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魏延重生,开局为黄巾小兵 > 第6章 全控南阳,批量造新式农具

第6章 全控南阳,批量造新式农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闻少年自称徐晃,魏延一阵激动,瞪大双眼,满脸喜色的问道:“可是河东徐晃徐公明?”

    “正是在下。”少年毕恭毕敬的说道。

    得到肯定答复后的魏延兴奋不已,忍不住拍手叫好道:“好!好!好!

    我等正好携手,争霸天下,共创伟业!”

    收服了徐晃,魏延不由得一阵意气风发。

    要知道,徐晃在历史上,可是曾多次统率庞大的军团,为曹操四处征讨,立下无数战功,堪称一代帅才。

    稍稍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后,魏延接着说道:“汝之武艺,吾观已达顶流武将水准。

    吾有所不及也。”

    魏延很清楚,如果久战下去,自己是战不过徐晃的,自己是承了徐晃的情了的。

    既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承认。

    果然,徐晃听毕,含笑不语。

    而跟随徐晃前来的黄巾也有四五万兵马,说是兵马,绝大部分其实是拖家带口的农民。

    时间紧迫,魏延命令周仓、徐晃先行带领黄巾军赶往南阳。

    同时自己领着三百骑兵继续追寻下昨晚溃败逃窜的官军步兵,希望能够找到他们,把他们的首领斩杀了,以报何帅之仇。

    沿官道追寻了半天,一无所获,倒是发现了一个儒生被几个官兵追捕,魏延上前把儒生解救了下来。

    魏延见此儒生,不仅年纪轻轻,面庞俊秀清雅,双眉如剑,眼神更是清澈灵动,仿佛开了灵智,能堪破世间一切,通彻天地间诸般玄机妙理一般。

    魏延刚想开口招揽,儒生就开口谢过,并说老母病重,要速速归家,然后小跑离去。

    魏延明白,对方是不待见自己黄巾贼军的身份,只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半年之后,双方会在皇宫的金銮殿上再次相遇。

    不得已只得折返,当天就过了隘口,进入了南阳。

    休整一晚后,魏延让三百骑兵都换上之前从阵亡官军身上扒下来的衣服,伪装成官军,自己亲领一路往樊城、徐晃则领另外一路往宛城疾驰而去。

    之前阵亡官军的衣服都被黄巾军自发地剥得一丝不剩,没办法,太缺乏物资了。

    不一日,魏延一行便抵达了樊城城下。

    也正如魏延开始所料,沿途所见,不少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守城的官兵看到这支队伍身着官军服饰,并未产生丝毫怀疑,认为他们只是朝廷派遣而来处理事务的军队,于是毫无防备地打开城门放行。

    结果可想而知,魏延轻而易举地掌控了整个樊城。

    与此同时,徐晃那边也是如法炮制,顺利地拿下了宛城。

    倒不是说官军如此不堪,实际上是这些大城根本没有郡兵镇守,只有一些衙役。

    回想当年首次爆发黄巾之乱时,黄巾军曾在南阳地区肆意横行、烧杀抢掠长达一年有余,连南阳郡城宛城更遭到了何曼成率军攻陷。

    好不容易平定叛乱,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如今第二次黄巾之乱再度兴起,恰好便是魏延穿越至此之际。

    因此,这几年来,南阳地区其实已经陷入了一种小股匪盗林立,类似于半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局面之中。

    朝廷并没有能力有效的管治南阳,这才是魏延他们能够轻易掌控南阳樊、宛两大大城的原因。

    在成功控制住这两座大城之后,魏延下令让士兵们封锁了从洛阳通往南阳的隘口以及从雍州(现今的陕西省)武关道前往南阳的隘口。

    通过这种方式,魏延真正将整个南阳地区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紧接着,魏延又向南阳当地的豪门大族借入足够 15 万人食用一个月的粮食,并与他们约定好一个月后归还。

    面对大军的威压,这些大户们虽然心中不愿,但也只能无奈地借出粮食。

    然而,在借出粮食之时,他们从未想过魏延将来真的会如约归还。

    随后,魏延将政务中心暂且设立在宛城,并向全境发布通告,要求其他分散的小股黄巾军和土匪盗贼,要么归降并接受整编,要么等待被围剿歼灭。

    在此过程中,魏延挑选出黄巾军中的精锐力量,组建成一支五万人大军,而其余人员则全部转化为农民。

    重整后的军队严格执行军纪,明确规定了不得抢劫财物、不得强奸妇女等等,致力于将这支原本由黄巾军组成的队伍彻底正规化。

    就这样,没过多久,南阳地区的局势便得到了有效控制,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接下来,将原本由朝廷把持,地处南阳的铁矿毫不犹豫的占为己有,同时派出士兵在南阳境内寻找山体表面无植被,甚至存有多处塌陷的荒山。

    没过多久,士兵们便发现了数座符合这些特征的荒山。

    于是,魏延下达指令,命令士兵往下开挖。

    果不其然,很快在其中一两座荒山里,士兵们挖到了一块块黑色而闪烁着光芒的石头。

    魏延心中一喜——这些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露天煤矿!

    有了煤炭作为燃料,铁矿便能够顺利熔化成滚烫的铁水,从而为大规模制造铁器提供最必要的技术支持。

    时间紧迫,魏延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召集一批能工巧匠,亲自绘制出犁、耙以及其他农具的图样,并详细向他们传授了坩埚模具技术。

    随后,魏延亲自上阵,耐心地为工匠们讲解并督导他们充分利用这一先进技艺,开始大规模制作铁质农具。

    铁犁、铁耙、铁锄头等一件件精美的铁质农具相继大规模问世。

    当第一把铁质农具成功制造出来时,魏延迫不及待地将南阳地区的士绅大户们召集过来。

    告诉他们,按照9:1利润分成比例,让他们带着这些新型农具前往荆州和扬州贩卖,以换取稻谷。

    而且,他们必须在短短半个月内换到上亿斤一年期内的新稻谷。

    这些新换来的稻谷,将被用作稻种。

    此时已临近农历四月底,从培育秧苗、移栽插秧到最终收获水稻,大约需要五个月的时间。

    如此一来,恰好能够赶在10月初收割水稻,随后便可及时播种冬小麦,时间上勉强来得及,再晚上十天半个月农时上就来不及了。

    能否在半个月内换来如此多的稻种,其实魏延心中也没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