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雨飘摇
崇祯十五年,寒冬的冷风如咆哮的恶兽,无情地肆虐着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街头巷尾,冰冷彻骨,仿佛连空气都被冻僵。
在紫禁城那幽深的宫殿内,崇祯皇帝朱由检身着厚重的龙袍,却依旧无法抵御从心底不断涌起的寒意。他面容憔悴,双眼布满血丝,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宛如一座沉重且压抑的山峰,几乎要将他的脊梁压垮。
“陛下,陕西急报,李自成的大军又攻克了数座城池,如今兵锋直指西安。”太监那尖细而颤抖的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宫殿中响起,让这气氛更增添了几分阴森恐怖。
崇祯皇帝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紧握拳,愤怒与无奈如火焰般在他的脸上交织燃烧:“朕的大军呢?为何连连败退!”
此时的朝堂,大臣们噤若寒蝉。首辅大臣看似恭顺低头,实则心思早已飞到自家的财富积累上,盘算着如何在这乱世中保住家族的荣华富贵;兵部尚书额头上冷汗如注,结结巴巴地回道:“陛下,贼军势大,我军粮饷不足,将士们……再者,军中各级将官贪污腐败成风,克扣军饷、虚报兵员之事屡见不鲜,真正用于作战的资源被层层盘剥,所剩无几啊。”
“够了!”崇祯皇帝怒喝道,“朕要的是解决之策,不是这些令人绝望的借口!”
京城的大街上,寒风呼啸,如泣如诉。百姓们在寒风中艰难前行,神色匆匆,眼中满是绝望与恐惧。街边的乞丐蜷缩在角落里,冻得瑟瑟发抖,身上单薄的破布根本无法抵御这刺骨的寒冷。一家粮铺前,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中不时传来争吵和哭泣声,只为能买到一点糊口的粮食。然而,无良的官员与奸商相互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得粮价高得离谱,百姓们辛苦积攒的一点钱财在这高昂的粮价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城外的村庄,一片荒芜。农田里杂草丛生,因为长期的战乱和苛捐杂税,农民们早已无力耕种。曾经热闹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只有几个破旧的摊位在寒风中颤抖。一间破旧的农舍内,一位老妇人搂着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锅里煮着的野菜汤,是他们一天唯一的食物。
大道上,挤满了拖家带口、神色仓惶的百姓。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目光呆滞而迷茫,脚步匆匆却又不知该迈向何方。有的老人拄着拐杖,艰难地跟随着人群;有的妇女怀抱着婴儿,满脸泪痕。孩子们在疲惫和恐惧中啼哭,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惨。
“这日子没法过了!”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愤怒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朝廷不管我们的死活,这天下要变了!”
旁边的人赶紧捂住他的嘴,惊恐地四处张望:“莫要乱说,小心掉脑袋!”
在辽东,宁远城外。后金的八旗军如恶狼般虎视眈眈,他们的营帐连绵不绝,军旗在寒风中烈烈作响。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后金的铁骑如旋风般冲向宁远城,马蹄踏地,扬起漫天尘土。城墙上,明军的火炮轰鸣,炮弹在敌军中炸开,血肉横飞。但后金的军队毫不退缩,他们的弓箭如雨点般射向城墙,不少明军士兵中箭倒下。
守将吴三桂眉头紧锁,望着远处黑压压的敌军,心中充满了忧虑。
“将军,城中粮草仅能维持半月,援兵迟迟未到,这可如何是好?”副将焦急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吴三桂紧咬双唇,目光坚定:“再派人去京城催粮催援兵,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决不能让后金踏入城中一步!”
然而,京城的朝堂上,对于宁远城的困境,大臣们却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全力支援辽东,以抵御后金,但其真实目的不过是想借此机会从朝廷的军费拨款中大肆捞取好处;有人则认为应当集中兵力剿灭内地的农民军,只因他们在农民军占领区的田产房产已被侵占,一心只想着夺回自己的私利。
崇祯皇帝孤立无援地坐在龙椅上,望着这一群各怀鬼胎的大臣,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他深知,大明的江山已经风雨飘摇,内有农民军的熊熊烈火,外有后金的虎视眈眈,而朝廷内部的腐败就像一个无法治愈的毒瘤,不断侵蚀着国家的根基。财政的空虚让每一次决策都变得艰难无比,每一次努力都像是在黑暗中徒劳的挣扎。
后宫之中,皇后周氏忧心忡忡地看着崇祯皇帝,眼中满是关切与忧虑:“陛下,要保重龙体啊,大明的江山还需陛下支撑。”
崇祯皇帝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自责:“朕辜负了祖宗的基业,若不能力挽狂澜,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与此同时,在李自成的营帐中,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众人坚定的面庞。
“兄弟们,如今明朝已是强弩之末,那些贪官污吏只知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们苦不堪言。我们要一鼓作气,推翻这腐朽的王朝,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天下!”李自成目光坚定,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将领们齐声高呼:“愿随闯王,共创大业!”
大明的命运,在这风雨飘摇中,如同漂泊在狂风巨浪中的孤舟,陷入了一片迷茫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