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归秦之际
事实上,周昊最初的想法非常简单明了——率领大家直捣黄龙,直奔赵国,确保赵政能够安然无恙地回到秦国。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直截了当、一帆风顺的行程。
但是,当周昊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一些细节开始在他脑海中浮现。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在秦国,赵政在咸阳城内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敌人。而且据说在灭赵以后赵政将曾经与自己为敌的人全部坑杀。因此,周昊猜测赵政的危机可能不仅在秦国,就连赵国也有。
这些潜在的对手可能会给赵政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危险。而且既然是暗卫,就是要出其不意,李坚众人身材魁梧,一眼就知道是习武之人,一行五人不管到哪都是比较耀眼的存在,更容易被发现。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周昊还是改变了原有的计划。
最终决定采取分兵两路策略,派遣一小队提前潜入赵国,在暗处默默守护着赵政;而另外的则留在边境地区,随时准备接应并提供支援。
这样一来,无论前方遇到何种情况,周昊都能有条不紊地应对。
他相信,只有通过这种周密的安排,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赵政的安全,让他顺利回归秦国。
当然,周昊还是对于这段在《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的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他认为嬴政归秦的道路不会平坦无阻,但同时也想弄清楚到底有多少股势力企图对嬴政下手。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嬴政吃下一颗&34;定心丸&34;,让他明白自己真正的敌对势力是谁,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嬴政递交一份&34;投名状&34;……
在安排好旅途劳顿的商笏暂且休息之后,周昊决定这次派遣李坚和赵吏二人深入赵国,并在李坚赵吏临行前悄悄说了几句话,递给他们某样东西。
至于为什么不给秦破军这个壮汉戏路,那是因为此时在赵政的身边已经有一名能跟秦破军相媲美的鲍邑在了,秦破军嘛,留在自己的身边,自己一来可以管住他,二来嘛,身边跟着这么魁梧的一名壮汉,也算倍有面子不是?
就在周昊打着自己美美的算盘时,李坚与赵吏此时正马不停蹄地赶向赵国邯郸。
……
在经过半日之多的长途跋涉后,此时李坚与赵吏终于进入到邯郸城,在通过暗中打探后成功地来到赵政为质的住址周围并于鲍邑成功会和。
“大人,此乃其事的经过,赵政之侧,亦有杀手暗卫暗中护之,杀手气息隐秘,防不胜防,吾未肯定只此一人。”
听着鲍邑说的这些事的李坚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赵政身边如果是赢异人与吕不韦的人在暗中保护的话,那么此番旅途想必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
但推测终归是推测,万一不是呢?
而且这个信息应该如何向周昊告知,让他尽早再做打算?
“此事颇大,汝等于此守之,吾归而与昊告以此处所发之事也。”(这事不小,你们在这守着,我还是再回一趟跟周昊说一下这边发生的事)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后来的飞鸽传书,能做的最笨的方法就是只能通过人力来传达信息。
“大人,晚矣,今日上午时刻,赵国已遣臣工与数名卫士至赵政住处,此刻正在赵政的住所内,至今还未出,或将归秦。”(大人,来不及了,今天上午就在你们赶来的时候,赵国已经有官员跟几个卫士到了赵政这里,现在还在里面没有出来,有可能是很快就要归秦了)
本想着再跑一趟的李坚,听到鲍邑这么一说,此时进退两难。赵政身旁有暗中护卫尚且不知背后的势力,这边的消息传不到周昊那里,怕中途会出现料想之外的事情发生。
“大人,吾往矣。”(大人,我去)
看着这么纠结的李坚,赵吏站了出来,因为目前他们三人之中,属他的武力最弱,如果此处有李坚与鲍邑这两位高手守着,想必不会发生什么事。
“今日吾与邑皆可往返向昊告知此事,唯独吏不可。”(今天我跟鲍邑都可以往返跟周昊告知这边发生的事,但是你赵吏绝对不行)
“为何不可?”
李坚这么直接地拒绝他地提议,赵吏十分疑惑。
“汝忘邑方才所言乎?于赵政之畔有似杀手护卫,现今未确认人数。此刻于我三人中,虽汝武艺不甚高强,然论隐匿刺杀之方式,亦唯汝方能应那暗卫料想之外行动。”(你忘了刚刚鲍邑说的话了?在赵政身旁有杀手隐匿护卫,现在根本不确定有多少人。这个时候咱们三个之中,虽然赵吏你的武艺不算高强,但那名杀手身份也不明,但是如果讨论到如何应对杀手,也只有你才能应对了)
“可”
还没等赵吏说完,一辆华丽的马车就从赵政的住所内缓缓而出,马车的前后两端总计有八人的胡服高手护在其左右。
看着赵政归秦的车辆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鲍邑此刻显得有些着急,对李坚道:
“大人,马车出了,车内之人应乃公子命我等护之赵政,吾等今当何为啊?”
“邑,细察之,那名暗卫是否在护卫之列?若否,亦当察其周遭,吾等跟行一步而观一步。”(鲍邑,你要认真观察那名杀手有没有混在队伍里面,若没有一定要仔细观察周围,此时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望着出行在街道上的马车,李坚知道此时再一来一回报信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先前鲍邑与他所讲赵国公子对赵政的“警告”,已经让他知道此番路途应该不会一帆风顺。
可是再听到后来赵政身边出现暗卫,而且还不确定有多少人时,已经让他无法分心顾及其他,毕竟现在在他周围包括他也就三人,三人应对这种未知局面,说实话已经有点困难了,不能再少人了。
“然大人,若不赶往告公子,公子如何准备接应?”
“邑,勿急,于汝等往赵国后,昊连夜制一物。当吾与大人赴赵国时,昊以此物予大人,并语吾等,曰:“若有殊况,待吾等以此物与公子传达亦尚可及,然稍仓促耳便是。”赵吏道。
(鲍邑别急,在你们出发去赵国的时候,周昊日以继夜的制作一个东西。在我跟大人来接应你时将这个东西交给了大人,并跟我们说了:如果发生特殊情况,用这个东西跟他们那传达就行了,只是他那会仓促了些而已。)
听完这些话后,鲍邑的目光转向了李坚。
此时此刻,他看到李坚的面庞上浮现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这笑容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因为李坚心中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和对策,所以才会如此镇定自若地微笑着;还是说,这笑容仅仅只是出于对周昊未雨绸缪的钦佩和赞赏之情呢?
或许只有李坚自己才真正知晓其中的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