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见之则为人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能够根据对方的属性和喜好调整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在李宗吾的《厚黑学》中,这种处事方式被进一步演化为一种深谋远虑的策略,即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环境中灵活应对,以实现自身的目的。
一、策略性交往
通过观察和了解不同人的性格和需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以便更好地融入不同的社会圈子和工作环境。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个体快速建立起与各种人的联系,无论是同事、上司还是对手,都能够找到共同语言,从而有利于形成更广泛的社交网络。
二、权力游戏
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能够根据局势变化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策略,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通过精准的心理洞察和适当的言行,可以在无形中影响他人的决策,甚至操控局面于无形。
三、心理战术
精通人心,能够洞悉对方的想法和需求,从而说出对方期望听到的话,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战术。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对方的言行所动,始终保持冷静和客观,这是有效运用此策略的关键。
四、道德考量
虽然这种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也可能会引发道德和伦理上的争议,如诚信问题和人格一致性问题。
长期而言,这种策略可能影响个人的信任度和声誉,特别是在高度重视诚信的社交圈中。
五、实践建议
增强对环境的敏感性,了解不同情境下的交往规则和人际动态。
学习和提高沟通技巧,尤其是倾听和同理心,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要和期望。
总的来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厚黑学》中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和心理策略。虽然这种策略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利益,但长远来看,建立在真诚和诚信基础上的关系更为稳固和持久。因此,在使用这种策略时,需要权衡其利弊,谨慎考虑其对个人形象和道德的影响。
战国时期,苏秦是著名的纵横家,他擅长运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策略,以合纵抗秦之术游说六国,最终成功联合六国对抗强秦。
苏秦最初向秦王提出连横策略,但被秦王拒绝。他于是改变策略,转而游说六国实行合纵抗秦。在游说过程中,他每到一国都深入研究该国的政治局势、君主心理和国情,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游说策略。
他在游说赵国时强调秦国对赵国的威胁,激发赵国的危机感;在游说齐国时则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展示合力抵抗秦国的前景。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说服了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苏秦的成功源于他灵活的沟通策略和深入的心理洞察。他能够根据不同的听众和情境调整自己的言辞和策略,从而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是他成就的重要部分。
这个故事展示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策略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应用价值。苏秦通过对不同国家情况的了解和适应,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标,这证明了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应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