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章 清扫草原削弱公孙
在定下谋划后,我便马不停蹄地启程赶往右北平,准备与白马将军商议清扫草原事宜。
两日后,我终于抵达了右北平,并顺利进入了护乌桓校尉府。在那里,我见到了那位赫赫有名的汉末白马将军——公孙瓒。他身着一袭威武的战甲,英姿飒爽,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强烈的杀伐之气。他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洞穿一切,让人不禁心生敬畏;而他那骄傲的神态,则透露出一种睥睨天下、不可一世的气概,令人望而生畏。此时的公孙瓒就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傲然挺立,让人无法轻易攀登。
我收拾心中想法,抱拳道:“久仰白马将军大名,宇今日得见尊颜,可谓三生有幸”。
公孙瓒:“陈郡守来此何意?”
言语间的疏离可见一番,我压下心中不快,戚戚然叹道:“近来外族多有犯边,我渔阳也深受其害,奈何渔阳缺兵少卒,似有不堪重负。久闻白马将军威名,特此前来求援,想与将军携手扫掠草原,以报幽州百姓之仇,以章大汉赫赫威名,将军可有意乎?”
公孙瓒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迂腐的儒生和州牧大人对待草原人的态度完全不同啊!我早就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奈州牧大人心慈手软,还说我杀戮太重,对我多有约束。而我驻守右北平,很难养活士兵,我手下的白马义从虽然是精锐,但人数只有一万多人,还要守卫城池,所以怎么能扫荡草原呢?但是你来这里之后,我倒是有了一些想法,如果你们能给我提供粮草,我出兵也无妨!”
我心中暗自骂道:“妈的,你这个长得一脸正气的家伙,竟然想着借助我的粮草来养兵?真是异想天开啊!”但是表面上却笑着说:“渔阳这里生活艰苦,我自己都勉强维持生计呢,哪有余粮给将军您啊。不过嘛,如果将军愿意,可以从我的军队里挑两千名精锐骑兵跟随您出征塞外。我们一起去草原打劫那些游牧民族,肯定能得到足够的物资和粮食,这样一来,我们双方的军队就都不会饿肚子啦。”
于是我俩互相扯皮,最终达成协议,我为公孙瓒提供五万石粮草,他出兵一万与我军清扫草原。
商议好后我就返回渔阳,派人将情况告诉戏忠,并将我与郭嘉的计划告知他,此战有他带于禁和周泰出征,相机行事。
犷平县,戏忠在接到我的传信后就召集于禁、甘宁和周泰议事,并将谋划告知他们。
于是乎,时间来到了六月初,此时的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但这并不影响戏忠所带领的军队士气高昂。他亲自率领着大军出征,展现出了无比的决心和勇气。
戏忠作为一名出色的军师,早已制定好了详尽的作战计划。在他的精心谋划下,这场战役进展得异常顺利,仿佛一阵秋风扫过落叶一般,势如破竹。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戏忠巧妙地运用了“祸水东引”之计。他通过暗卫故意将公孙瓒的行军路线泄露出去,让这位白马将军自入草原就陷入了重重困境,被乌桓骑兵围追堵截。结果,公孙瓒遭遇了重大挫折,原本派出的一万士兵,最终只有区区四千余人得以归来,可谓是白马将军出道以来的第一次大败了…
然而,戏忠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在于击败敌人,更要善于利用机会壮大自己。因此,在这次战斗中,他成功地通过招安策略,不仅确保了麾下两千骑兵没有丝毫损伤,甚至还收服了五百名乌桓士卒。这样一来,我方军队的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整体战斗力也变得更加强大。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感到非常满意。通过这次战斗,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统兵作战时必须要有谋士跟随左右。如果没有他们的智慧和谋略,我们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遭受巨大损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谋士们的出谋划策,我们才能够制定出如此精妙的战略方案,并最终取得胜利。而这一次,如果没有谋士们的帮助,我恐怕又要面临一场损兵折将的胜利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道:“谋士之谋,可抵千军万马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地通过提供粮草的方式与公孙瓒联合出兵草原好几次。每一次出征都收获颇丰,不仅掠夺到大量的牛羊马匹,还俘虏了许多人口。然而,尽管公孙瓒的兵力在不停地补齐,但他已经失去了精锐部队。要想完全恢复实力,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就在这段忙碌的时期,暗卫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洛阳变天了!这个消息让我震惊不已,因为它意味着局势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我立刻召集了众人,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