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章 大凌河之战
辽东大凌河堡外,建奴已经集结了35万大军,如一片黑压压的乌云般阵列在了城外。他们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兵器闪烁着寒光,士气高昂。皇太极骑在一匹高大威猛的白色战马上,他的目光锐利而冷酷地看向了城墙上的洪承畴。
当洪承畴得知建奴集结大军的时候,他便匆忙地赶到了大凌河堡。他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建奴军队,一脸的冷然。他知道这场战斗将异常激烈,但他也坚信自己能够带领城中的士兵守住这座城池。
与此同时,郑芝龙率领着祖大寿和五十艘大明水师的福船分两路已经抵达了小凌河和大凌河的入海口附近。他们静静地停泊在那里,等待着来自大凌河堡的消息。郑芝龙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他要确保随时准备支援大凌河堡的部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升起,天空变得明亮起来。辰时三刻,皇太极终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汉军旗的士兵们发出一阵喊杀声,向大凌河堡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他们手持盾牌和刀剑,迅速冲向城墙。
城墙上的明军在洪承畴的指挥下严阵以待,他们拉满弓弦,瞄准城下的敌人。当建奴接近城墙时,明军纷纷射箭,箭雨如蝗虫般倾泻而下。一时间,城下哀嚎声此起彼伏,建奴的士兵们纷纷倒下。
然而,建奴并没有退缩,他们继续向前冲锋,试图爬上城墙。但明军的防守非常坚决,他们用石头、热油等武器阻止建奴的攀爬。经过一番激战,建奴最终留下了几百具尸体后撤退了下去。
见明军的守城还是老样子,这让皇太极的心也松了一点,心想:看来明朝的将领并没有改变战术的想法,这次进攻或许能够顺利一些。想到这里,他便让人传话给洪承畴,表示愿意与他谈判。
不久后,一个汉人军士策马跑到城前,传达了皇太极的旨意。他大声喊道:“城上的明军听着,我家大汗说了,只要你们放弃抵抗,投降我大金,大汗承诺降者不杀。否则城破之时……………!”
正当这名军士准备继续喊话时,突然从城墙上飞来一支羽箭,准确地射中了他的喉咙。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身体从马上坠落下来。
原来,城上的洪承畴早已注意到了这名汉人军士,他拿起弓箭,瞄准对方一箭射去。他的射箭技术十分高超,一箭命中目标。
洪承畴放下手中的弓,脸上露出一丝淡然的笑容。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酷,仿佛在向敌人宣告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城上的士兵们看到主帅如此英勇,纷纷欢呼起来。他们高呼:“将军威武!!!” 这一刻,整个城墙都被欢呼声所淹没,士气大振。
洪承畴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的敌军,赵率教高声说道:“想要我等投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当今陛下厚待我等武人,若我等再行那贪生之事,岂不辜负陛下对我等之厚望?将士们为报答陛下之圣恩,我等誓死守城,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大明军士们高声呼喊。士气一时间达到顶点。
另一边,皇太极看到传信的军士被射杀,心中懊恼不已。他本来是想通过招降来削弱守军的士气,没想到却弄巧成拙。愤怒之余,他立刻下令全面进攻。黑压压的汉军旗士兵们手持盾牌和刀剑,扛着云梯、推着攻城车迅速地向城墙逼近。
“开炮!”洪承畴眼看着建奴士兵进入了火炮的射程范围,大声呼喊。
轰,轰,轰,轰!一连串的火炮轰鸣声响起,十几颗实心炮弹如犁庭扫穴般在城下的攻城士兵中犁出了一条长长的血道。血道中的建奴士兵有的失去了胳膊或腿,甚至有的脑袋都不见了。经过三轮炮击后,城下的建奴已经接近城墙,他们发疯似地朝着城墙冲刺。
“放箭!”洪承畴面色凝重地喊道。随着他一声令下,城墙上的明军迅速做出反应,弓箭手拉满弓弦,朝着城下的建奴射出密集的箭矢。
第一轮箭雨过后,城下的建奴也不甘示弱,他们立刻展开还击。一轮箭雨的抛射对城上的明军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十几个明军军士不幸中箭倒地。然而,更多的明军将士迅速补上缺口,继续与建奴对抗。
紧接着,明军又发起了第二轮箭雨攻击。此时,城下的建奴已经将云梯搭上了城墙,准备攀爬攻城。城下再次袭来一波箭雨,给明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关键时刻,洪承畴果断地下令:“盾牌挡住,震天雷,放!”瞬间,众多明军士兵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抵挡住了建奴的箭雨。与此同时,上百枚震天雷被点燃并在盾牌的掩护下投向城下。
轰轰轰轰轰!一时间,城下响起了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声,尘土飞扬,石块四溅。建奴的军士们被震天雷炸得肢体横飞,惨不忍睹。接着,明军又投出了第二轮震天雷,同样引发了巨大的爆炸和混乱。
经过这两轮震天雷的洗礼,城下的建奴死伤惨重,尸横遍野。其他建奴军士目睹如此惨烈的景象,心生恐惧,纷纷如潮水般向后撤退,无论建奴将领如何呼喊、激励,都无法阻止他们的退却。
皇太极见到这种情况之后,立刻就下达了指令,要求军队重新整理阵型,并做好下一轮进攻的准备工作。这一次,皇太极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让建奴镶蓝旗的一部分士兵以及一百名白甲兵参与到攻城行动中来。经过半个时辰的休整,皇太极再次发起了攻击。这次的攻城策略有所不同,白甲兵被安排作为先锋队,他们手持盾牌和大刀,勇猛地冲向城墙。而镶蓝旗的士兵则紧紧跟随在白甲兵后面,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最后面的是汉军旗的军士们,他们负责提供后续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