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361章 段孝先纳妾

第361章 段孝先纳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邺南城段韶的府邸里,这位新晋的平原王,正在跟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下棋。

    这位中年人极有气场,双目锐利,虽然一副文士打扮,脸庞消瘦,长须看起来有些文雅,但身上那股精明果断的气质掩盖不住。

    “唐道和啊唐道和,你就不肯让着我么?”

    段韶苦笑一声,将手中白色的棋子放下说道:“输啦,不下了。”

    道和是表字,段韶面前的中年人叫唐邕,高欢时代,就是北魏孝武帝的丞相、柱国大将军高欢的幕僚,在兵曹掌文书帐簿。

    武定七年(公元549年),高澄在邺都被杀,高洋为稳定军心,声称高澄伤得不重,连夜采取紧急行动,令唐邕以高澄的名义,分派自己的部属镇守四方,稳定了局势。

    自此,唐邕站队成功,成了高洋的嫡系,随后他一直在晋阳那边,协调晋阳与邺城之间的政务,近期才来到邺城。

    当然,这也与高洋的权利布局有关。

    唐邕是汉人,但他与段韶关系匪浅,跟晋阳那帮人也非常熟悉。有他在,就算是邺城编练禁军,高伯逸也不可能跟段韶闹得不可开交。

    禽兽一样的皇帝,风一样的男子,政务和杀人两不耽误。

    高洋就是这样的奇男子,权术一流。

    “那高伯逸不过是陛下用来平衡你的工具而已。太后插手政务太多,陛下乃是天下雄主,自然不甘心当一个提线木偶。

    所以我说段孝先你不必担忧了。”

    高伯逸?就凭他也配我担忧么?

    段韶摇头失笑道:“我岂会在意那个黄口小儿,陛下猜忌心日重,且有废后的心思。

    我妹段氏已经有孕在身,若是生下男孩,则废后势在必行。

    那时候,陛下岂会不猜忌我?”

    现在段韶只是太后这边的外戚,高洋还能平衡。

    但若是段韶妹妹成为皇后,那段韶就是太子这边的外戚,权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想想看,那个时候高洋会怎么想?

    高伯逸才哪到哪啊,难道他还敢在邺城兵变不成?他敢兵变我不捏死他!

    但我拿这个不靠谱又厉害非常的皇帝没办法啊!

    段韶脸上写满了无奈。

    “我听说那高伯逸不到二十岁,好色之名,邺城几乎街知巷闻。莫非段孝先还不如这黄口小儿么?”

    唐邕揶揄道:“那小子我看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污。段孝先你也可以学学嘛。”

    纳妾?

    段韶愣了一下,最近他还真的没往那方面去想,听唐邕这么一提醒,心中了然。不得不说,他作为高家的外戚,有时候还真是忽略了研究高洋的性格了。

    不像是唐邕,十分得高洋信任,几乎不在高德政之下。

    “纳妾…也不是随便纳妾的啊。”

    段韶感慨了一句。

    “清河崔氏有一嫡女,嫁入荥阳郑氏之后不到一个月,其夫惨死,现寡居在娘家。芳龄二十二,其容姿秀美婀娜,纳此女为妾…岂不美哉?”

    唐邕露出那种男人都懂的笑容,看了段韶一眼。

    “哦?此话怎讲?世家大族嫡女为妾,恐有不妥吧?”

    段韶颇有些意动,不过感觉世家嫡女做妾,似乎对方不可能会答应。

    “所谓世家,都是摇摆不定,趋炎附势之辈。孝先你出身太后一族,与晋阳那边关系密切不假。但有时候也要适当切割一下,纳此女为妾,可以让你跟北方世家接上头,打消陛下的疑虑。

    当然,崔浩之后,清河崔氏一蹶不振,你若是纳妾现在风头正劲的博陵崔氏,那我反倒是要劝劝你了。

    世家之间的连横合纵,妙不可言,孝先你可要用心体会才是。

    不能太近,亦不能太远。”

    如果高伯逸在这里,一定会被唐邕这番话吓得六神无主。

    唐邕对段韶的建议,可谓是妙到了极点。高洋作为一个好色皇帝,对好色之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而且段韶如果跟晋阳的鲜卑势力走得太近,他妹妹又当了皇后,生了太子,你说高洋会怎么想?

    高洋怎么想不好说,但历史上的杨坚,可是夺了外孙的江山!

    你说高洋怕不怕!

    而纳妾一个无关紧要的世家女子,则可以淡化身上的鲜卑色彩,这可以让段韶的路走得更平衡些。

    当然,清河崔氏有名望,但是没实力,这样正好。如果段韶是要纳妾赵郡李氏的话,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情景,高洋会紧张得睡不着觉了。

    这其间的妙处,只有唐邕这样对高洋极为了解,又聪明绝顶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道和此言不虚啊,只是我与那崔氏不熟,现在都不知道是哪一家,那应该如何上门呢?”

    直接上门说要纳妾人家的嫡女,会被打出来的好吧!段韶是好色,不是傻逼!

    “你我相交二十年,此事容易,你等我的好消息吧。”

    唐邕对着段韶淡然拱手行礼告辞,此番来段韶府上,就是为了办这件事情的,既然段韶已经同意,那继续待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唐邕这个人就是很会站队,高澄死了的时候,他站队成功,现在邺城禁军正是重组的时候,唐邕也很会找切入点继续站队。

    坐船坐得七晕八素的,高伯逸带着神策军精锐从枋头城下船,不想再走水路了,打算陆上行军回邺城。

    此番无功而返,全军士气低落,不过抱怨倒是没有,毕竟这次没死人,受伤的也少,只当是跑去晃了一圈。

    “公辅啊,你是不是觉得这一趟我们白跑了啊,还在山里面吃了那么多苦。”

    骑着马,高伯逸微笑着问身边的李德林道。

    “主公这是在考在下么?出发前,斛律明月送信来表示感谢,主公此番作为,别人看不明白,当事之人应该是懂的,陛下那边应该也是懂的。

    在下非常佩服。”

    看着老实人也一本正经的拍马屁,高伯逸摇头叹息道:“高处不胜寒,若是此番我表现太过,陛下,恐怕就容不下我这个人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么?”

    李德林没说话,默然点头。

    “等回到邺城整军,我们跟段韶的战斗才刚刚开始。那不亚于一场恶战啊!”

    高伯逸想跟李德林解释一下什么叫“斗而不破”,不过想想以对方“北齐小神童”的智商,应该不必多说了。

    再说就伤自尊了不是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