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争以外的战争 > 第25章 队伍不断壮大

第25章 队伍不断壮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鬼子的扫荡结束了,八路军的队伍依靠群众的力量,建立起了多个小根据地,刘三所在的警备旅,在司令员杨树林和政委关山的带领下,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人员从成立根据地那天起,已经增长到2500多人了,以前的营长郭亮民,现在是团长了。手底下已经有1千多人了。三团长张喜手底下也有1千多人了。司令部的警卫连,医疗队,军需处,战勤营人员都有了扩充。刘三也已经成了排长了。部队经常利用夜间,破坏敌人的铁路公路,用这种小股偷袭的作战方法,给敌人以不间断的袭扰。吓得敌人再也不敢以小队的模式出来作战。刘三他们所在的战勤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负责上阵地送弹药抬伤员,打扫战场。现在刘三所在的这个排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搜罗武器弹药,招新兵。现在刘三他们这个排,可是司令员手底下的一个宝啊!听命于司令员直接指挥。其他任何人不得调动。日本鬼子也越来越精明了,自从上次刘三李德和顺子,缴获了敌人一卡车的弹药,使得敌人连续作战失利。从那以后,日本鬼子的每次弹药输送,都会派至少200人以上的兵力来护送。而每次战斗中,他们也不会带很多的弹药在身上了。而且小日本鬼子在战败前还会把枪支和子弹都毁掉。不给我们留。所以这段时间以来缴获的枪支和子弹非常稀少。可是队伍是靠什么壮大起来的呢?话说半年以前,根据地刚刚成立,刘三他们跟着司令员驻扎在高庄。每次的作战任务都是司令员派给三团长和一营长,夜间出击破坏敌人的公路和铁路,很少与敌人正面作战。只派小股部队偷袭。虽然发动群众,组织起了民兵。也有不少老百姓加入到了我们八路军的队伍。但是由于弹药的缺乏。战斗力始终没有上去。刘三他们在总部没什么任务。有时候只能跑跑腿传达一下作战任务。或者去军需处和炊事班帮帮忙。这一天早上刘三和炊事班的老李头坐在一块儿待着。俩人在一块儿闲聊,刘三说今天我们班每人的五发子弹全都上交军需处了。李处长说,我们没有作战任务。子弹都交给战斗部队了。老李头感叹的说,八路军就是穷啊。想当初我在国军那会儿,我们部队跟日军作战失利,就往易县这边撤退,路过涞水河的时候由于船只少,很多武器弹药没来得及运,就都扔到涞水河里了。刘三听老李头这么一说眼前一亮,国军的武器都扔到涞水河里了,那要是现在捞出来还能不能再用了。刘三急忙的老李头,你还记不记得具体位置了。老李头说知道,还记得你们哥仨在哪个村子被土匪给抓来的吗。刘三说知道啊!老李头又接着说,就在那个村子旁边的渡口。这个村叫小李庄村,人口挺多的,过河的时候我负了伤。就留在了这个村里边养伤。结果就被土匪抓进了土匪窝。刘三听了大喜,这个小李庄他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土匪窝的位置他可清楚在哪!刘三的诡道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心想这下要是能把国军扔到河里的武器装备捞回来,那可真是解了部队的燃眉之急了。刘三想着要去报告司令员和政委。可转念一想报告完了如果要是没有这不就可笑了吗。所以当务之急现在应该先过去探查一下看看到底还有没有。所以他来到司令部想看看司令员和政委在干什么。门口的警卫说,现在司令员和各位连长正在开会所有人不得进去。刘三一听正好,那我就赶紧去小李庄看看吧!他带上了一班的人,喊来两个民兵,问他们认不认识小李庄,民兵说认识,就是路途有点远。刘三说,没事儿咱们跑步前进,李德和顺子问他,三哥我们去那儿干什么呀?刘三卖关子说,谁都别问等到那儿了听我的吩咐就是了。等到下午日头偏西了一帮人才到小李庄村,到了村头刘三问李德和顺子,你们俩还记得这吗?李德和顺子周围看了看。都说不认识,刘三笑着说,那天晚上我们三个就是在这儿被土匪给捉走的。李德和顺子啊了一声,咱们来这里做什么?刘三说这儿有宝贝。什么宝贝啊班长?刘三故意说,先别问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刘三问那两个民兵,这小李庄村有没有你们认识的人或亲戚。其中一个民兵说,我家倒是跟这村里边的一户人家有亲戚,也是远亲了。以前还有走动,从小日本鬼的来了以后,这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也没敢随便走动了。刘三说,好你去你们家亲戚家看看,然后把他们带到这儿来我有话要问他们。那个民兵说行。