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反常态的藏区
端智嘉一行人,在军旗的引导下,一直从中午走到傍晚,黑压压的牦牛,本来数量就多,如今它们背上驮着一大堆物资,就显得数量更为庞大。
他们来到一片地势平坦的地方,于是,前方又吹来号角,众人听到声音,纷纷卸下牦牛背上的物资,安营扎寨。
人们以地区分队,各自就起餐来,端智嘉一看晚饭,发现就是自己经常吃的糌粑。而且吃法也与现在的人相似。
众人在就餐的时候,发现有一伙全副盔甲的骑兵来到这边,可能是先锋部队,此时又吹来号角,只是节奏和之前两种都不相似 ,端智嘉猜测那是像如今旗语的一种传达信号的方式。
果然,听到这个号角,众人马上吃完剩下的糌粑,开始为大部队准备伙食,既有糌粑,也有一些端智嘉没有见识过的。只不过其他的不像糌粑制作简便,比较耗时耗力。
不知过了多久,陆陆续续有骑兵和步兵,还有牦牛兵来到黑帐篷云集的这里。
端智嘉作为负责后勤的,没能见到里面的带兵将军。也就是人们口头所说的伦布,按按藏语直接翻译,应该叫大臣。不过人数规模非常庞大。
这一天走下来,端智嘉发现这边的牧区生活方式虽然和现在相似,但是气候却比现在好太多了,一路上,草原和峡谷上长着很多现在在低海拔地区才能见到的植物。
人口也比现在密集,即使部落抽调人员去打仗了,但是路过的村落和牧区还是有很多人。至少直观上,比现在的人员密集度还高。这些现象,让端智嘉不禁好奇。
“巴勇,你知道我们军队有多少人吗?”
“我也不知道,不过,大致可以猜测出来”说完这句话,巴勇思索了一会儿,又说道。
“我们这个部落联盟是玛卿山附近的几个部落组成的,主要有尼达部落、玉舟部落、阿柴部落等,单单我们部落此次参军打仗的就有近五千人,整个联盟算在一起应该有近三万人的军队吧!“
听到这个数字,端智嘉大吃了一惊,藏区刚刚解放的时候,人口也就2753万,现在几个部落联盟的军队就有这么多。
不过,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却是”玛卿山“,作为藏族名山之一的阿尼玛卿山,知名度还是很大的。自己明明在距离青海省西宁市较近的日月山附近,怎么来到了如今青海省果洛州境内的阿尼玛卿山附近呢?
这个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穿越了,或者确切一点来说, 应该是做梦,可是这梦做的却又如此的真实。
端智嘉对自己身处的环境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是,他对目前这个世界的整体了解还是知之甚少。
”我知道了,谢谢巴勇“端智嘉说完这句话没多久,之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他是直接朝着尼达部落军队较为集中的帐篷来的,看见没有穿铠甲且负责后勤的那些人之后,说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是战场负伤担任后勤的,有些人是迟到或者其他非身体原因负责后勤的,现在我点名,喊道名字的在那边排好队。“他指着摆着很多盔甲和武器的空旷地说完这些,就开始点起了名。
之前端智嘉还觉得巴勇这个名字有点少见,可是这次喊得好多名字,端智嘉发现和自己研究吐蕃历史当中接触到的人物名字相似。
这些名字让他觉得自己在吐蕃时代,但是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万事都要讲求证据,要有理有据才能下判断。
不出意外,端智嘉,巴勇二人也在名单当中,点完名,众人跟着那位中年男子来到堆满盔甲武器的地方。在那里值班的士兵,按照每个人的身高体型发放盔甲和武器。
过了一夜。早上草原上又响起了号角声,众人吃过早饭,穿好盔甲,全副武装地列好了队。其中大部分人因为是牧民,有骑马经验,分配到了军马。端智嘉也是其中之一,他的骑马技术是小时候在牧区生活的时候练成的。
于是,端智嘉和其他士兵们骑着马,满身盔甲覆盖,以行军速度继续往前走。
经过半天的行程,终于见到了另一伙骑兵,我们的先锋部队刚能看见他们,他们似乎也是看见了我们,也是调转马头,反方向跑去。
此时,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先锋骑兵部队那里传来铜号角的声音。众人立马紧张了起来,并且加快了行军速度。先锋部队中一股骑兵,盔甲是较为轻便的,他们更是加快速度,试图追杀刚才那伙儿敌军。
这里的地势高低起伏,先锋轻骑兵看到敌方哨兵越过山头,消失在视野便停止了继续追击。
虽说是高海拔地区。但天气比端智嘉生活的现代温和很多,经历了这两天的生活,端智嘉也对沿途一反常态的茂密草原和丰富植物的生长原因了解了一点,因为现代人的世界观里,青藏高原是寒冷的,不仅人烟稀少,草原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不可能像如今眼前展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