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出窍!天道前来相助!
天临大陆中州,十万大山深处,帝落会大殿内。
“什么?!派去西域陈国的十名元婴,竟然全部陨落?!”
“那可是十名元婴后期修士!又不是炮灰,怎会如此,会不会是长生灯显示出错了?”
“回禀长老,属下敢用项上人头担保,长生灯自制作到如今,从未出错!”
十名紫色面具的长老面面相觑,实在是这个消息,太过震撼。
“十名元婴后期,几乎可以横推任何一个凡人帝国,你现在告诉我,全部陨落了?”
“大哥,难道这小小的陈国,存在出窍期强者不成?”
“区区弹丸之地,资源匮乏,怎么可能会有出窍期强者存在?”
“依我看,咱们几个要不亲自前往查看一番,我感觉这次陈国一事,不像是表面那般简单,说不定这其中,还隐藏着什么。”
“若是咱们十个一同前去,那么中州的局面如何维持?依我之见,咱们抽出几位前往即可!”
端坐在正中间的那位紫面老者,明显在这十人当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发表意见,下达命令。
“可以,那就老七、老八,老九前去。”
“老七老八,你们二人,可都是出窍三重天的高手,这次带着老九,务必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记住,如果发现不可力敌,立即撤退!出窍期高手,咱们可损失不起!”
“大哥放心,我等保证夺回陈国帝印,覆灭这个该死的国家!”
话音落下,三名气势磅礴的长老一同起身,朝着山门飞射而出……
西域,陈国都城玄都。
在布置完成九转青龙大阵后,陈牧返回寝宫内,取出先前获得的蕴婴丹。
紧接着挥手间就利用上品灵石,布置出一个地级聚灵阵。
嗡!
整个寝宫内的灵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漫其间。
陈牧将一枚蕴婴丹放入口中,丹药瞬间化为一道浓郁的灵气,顺着他的喉咙进入体内。
这道灵气极其精纯,陈牧立刻双手掐诀,引导着这股灵气汇聚到自己的丹田之中。
天级炼气功法真龙之息也开始急速运转起来,与那道灵气相互交融。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牧的丹田内弥漫起了一层淡淡的雾气,这些雾气正是由灵气所化。
而此刻,陈牧正全神贯注地控制着这些灵气,让它们以惊人的速度,朝自己那尊与本体几乎一模一样的,天道元婴汇聚而去。
轰!
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从元婴身上散发出来。
陈牧的修为成功突破到元婴八重境界!
然而,陈牧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他毫不犹豫地再次拿起一枚蕴婴丹,吞入腹中。
片刻之后,又传来一阵强烈的能量波动,陈牧的气息竟然已经攀升至元婴期巅峰状态!
此时那尊天道元婴,浑圆饱满,紫金色的灵气不断朝着陈牧丹田滋养溢出。
思索片刻后,陈牧取出一枚先前获得的五级出窍丹,一口服下。
仅仅只是一瞬间,一股远超蕴婴丹的庞大灵气,宛若洪水般,疯狂汇入陈牧丹田。
而陈牧那道天道元婴此刻也在不断与陈牧的丹田融合。
嗡!
一阵奇异的波动后,天品帝印悄然浮现在陈牧丹田当中。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书在丹田内不断闪烁,熠熠生辉。
一道完全透明的“陈牧”身影,从陈牧本体探出。
而这,正是陈牧的元神!
出窍境,顾名思义就是元神出窍。
一般修士刚到达出窍境界时,元神是无法完全脱离本体的。
而陈牧则是感觉,似乎此刻他这道元神,想去哪就可以去哪!
还不止于此,陈牧甚至感觉到达出窍后,整片天临大陆的天道,似乎感受到他的存在,正不断颤抖!
与此同时,众多隐世修炼的老怪物,在此刻纷纷睁开紧闭双眸,骇然感受着这片天地此刻的波动。
“奇怪,究竟是哪位道友,竟然让天道都产生畏惧!”
“天道竟然有一天,也会颤抖?”
……
西域,玄都上空,一道比先前陈牧渡过九霄神雷劫时,还要强上一大截的天道分身悄然降临。
虽然天道分身众多,不过天道的意志,仅仅只有一个。
所以,这次陈牧晋升出窍境界,天临大陆的天道,压根就没想着降下天劫!
玄都陈牧寝宫上方,只见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无数七彩祥云汇聚。
灵气之雨倾泻而下,笼罩整个玄都。
而陈牧的元神,则在此刻刚好冲出寝宫。
“元神出窍,陛下突破出窍期了!不愧是咱们陛下,此等修行速度,这,这未免也太过惊人了吧?!”
“嘶!陛下这刚凝聚而成的元神,竟然是传说中最高品质的淡金色!”
“不止于此,陛下这元神凝结程度,简直堪出窍中期修士!”
“陛下突破出窍境界,天道非但没有降下天劫,反而天降祥瑞!”
“这,这跟陛下相比,简直就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想到你我突破出窍期,可是头发都被天劫劈没了……”
紧接着所有人瞪大双眼,难以置信看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幕。
只见天空之上,祥云降下数缕金色的光辉,而陈牧的元神,则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凝实。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所有人都感觉不切实际。
“我没看错吧?老霍?天道帮陛下凝实元神?!这说出去谁信?陛下真不是天道的私生子吗?!”
“呼……你没看错,老白,陛下当真是史上第一天!今天的这一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与此同时,流寇之地。
如今的流寇之地,早就是陈牧的地盘。
各个城池,都在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望城的煤矿,逐渐打开市场;春城的瓜果蔬菜,也已然种下,百姓则是期待来年春会有个好收成。
至于水城,则是正在不断修筑着一条贯穿整个流寇之地的水路。
此时,张国边境,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正朝着玉门关的方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