以乾佑河、社川河两大水系为主,有川道平地及青秀山峦,有地壳运动,海底抬升的喀斯特地貌及海底海螺化石沉积。
人常说“高一丈不一样”“六月太阳晒半边”,即气候影响植物垂直和平行分布特点明显。
柞水适宜多种类植物群,原始种类保留与繁衍、进化、生长,是有利于各种药物生长的基地,自然形成天然药库。
这里全年日照时间长,无极端气象,降水量充沛,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宜长、短日照和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植物发育生长。
在秦岭东部的丹药集散地柞水,有经济植物1653种,其中药用植物1070种,列入中药范畴400种,载入中华药典196种,历史上曾挂牌收购198种。
另外在有关资料上记载柞水中草药品种1206种,其中植物药400种,民间草药607种,动物药86种,矿物药18种,加工制品32种。
可见是秦岭一座壮丽的“药物大观园”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药材库;这里地面长的,天空飞的,岩上攀的,林里爬的,草地跑的,水里养的,田里种的,地下藏的,房中制的都是药;这里大人懂药,小孩识药,四季采药,长年不断。
10吨以上的大宗药材有60种,超50吨骨干药材达21个,例如五味子、连翘、九节菖蒲、天麻等年产量可达100万公斤以上。名药广泛在民间传佳话,如“终南五味子,妙药其效绝,夏暑常服用,人灵地皆杰”;“识得七时一枝花,不怕深山蛇打架”;“家有羊洪膻,骡马拴满圈”;“打倒地下爬,要用祖师麻”等等。
被世人称为“黄金树”的红豆杉,柞水有7个乡镇分布,适生面积206公顷,有成龄树618株。红豆杉是提取紫杉醇的原植物,周身都是宝,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几十种化合物,对于治疗人体各种癌症有效率达到65~75。
胸围23米的秦岭红豆杉王,周边还有比其略小的红豆杉上百株,其规模让人称奇。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的名句。
除牡丹之外,洛阳同样被赋予“豫西天然药库”的美誉,现已查明的野生中药材有262科1480余种。
河洛地区有黄河、洛河、伊河等众多河流,由于它们的共同冲积,形成了洛阳盆地。
洛阳盆地土地肥沃,且黏性较大,这对相对喜爱稍显干旱的牡丹生长十分有利。
洛阳的一股股幽香扑鼻而来,让人有些陶醉,给人一种清新之感;走进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争奇斗艳的牡丹花,红的耀眼,粉的醉人,花大而不失华贵,繁多却不少清秀,真乃国色天香,王者之气。
当年,神农尝百草总结出《神农本草经》,将牡丹列为“中品”,“除症结淤血,安五脏。”
《吕氏春秋》载:“中央土:中曰戊己。其帝黄帝。”
中央土,洛阳也。
黄帝把洛阳青要山作为“密都”,在《山海经》中有记载。
密即蜜,黄帝部落以蜜蜂为图腾,自然关注花开。
可见洛阳也是中国最早种药之地。
洛阳市园艺站站长田玉广介绍说:“目前洛阳市药材品种有山萸肉、柴胡、杜仲、连翘、五味子、丹参、二花、桔梗、黄芩、天麻、甘草、黄姜、板蓝根、药用菊花、药用牡丹、皂角等16个品种,种植面积62万亩,年产量72万吨。
柴胡、连翘已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杜仲获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药材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洛阳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品种达2445种。
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栾川县、嵩县、汝阳县。种植面积521万亩,产量36万吨,分别占全市的79和612。三县中药材产值合计107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的248。中药材生产已是三县种植业名副其实的支柱。其中山萸肉、杜仲,面积分别为239万亩和135万亩。
黄芩、桔梗、血参、二花、何首乌、柴胡、黄姜等中药材品种面积较大。目前,洛阳在中药材研究开发上成效显著,河南科技大学等已经在“牡丹(芍药)花精油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技术”“豫西地区山茱萸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等60多项科研项目上取得了突破。
而地处秦岭西端的甘南高原、陇中高原、陇南山地交汇过渡地带的岷县、渭源、宕昌、陇西,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有“茶马互市”的传统和“陇原旱码头”的美誉,是甘肃南部久负盛名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
渭源县素有“千年药乡”美誉和“渭水当归传两广”“党参故里”“中国党参之乡”的称号,形成规模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当归、党参、红(黄)芪等,已建成清源、会川、莲峰、新寨等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其中会川中药材交易市场是甘肃省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
野生药材多达400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当归、党参、红芪、黄芪,年种植约30多万亩,产量达6万多吨;同时,还种植生地、大黄、板蓝根、防风、柴胡、甘草、秦艽等十多种名贵药材。这里也是全国有名的“良种洋芋之乡”,良种洋芋种植面积有30多万亩,产量达60万吨。
2012年,仅岷县中医药总产值就达到50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35亿元,农民人均药材纯收入达到1797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当归生产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早在2011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成为一药为主、多药并举的药材连片种植区域。
“哥,你多大开始喜欢进山的?”吴余文化问唐英俊。
“也就是这两年,无家一身轻,一人吃饱,照顾好离了婚的老母亲,偶尔看望再婚的老父亲。我喜欢清静,进山里,感觉特别自在。我不认识这些草药,但就是爱来。没有家庭子女,也落得清闲。”唐英俊很平静,情绪特别稳定。
余文化跟他在一起聊天,特别轻松,没有任何负担,可以毫无保留的沟通。
在这天地之间,西安土著,英文导游的唐英俊成了余文化最好的向导。
唐英俊继续介绍着。
陇西县则依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精心打造“中国药都”,连续6年组织召开中医药博览会,目前年种植各类中药材35万亩左右,年产量达6万吨。发展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33家,静态仓储能力约50万吨,年周转量达百万吨,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2011年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道地黄芪、党参等部分地产药材产量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2013年,全县中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23066亿元,中医药产业中的财政收入达23亿元,农民从中获得人均纯收入115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
由此可见,“秦岭无闲草,秦岭地上都是宝”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这座中央公园、世界龙岭对人间独一无二的奉献。
“哥你咋知道这么多”余文化问道。
“我经常看西安秦岭作家周吉灵的文章,大概记得这么一些。”唐英俊很聪明,记忆很好。
余文化跟着唐英俊去拜访跟寺庙格格不入的出家师父,拜访一个人从东北骑摩托车到秦岭的逍遥子,拜访独居的师太,拜访破旧不堪的观音庙的老和尚。
在山里借宿,在寺庙化缘,在山里摘野菜,在河沟里抓田螺,在农民家吃酸杏,在野山里吃柿饼。
终南山妙趣盎然,每次都不重样,别开生面,又兴致盎然。
这真是一座宝地啊。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真是如此,仙气飘飘。
怪不得张至顺老道长,能在秦岭得道,能104岁羽化登仙呢。
好地方,神了,余文化对秦岭终南山,爱意丛生。
真舍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