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蛊巫之说,煮药画符
古籍记载,巫,祝也,祀也,医也,卜筮也;
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相传上古时期,有一个部落相信万物有灵,其自称‘巫’。
部族之人以自然为图腾,终年不取火,喜以生肉生果为食,
因巫族之人,天生亲近自然之力,多有通灵异能,
他们擅长事鬼降神,预言吉凶,祈福禳灾,沟通天人,是鬼神的代言人;
所以巫族的人,也被其他部族奉为师,一种类似于掌管祭祀,沟通鬼神的职官,也称司巫。
自上古部落之间,互相攻伐征战后,巫族之人为趋吉避祸,
逐渐迁移各地,并形成多个分支,其中一支栖居在瘴泽之地,称为蛊巫族,
蛊巫一族,继承了上古巫族的,部分生活习性和通灵能力,
他们常年生活在,被瘴毒环绕的沼泽森林之中,
多以毒虫野兽为食,擅长巫蛊之术,而这炼蛊养蛊之法,
又需要经常去到,瘴泽森林深处,捕捉一些异虫,作为巫蛊的原虫,
即为核心虫母,再以蛊巫族的特殊秘法,以诸虫毒物饲炼之,
长年累月,精心培育,最后炼蛊乃成。
正如《本草纲目》“虫四部”集解,引唐代的陈藏器原话说:
“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
宋代的郑樵《通志》也记载说:“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
而此时寄生在,舅舅的脏腑之中,被莫阳所发现的‘巫蛊’,
顾名思义,便与这上古巫族分支,蛊巫一族密切相关。
可即使莫阳饱览群书,遍读古籍,对于各类奇门异术,也多有所涉猎,
但如今面对这‘巫蛊’之物,一时间也是有心无力,
能认出这小玩意,就是传说中的‘蛊’,都已是不易了。
不过话虽如此,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之人,那可是莫阳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至亲,
他怎么可能会,眼看着舅舅如此?
“小强哥,麻烦你先在这,帮忙看护一下,我回家拿点东西……”
礼貌地同王小强说了一下,莫阳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医院。
一个小时后,
大包小包的众多东西被莫阳拎着,回到了出租屋之中。
起锅,开火。
“人参、鹿茸、灵芝、茯苓、甘草、薄荷……”
依次将这些中药材,放入锅中熬煮,至药汤转色,
而这还只是第一步,下面的操作步骤,才算切入正题;
只见莫阳迅速打开,手里的小纸包,将一小撮粉末倒入锅中,
三宝粉,即人们常说的鸡宝、狗宝、牛宝,乃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
根据中医药理所述,此三宝具有补肾阳,解毒益气、回血养胃的功效,
“舅舅所中之蛊,喜好寄生肠胃,估计与饲食类的巫蛊有关,
既然如此那我,便以滋补药力为饵,设伏引诱于它,
然后再伺机而动,以奇门秘法驱之……”
说实话,对于这种传说中的蛊术,莫阳也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更无应对的经验,如今也是不能袖手旁观,
所以只好凭借自身,对于‘巫蛊’之术的一知半解,
以医门手段与奇门异术相结合,这样一个方案,去尝试着施救。
大火转小火,药汤在熬煮中沸腾着,一股浓重的中药气味,弥漫在走廊过道之中,
出租屋不远处,
此时莫阳熬煮汤药的一举一动,也都被一个人尽收眼底。
“6月9日晚,观察到目标先到医院,而后从中药店抓药回来,于住处自熬汤药;
报告结论:目标疑似擅长医药之术。”
呼,
此人正是被猴子,特地留下来,盯住莫阳的眼线,
跟踪观察了好几天,今晚终于有了点收获,他不禁有些暗喜,
第一时间,就将自己所看到的情况,以及研判结论,给报告了上去。
而对于有人隐蔽窥视,莫阳自然是心知肚明,
可如今情况紧急,也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完全隐藏自己的秘密了,
相比于可能会暴露,身上的秘密,显然莫阳更不想,变得束手束脚的。
再者说现在的他,也有了一些自保手段,
对于适当暴露出,一星半点,无关紧要的秘密,也并不那么担心了。
熬煮汤药,需要以文火慢煎,较为耗时。
趁着这个空档,莫阳也并未闲着,只见他躲在房间之中,
桌子上摆放着狼毫笔、朱砂墨,黄符纸,还有一小瓶血红色的液体,
只见他动作轻缓地,将小瓶里的液体,倒入朱砂墨之中,充分搅匀融合,
稍微静心凝神,这才执笔沾墨,开始根据脑海中的记忆,书写一种符箓。
“天地正气,居收阴阳。敕书灵符,驱扫不祥。
阳极之火,光华敛藏。护身保命,捉煞破邪,敕!”
只见莫阳默念秘咒,紧握手中的狼毫小笔,
在黄符纸上,笔如雷霆游走,勾勒着道道符文。
天阳封煞符,乃是一种二品灵符,具有封印邪煞的妙用。
在奇门符术之中,根据符箓玄妙等级,将其分为灵符、地符、天符等三类,
而后不断衍化,每类又被细分为一至九品。
修炼武者之中,还有一些门派,他们专修符术一道,
并且还以符箓为经营之业,而从事这些的人,被统称为符师。
只听“噗”的一声,笔下的符纸,便瞬间裂作两半,
显然面前这道符,算是书画失败了。
对于此种情况,莫阳却并无半点惊慌之色,似乎这一切都早有预料。
也难怪失败了,毕竟现在所画之符,乃是二品灵符,
若单论其封煞的威能,那可是远超炼气境圆满之力的东西,
而莫阳此时的境界,四舍五入之下,充其量也就是炼气境一品的样子,
有这样的差距,岂是那么容易,能书画成功的?
不过他也并不气馁,修炼之道贵在修心,心正则明,其心不正,则乱。
这里所说的正与不正,并非正邪之意,而是指面对逆境,面对不顺心,不如意的态度,
修炼武者,如果连这点小失败,都经受不住,
内心不稳,没点定力的话,那还走什么武道修士之道?
呼!
深呼吸,迅速调整好状态,莫阳便再次执笔写画起来,
噗,黄色符纸再次毁裂。
呼,再调整,继续画……
噗,又一次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