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魏延重生,开局为黄巾小兵 > 第23章 黑山军来袭

第23章 黑山军来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光飞逝,提亲过后,转眼间便临近年底春节了。

    魏延特意抽空回了一趟南阳,一来是想看看自己离开后的这一两个月里,南阳的发展状况如何;二来也是为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当郭子仪把账本递给魏延,看着上面的数字,连魏延都吓了一跳,过去半年,居然赚了1500多万贯南阳钱。

    第一造水稻,由于当时大部分田地尚未承包出去,仅仅两千多万亩稻谷的产出,就带来了八九百万贯的收益。

    除此之外,南阳铁器行推出的新式农具、南阳米行、南阳酒楼以及各类养殖产业等项目同样贡献颇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飞天烈”酒,如果不是因为交换此酒必须用实物骏马作为筹码,不然赚的钱会更多。

    面对如此丰厚的盈利,魏延决定每个基层士兵分配20贯南阳钱,当下物价一头猪大概是500文左右,这意味着每个士兵相当于获得了四十头猪的奖励。

    而中高层军官,分的更多,像郭子仪、徐晃、周仓等都是2000贯。

    魏延一直想给官兵们搞股份分红制的,根据军功来获得相应股份,所持有的股份获得相应的分红。

    只是随后去了京城任职,短时间也没战事,这件事情就暂时搁置下来了。

    当士兵们听到年底可以拿到20贯南阳钱时候,整个军营的屋顶都要被沸腾的声浪冲破。

    这些钱发下来时候,魏延可以预见到,明年南阳的房屋营造将大增,经济将迎来更为爆发性增长。

    几天后,当皇帝刘宏听到魏延给南阳军普通士兵每人发20贯南阳钱,10万人就是200万贯,刚刚为赚了5万贯而兴高采烈的刘宏,瞬间感到自己前所未有的穷。

    魏延回到京都洛阳后,很快皇帝刘宏就来找他,商讨怎么赚钱的事。

    魏延苦口婆心的劝刘宏,给点耐心,等到一年后,他也会有上千万贯家财的。

    可刘宏怎么也听不进去,就是要立刻马上赚钱,赚大钱,还说为了赚钱,几个晚上都睡不着了。

    看着两眼布满血丝的刘宏,魏延知道刘宏说的是真的,如果不能搞出些立竿见影赚钱的项目,估计刘宏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迫不得已,魏延想了下,给刘宏找到了个短时间就可以赚钱的法子,那就是把皇家园林西园的一部分开放出来,供人参观,进去参观的按1贯每人次收取门票。

    也可以包场半天一天,比如,办理迎亲聚会,先到皇家园林转一圈,拜过天地高堂后,再回府上摆宴席。

    更可以邀请皇上本人出席致祝福词,送上礼物等。

    根据情况不同,收费档次也不同。

    比如,只是单纯包场,收费888贯;皇上出席致辞,收费6888贯;皇上出席致辞并送以定情玉佩,收费10888贯。

    听到这个方案,刘宏喜笑颜开,又担心会否收费太高,导致无人前来。

    魏延告诉刘宏,他是真龙,多少富人豪族为了获得真龙的祝福,愿意花这个钱的,只是以前没机会,现在皇上给他们机会了,他们感恩还来不及呢,钱不钱的不在乎的。

    魏延很想告诉刘宏,多少豪族富商积攒了一两百年的家财,花这点钱就是洒洒水,只是之前刘宏没办法从这些人身上把钱搞出来而已。

    刘宏也是狠人,听了魏延的话,直接翻倍提价。

    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后面一个月的每天都预定满了,还是最高价位21888的那种,眼见轻松几十万贯就要到手,刘宏乐得见眉不见眼。

    在魏延的指点下,刘宏把赚钱精神发挥到极致:年初一的包场指标拿出来拍卖,拍出了188888贯的高价。

    当然,预定这些的,一大半是南阳那些商人,这半年,这些人跟着魏延,赚的不要不要的。

    就这么轻松愉快,一个月就赚了八十多万贯,还是南阳钱,换算成朝廷官钱就是八千多万贯。

    现在在京都周边一带,已经普遍使用南阳钱了。

    随着南阳钱和粮食流入京都,京都一些大员,比如以前年俸禄2000石的三公,现在相比之下,也成了“穷人”了。

    现在粮食充足,2000石折成钱,只有50贯出头,南阳军一个伍长的年终奖励了都有这个数。

    而之前,因为粮食短缺,物价高涨,2000石粮食一年收入的,十足的富人了。

    因此,看到皇帝刘宏一个月就赚了80多万贯,这些大员内心也是眼红的发狂。

    但谁也想不到这个很普通的商业活动,却让刘宏在其中丧了命,如同历史上的一样,英年早逝。

    看起来一切都在变好的时候,却传来一直活跃在黄河北岸,也名义上归顺于朝廷黑山军已经越过黄河,袭扰黄河南岸的消息。

    了是剿是抚,剿又派谁出征,大臣们在朝堂上热烈的讨(争)论(吵)了几天。

    都是车轱辘话,每个人都在积极发言,用发言来证明自己是为朝廷分忧,识见卓越。

    魏延则一副看戏的样子,心想反正自己这个丞相不负责军事,爱咋搞都行,大不了提桶跑路回到老巢南阳。

    可令魏延万万想不到的是,经过几天口水战之后,文臣武将们一致认为应该剿,而领兵人选就是魏延。

    "吾皇圣明,臣还是个孩子。

    真的,未满16岁。

    不适合领兵当主帅。"

    实在没办法,魏延只能用老套路来婉拒了。

    不想干的事情,总是拿这种理由来搪塞,刘宏听后不由得一阵火大,怒道:"你是个孩子,可你还是个丞相呢?

    丞相,百官之首,当为表率,懂吗?"

    魏延软硬不吃,顺着刘宏的话,说道:"臣为丞相,只管农工两部,不理军务。"

    魏延心中想的是:"鬼知道干仗要干多久,如果刘宏像历史上那样,两三个月后,就嗝屁了。

    到时,自己离南阳十万八千里,失去了基地,说不定也要跟着刘宏嗝屁。"

    所以,不管刘宏怎样软硬兼施,魏延就是不同意领兵出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