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求学路上遇贵人
1997年10月1日,国庆日,洪仔这一天舍家弃业,启程北上,踏上了求学之路。正是这次改命的远行,这才有缘遇见华系资本七侠之一,中国资本市场早期的私募大咖王大军。
洪仔自幼向往北京,这年他32岁,炒股失败,他决心要进京拜师,寻找资本市场的真相。
离开漳州的前一天晚上,他约了最好的发小,到皇宫夜总会唱歌。“晚上还叫了谁?”发小进了包厢,问洪仔。发小并不知情,以为是寻常的小聚。
“就咱俩,”洪仔对发小说:“我没叫其它人,简单喝点。”洪仔心中五味杂陈,却又不想说出来,他转移话题,对正在摆台的经理说:“安排两个小妹。”
4年前,漳州第一家证券营业部开业。洪仔像着了魔似的,闷头进了股市。他动用了生意上的资金,想大赚一笔。结果钱没赚到,生意废了,人也没有了正形。
在北上的两个月前,他对老婆说:“生意资金周转不过来,我们把房子卖了,不然生意做不下去的。”老婆知道这是个借口,卖房子肯定是去填股市亏空。但她不想说穿,对洪仔说“你拿主意就行。”
“好!那我们就搬回浦头的老房子住。”洪仔心里愧疚,但还是狠了心,那时闺女才5岁,也不懂发生了什么事,就这样,在水仙花园的两居室,被洪仔的一个朋友用10万元买走了。
当时,家里人都被蒙在鼓里,不知道洪仔要离家而去。
和发小的单方告别,在当晚的10点多就结束了。洪仔担心自己喝上头,忍不住说出实情,就说明天一大早有事,不能喝太晚,借口散了。
洪仔和家人开了一个国际玩笑。他不声不响,不告而别。他背着全家人,独自踏上了一个未知的旅程。
他下了此生的一个重注,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用尽全力要扳回一城,扭转乾坤。他知道说出来不可能成行,选择了“生米煮成熟饭”。
洪仔背上十几万现金,辗转来到了中关村。住在海淀招待所的一个地下室。安顿下来后,给家里写了一封平安信。就开始找学校。
也不知道是什么鬼运气。过了没几天,洪仔居然从招待所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中美工商学院的招生广告。他喜不自禁,隔天一大早到了酒仙桥三峡大厦,推开了cubu的大门。
“你好!我看到了你们mba的招生广告,请问找谁报名?”洪仔看到了一位小美女,略带紧张地问了一声。
“你好!”小美女回答说:“我就是招生专员,叫我小李,请坐下来谈。”
洪仔落座后,小李上了杯水,问洪仔“报名资料带来了吗?”“资料?我没有准备资料啊,”洪仔有点尴尬,硬着头皮说:“我是专程从福建漳州,来北京找学校读书的。”
小李看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耐心地说:“我们招收mba学员,要求至少是大专毕业,才可以报名,”她接着对洪仔说:“而且我们的学费很贵。”
这个时候,洪仔的果敢,秒杀了尴尬的尬。
“我没有大专文凭,但是我很想上这个课,我是专程来的,我有钱,钱不是问题,”洪仔开始游说,说了一通他要如何成为资本大鳄的抱负,虽然鬼话连篇,但眼前这位小美女似乎听入迷了,她松了口说:“这样子,我向院长申请看看,您留下联系电话,先回去,等我消息。”
洪仔看到了希望,赶紧补了一刀。他眼神坚定地对小美女说:“小李,你就这么跟院长说,钱我照交,只要让我上课,我不需要文凭。”
不知道是钱管用,还是他的热情感天动地,洪仔如愿以偿,进了中美工商学院,成为了cubu最早一批学员,也成为了一位秘而不宣的“特招生”。
那时候,工商管理课程(mba)刚刚被引入中国。中美、中加、中欧三驾马车先行,现在看,早期攻读mba的学员,后来不少都成为了人中龙凤。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原来,一切缘分,都是有定数的,我们无法自己安排,无论相遇还是别离,这都是上天的意思!)
是不是定数,洪仔当时无解。但是,找到了学校,他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
“喂,我入学了。”洪仔终于可以给家人有个交代了,他拨通了电话,好消息告诉了老婆。
洪仔一边读mba,一边参加各种股市沙龙、讲座、培训班,认识不少当时股坛的风云人物,包括赵笑云、夏世柏、张明星等著名股评家。
1998年秋,“喂,是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吗?”洪仔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生广告,是吴晓求教授开的班,授课老师中齐刷刷的京城名师,他二话不说,赶紧拨通了招生电话,第二天,就到人民大学交了学费,参加中国人民大学证券业培训中心“证券理论与方法”高级研修班。
“各位同学,大家好!”开学典礼上,吴晓求教授致辞:“我是吴老师,是这届研修班的班主任。”洪仔满怀激动心情,用敬仰的眼光,聆听着吴老师的教诲。
在随后的学习中,洪仔亲听了萧灼基、魏杰、刘纪鹏、贺强、林义相等著名经济学家和资本市场专家的专题讲座,还有证监会副主席、主席助理,处长等在职一线监管领导的授课,以及人大金融学院,证券研究所多位老师的课程。
这对洪仔在资本市场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也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度过金的。”洪仔的心理建设,直接开了挂,他有了吹牛的资本:“吴晓求教授是我的班主任。”从那以后,他见到再牛逼的学者、专家都不犯怵,自信心被拉满了。
“你好,我叫洪仔,你呢?”研修班没有固定座位,有一天,王大军刚巧坐到他旁边,洪仔主动打了个招呼,“我叫王大军,很高兴认识你。”缘分有时候说不清楚,王大军的出现,又是洪仔在资本市场的一个善缘。
在后来的交往中,洪仔才知道王大军是海归,早期的私募大咖。管理规模上亿。这在当时可了不得。
“我个人炒股失败,”洪仔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去年来到了北京,目前还在中美工商学院修mba,”王大军很欣赏洪仔的魄力,“你的想法是对的,认输了啥都没了,”王大军鼓励洪仔说:“钱可以输掉,这在资本市场很正常,但是,不能输的不明不白。”
“资本市场有规律可循,你来北京求学,来对了地方,这里是首都,是专家、学者最集中的地方,学习机会很多,这样可以完善你的知识结构,打开你的认知,”王大军继续鼓励洪仔:“而且这里可以认识到业界高手,建立你的人脉”。
资本市场的成功,要有头脑、有人脉、有信息、有资源,缺一不可,要走入圈内,圈外都是瞎折腾。
一语惊醒梦中人!
从此,洪仔和王大军的友谊起航,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