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我在玄幻界文道成圣 > 第7章 圣赐文根

第7章 圣赐文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果然,他的这一招发挥了极大效用,成功引来了圣人的关注,让其呈上诗作。

    萧宁先是微微一怔,接着反应过来,将写有自己诗作的纸张取来,放置于金光之下。

    纸张缓缓上升,空中传来一声惊咦之声。

    过了片刻,浮于半空中的诗作突然闪耀出耀眼红光,直冲云霄!

    空中再度传来圣音:“江都萧宁,诗成贯州,赐尔文根,用心修习!”

    全场众人皆瞪大了双眸,直接石化了!

    贯州诗,一篇足以流传千古的佳作,就在他们眼前诞生了!

    萧宁也傻了,只不过是太过高兴,乐傻了!

    他并不讶异这首诗能成就贯州,毕竟此诗在华夏已然流传千年之久!

    他所高兴的是,圣人竟直接称这首诗的作者是萧宁!

    圣人神通广大,萧宁一直担忧圣人会查到这首诗的来历。

    但显然,圣人也不知晓这诗的出处,而是直接认为他是作者!

    看来,圣人也无法跨越两片时空。

    想到此处,萧宁直接乐傻了。

    他的文抄公之路,瞬间变得宽阔无垠,可以任意驰骋!

    在众人的注视下,悬浮在空中的诗作,红光骤然收敛,而后幻化成一只鲜红凤凰,从天而降,径直钻入萧宁体内。

    而后,萧宁脑海中的那棵枯树,蓦地就多出了一条灵根。

    接着,整棵树仿若被注入了神奇魔力一般,猛然间迸发出勃勃生机,仿佛一下子就活过来了。

    此前的枯树,纵然有那么一丝生机显现,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它实际上是死的。

    但如今,虽说枯树的外表看上去依旧没什么显著变化,可就是给人一种它活过来了的感觉!

    与此同时,萧宁的思维变得格外清晰,甚至连记忆力也仿若变得极为逆天,曾经所读过的所有书籍,哪怕仅仅只是只言片语,都能够清晰忆起。

    萧宁心头砰砰乱跳,他脑海中的这棵枯树果然与文道有关,有了文根这树就如同画龙点睛,一下子就活过来了。

    不知道这棵树后续都有什么能力?他很是期待。

    现场的其他人,听到声音后,更是惊愕万分!

    圣赐文根!

    这在大乾国已然多少年未曾出现过了!

    尤其是王旭,更是心态崩了。

    打压萧家这么多年,到头来却压出了个文道天才?

    “拜谢圣师!”

    萧宁朝空中拱手拜道:“承蒙圣师垂青,认可弟子之诗作,且赐予文根,弟子实难以为报,然弟子尚有一言,不敢不说。”

    天空寂静无声,但祥云未散。

    萧宁继续道:“弟子要说的,关乎文道兴盛,文道如言路,开则昌,闭则废,多少文人在诸圣指引下,一路披荆斩棘,才有今日文道的繁荣昌盛。”

    “然而,如今有小人无中生有,欲行文字之狱,此举乃是断文道之根,如不加以惩戒,恐令后人竞相效仿,贻害无穷!”

    王旭脸色刷的一下变白了,浑身颤抖!

    “有道理!”天空中三字传来。

    下一刻,王旭一声惨叫,跌倒在地,他的眉心鲜血流出,里面的文坛已然裂成两半。

    圣香也在此刻燃到了尽头,天空中祥云散去,恢复碧蓝。

    在场针对过萧宁的文士同时抬头,全都脸色苍白,那个孙跃更是汗如雨下

    他为了得到京城权贵的赏识,在江都府可没少配合王旭的行动。

    一场文会,圣人亲赐文根,让萧宁一鸣惊人。

    而他的敌人,王旭文坛被破,文路从此断绝。

    这对踏入文道之人来说,是最大的惩罚!

    如果一般的文坛破裂,寻得天材地宝,妙药灵丹,再请文道大儒出手,还能修补好。

    但是,王旭文坛可是圣人所破,哪个大儒敢忤逆圣人,为他修补文坛。

    一时间,众人看向萧宁的目光都有些怪异。

    萧宁环顾一圈,笑眯眯道:“呵呵,各位不用这样看着我,我这也是为文道除一大弊,不然各位以后创作都会深受其害。”

    “萧宁!你”

    王旭一口鲜血喷出,双目喷火地看着萧宁,但终究不敢再说狠话。

    其余人看着萧宁笑眯眯的脸,突然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王旭身为楚州四杰之一,在萧宁诗作刚出来之时,立马就能抓住机会,用反诗之名,给他和萧家致命一击!

    顷刻之间就能想到这种毒计,王秀绝对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当时,在场所有人都认为,萧家完蛋了!

    但萧宁在这种逆境之下还能翻盘,而且将王旭的行为,定义为阻塞文路,断文道之根。

    圣人最在乎的就是文道昌盛与否!

    这萧宁自己捞了天大好处不说,还引得圣人出手,将王旭给废了。

    而且,他还随身带着圣香。

    在场众人都不是傻子,事后一想就明白,这小子带着圣香估计没安什么好心!

    看着在众人面前满脸微笑,亲切友善的萧宁,众人只觉得他是不是还挖着坑,准备将得罪他的人都埋了?

    此地不宜久留!

    红光诗作问世,他们作为第一批见证者,早点回去将之抄写下来,也能得到更多才气。

    文人通过抄写吟诵文道作品进行修炼,越是佳作,习之得到的文气越多。

    萧宁的这首红光诗刚出,第一批学习的文人,肯定获益最大。

    众文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纷纷向两位大儒告辞,脚步匆匆离开。

    五大花魁随后也起身,笑意盈盈,莲步款款地将他围在中间。

    “萧三公子,今日您这诗作惊艳绝伦,我等姐妹都盼着公子莅临,一同细探讨这诗作的精妙之处呢。”

    “恭喜萧三公子,贯州诗一出,江都府无人能比,不知道公子何时有空,妾翘首以盼。”

    “公子,您什么时候有空,我带着姐妹们恭候大家。”

    众女围着萧宁,纷纷对他发出邀请,就连玉无双也眼含秋波,就像从未对付过他一样。

    众香环绕,萧宁随口应付着,心中感慨,难怪当年的柳大才子在青楼流连忘返。

    五大花魁邀请完他之后,也告辞离开。

    顾如是身后,那个怀抱古筝的蒙面美女经过萧宁身边时,抬头看了他一眼。

    萧宁突然觉得心神一晃,眼前的酒楼似乎消失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