那个民兵自己一个人走到庄子里去了 ,不一会儿带着两个男人过来了,岁数大概都在50多岁。刘三就问他们,去年国军从这儿撤退的时候从哪个渡口过去的你们还知道吗?其中一个人说,知道,就在前面不远。他们过河的时候有当兵的把守着我们都没往跟前去,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从哪过的河。刘三高兴的说走带我们去看看。民兵的亲戚带着刘三他们一班的人在涞水河岸边往前走了有七八百米,河口有一块大石头。渡口好像已经荒废了,四周长满了杂草。民兵的亲戚说,小日本鬼子来了以后就没人敢摆渡了。这已经荒废了。刘三往周围看了看,心想没错这就应该是老李头说的沉弹药的地儿。他转过身吩咐大家说,老李头以前在国军的时候,部队仗打败了,撤退时经过涞水,把来不及带走的弹药都沉进了渡口。我想应该就是这。现在正是夏天,我们下去摸一摸看看那些弹药还在不在河里。这些人都是北方会水的人,脱了衣服游到河里一个个扎着猛子下去。不一会儿一个个从水里露出头来。一个民兵说我下面有东西,是木头箱子,那两个村民也说我们下边儿也有东西。李德也说,我下边也有。其他当兵的露头也都说下面有东西。刘三听了高兴坏了。看来还不少呢,刘三赶紧让大家都上来。他已经知道具体沉的位置了。接下来就是想着该怎么打捞了。其中一个村民说,我回去拿绳子,水里有人潜下去把箱子绑上然后一拽就上来了,这个村民走后,另一个村民说,八路军同志,要说这枪支弹药啊,那年国军败退走的时候,他们是一边跑一边扔啊,附近的好多村民都捡着过,有步枪有子弹,还有手榴弹和炮弹呢。都藏着呢谁也没敢露也没敢跟日本人说。我家里就有,你们八路军要是打鬼子用得上,你们就拿去,也算我们对抗日尽了一份力了。刘三说,是吗?那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样你们先谁也别说,等一会儿我们捞上来一些武器弹药以后,我回去报告我们的司令员,然后我们派大部队来收缴。村民点点头说,你们啥时候来都行。这时候回去拿绳子的那个村民回来了,刘三让李德和另一个民兵,在水里扎下猛地去用绳子绑箱子,绑好后上面的人用力拉,就这样不一会儿就拽上来四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子弹,一箱1千发总共4千发。虽然被水泡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有油纸包着,并没有生锈,李德和一个民兵在水下累了上边再换上去两个人下去。刘三问李德下面还有多少?李德说,好多呢,还有不少枪支凌乱的在水底的淤泥里。刘三说,这么多武器弹药咱们几个人可搬不回去。你休息一会,然后带两包子弹,拿给司令员看。让司令员赶紧多派人过来接他们。李德听完直接说,那我不休息了我现在赶紧去。刘三说,好,记住越快越好。你得穿上衣服带着两包子弹就往回跑。剩下的人就在刘三的指挥下继续捞,累了就换人,枪啊炮啊全捞上来了。堆得像小山似的,等到天完全黑下来了,也不耽误这几个人在这捞弹药,轮到刘三到水里了,刘三潜下去在周围摸了摸,发现还有好多弹药箱没有捞上来。枪支更是凌乱的在水底哪哪都是。快到半夜的时候,司令员带着警卫连,军需处,还有一些民兵。赶了过来。司令员听了李德的汇报,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和炊事班的老李头核实过了以后,才赶忙派人过来的,到这一看已经堆积如山的弹药,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军需处李处长看着摆成一摞一摞的子弹箱,高兴的眼泪都下来了。司令员赶紧命令警卫连和军需处的人往回搬。并且告诉他们路上政委和其他两个连队的人在等他们。交给他们以后赶紧再返回来。让民兵们把刘三儿他们这些人换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就这样一直到第二天的中午,大家确定连河底的淤泥都摸遍了,一发子弹都不会有了。大家才上岸,这么多弹药,大家搬起来越搬越有劲儿,一点都不觉得累。刘三又跟司令员介绍那两名村民,告诉司令员说村民家里有捡到当时国军败退下来扔的武器,而且沿途扔了很多。几乎家家都有。司令员一听更来了劲头,马上让军需处李处长,带着人到村里边挨家挨户的收缴,并承诺村民将来拿粮食与他们兑换,村民们说什么也不要,说只要能帮八路军打鬼子,让我们做什么都行。就这样又收缴了一部分枪支和子弹。最后经过军需处的同志们两天的清点,统计出这批武器弹药的数量实在大的惊人。其中有子弹10万多发,步枪1千多支,机枪45挺,迫击炮六门,迫击炮弹200多发。重机枪三挺,重机枪子弹3千多发。很多枪支由于水的浸泡,都需要拆解一下重新上油保养。这下可有活干了。所有人都加入了这项任务当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