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散记·故居与博物馆
宜春生活散记·故居与博物馆
易中生
这4月24-25日去韶山游览和到长沙游玩,也说不清楚是第几次了。
现在应该是旅游淡季,可在韶山和去韶山的路上并不显得淡,一眼扫过去,多半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主要是在这个时候也只有这些人才走得开,再就是他们那份诚挚的心驱使着他们到韶山来表达他们的灵魂感受。在铜像广场,尽管一直下着小雨,人群络绎不绝不用说,而一队一队戴着八角帽,穿着灰色红军服装而口音各异的虔诚者在主席铜像前肃立,鞠躬,缓缓绕行,用一丝不苟来形容一点都不过。起码连我在内,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情绪一定是被心驱使,绝不能认为有人胁迫。
旧居现还在维修,不能靠近,听说第二天就会正式重新开放,这对我来说,关系不大,毕竟早前靠近过,进去过,现在只能站在水塘的另一边,来远望这韶山冲的大致。我不懂风水,这样的小山村在湖南江西这样的大片丘陵地带,几乎可以说遍地都是,而只有主席这样的人走出了山沟。偶尔听到导游的几句话,倒可以看作是一种解释:毛主席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他小学六年转了七次学。如果不是调侃,这还真不一样。这说明主席从小就没有走常人的路,总有超出常人,别人难以容忍的言行,这与他十三岁就走出乡间,由小溪到大江再到湖泊进而到海洋的伟大人生是一致的。
我们这样年岁的人,可以对主席的作为有感慨,但更多是默许,因为我们毕竟是过来人。而就在我们的身后,有一长排相框。更有身边二十岁上下的年青人,总在与导游互动,说他们是猎奇我觉得是不尊重他们,说他们是探求印证,我认为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暖心的。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他们才是未来。
因天下雨,昨天在长沙,本准备到室外游玩几个地方,但有人建议到hun省博物馆看看,也合适。我们一般有时间都会到各地博物馆看看,不要说省级的,就是市县级的也会去转转。而湖南有点不一样,不要说古代,就是在近现代,说是湖南人操控了中国好像也不为过。到博物馆后,才看到介绍有几十年前发掘的马王堆汉墓展出,我们进去后,看到有一个楼层都是这些考古发现的展览,出土文物以千计,我们只能大略浏览,至于它的宏大,走到最顶楼,这里有一个墓穴的仿制框架,一直垂到一楼,甚是庞大深邃,人死后有这样的厚葬大葬,在古人来说,也是极尽富华了,是为了显示还是为了享用,古人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但现在的人们看它,除下猎奇,估计很难有其他。
毛主席几乎没有为我们留下他几项实物性的东西,但不说别的,他的出生地本来是一个小山村,而现在成了一个县级市,尽管在故居前,他家的那些田地还在耕种,我们这次去,看到油菜马上要收割了,部分田地已经耕翻,放进了水,准备插水稻,但全市的主产业是旅游,这应该说是主席给故乡的遗产吧,我想只要我们的人民还在,这份遗产可以代代继承下去,不必要发掘,不必要保存。
20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