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 章 鸡兔同笼
此话一出、秦国大臣纷纷交头接耳,阿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他心想:这燕国使臣未免太过狂妄自大。
他是秦国君王、怎可退、于是爽快地答应了燕国使臣的条件,表示愿意接受挑战。
韩国使臣见状,得意洋洋地说出了题目:“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秦王坐在朝堂之上,眉头紧锁,目光犀利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韩国提出的是一个刁钻的问题,期待着没有人能够给出满意的答案,然而,朝堂上确实是一片寂静。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困惑,他们绞尽脑汁,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有的人低头沉思,有的人偷偷张望他人,希望能得到启示,然而,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开口。
秦王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不满。他用力拍了拍扶手,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难道我大秦竟无一人能回答此题?”
群臣们噤若寒蝉,愈发显得惶恐不安。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种沉重的氛围中,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秦王的目光在群臣中扫视,最后定格在了李斯身上。他微微抬起下巴,语气威严地问道:“李斯,此难题众人皆无法解,朕问你,可知道解法?”
李斯听到秦王点到自己,心中一紧。他向前一步,恭敬地低下头,沉思片刻。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周围的气氛愈发凝重。
良久,李斯抬起头来,目光中带着一丝惭愧,声音沉稳但略带无奈地说道:“陛下,臣思考良久,实乃愚钝,对此题亦无解法。”
说完,李斯再次躬身行礼,退回原位。整个宫殿陷入一片寂静,秦王的脸色愈发阴沉。
燕国使臣昂首挺胸地站在殿中央,脸上挂着一抹得意而傲慢的笑容。他目光扫过秦国的一众大臣,声音洪亮且带着几分嘲讽说道:“诸位秦国的大人,贵国人才济济,却无人能解我这小小一题,都说秦国人才济济,看来传言也未必可信啊!”
秦国大臣们个个面色阴沉,却又无言以对。使臣见状,更加放肆,提高了声调继续说道:“我燕国虽小,但也重诺守信。此次前来,是希望秦国能遵守当初的约定,不要对燕国动兵,否则天下人都将耻笑秦国的背信弃义!”
说罢,燕国使臣双手抱胸,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仿佛笃定秦国在无法解题的情况下,不敢贸然违背约定攻打燕国。而此时的秦宫,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秦王坐在那高高在上的王座之上,脸色阴沉如水。他的目光如炬,带着急切与期待,缓缓地扫过殿下的一众大臣。
秦王的眼神犀利而急切,在每一位大臣的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要从他们的神情中捕捉到一丝自信与答案的迹象。他的目光中饱含着威严,又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谁能站出来,解此难题,为我大秦挽回颜面?”
大臣们感受到秦王那灼灼的目光,有的不自觉地低下头,避开与秦王对视,生怕被点中;有的则微微抬头,眼神中流露出紧张与不安,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还有的虽强装镇定,但那闪烁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们内心的忐忑。
整个宫殿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只有秦王那探寻的目光依旧在大臣们之间穿梭,希望能在这其中找到那个能解此题的人。
就在此时叶晓出声道“陛下,此题我能解”叶晓说着起身微微行了一个礼、虽然不标准,这也是她入乡随俗学来的。
这不就是最简单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还能难倒他一个现代人?拿这种问题来和国家大事挂钩、实属有些草率了。
听到叶晓的话,殿内上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质疑声四起。
“一个女子竟然口出狂言,她真的能解此难题?”有大臣道。
“哼,我看她是在信口胡诌,妄图引起陛下的注意。”有大臣家的夫人小姐说道。
而秦王则欣喜的看着着叶晓,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期待。他得晓晓可是现代人,而且一直就很聪明。
秦王对叶晓点头示意。
叶晓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鸡有二十三只,兔有十二只。”
燕国使臣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叶晓。
“怎么可能……你是如何得出这结论的?”
叶晓微笑着答道:“这不过是很简单的数学问题。只要运用一些基本的算术技巧,就能轻松解答。”
她接着解释道假设 35 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应为 35x2=70 只,而实际有 94 只脚,多出来的 94-70=24 只脚是因为把兔当成鸡,每只兔少算了 4-2=2 只脚,所以兔的数量为 24÷2=12 只,鸡的数量则为 35-12=23 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秦王听后,龙颜大悦。“此乃大功一件,寡人必重重有赏。”
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知是谁家小姐,这次立了大功。王上必定龙颜大悦,青睐有加,这后宫看来又要添一位佳人了。
有些想要嫁给王上却不得王上看一眼的女子则是恨恨的瞪着叶晓,咬碎了一口银牙,他们还没见过有谁能让王上另眼相待。
这叫他们如何不恨。
其中便有左相王大人之女。
她的目光犹如两把尖锐的匕首,直直地刺向对方,那眼中燃烧着的仇恨仿佛要将人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