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造国产车
为了追求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赵博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拆解厂长的吉普车,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其技术构造。
第二天,当秘书向曾厂长转达赵博远想要借用吉普车的请求时,曾厂长并未多想,随口便答应了。
在他看来,借车不过是一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几天过去后,秘书却吞吞吐吐地向曾厂长报告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赵博远似乎还没有归还那辆吉普车。
曾厂长闻言,虽然有些不悦,但还是吩咐秘书去找秦淮茹询问情况。
毕竟,最近这些天,秦淮茹开始负责照料赵博远的工作和生活,对他的行踪应该比较了解。
当秘书找到秦淮茹,询问吉普车的事情时,秦淮茹直接告诉了他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
“吉普车被我赵哥给拆了。”
秘书闻言,大叫一声,两眼一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好的借车,怎么就把车拆了呢?
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儿啊!
秘书急忙哭丧着脸跑去向曾厂长报告了这个坏消息。
曾厂长了解了情况以后,也是欲哭无泪。
他原本以为赵博远只是借车用用,没想到竟然把车给拆了。
那可是他的宝贝啊!
这下好了,他只能走路去开会了。
曾厂长心中暗自懊悔,早知道就不应该轻易答应借车给赵博远这个技术狂人了。
当曾厂长怒气冲冲地赶到赵博远所在的车间时,他发现赵博远正全神贯注地检查着吉普车的发动机。
赵博远的眼中闪烁着专注与智慧的光芒,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领悟着新的机械知识。
[您拆卸吉普车发动机,领悟了‘民用发动机组装’]
[您研究发动机结构,领悟了‘发动机原理’]
[您深入研究发动机,领悟了‘发动机改良’]
实际上,对于赵博远来说,这些机械知识早在他拆解坦克发动机时就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现在,他把厂长的吉普车拆开来仔细研究,对于如何制造民用汽车发动机,他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不仅如此,其他汽车的构造和零部件,赵博远也已经基本吃透了。
“赵博远,你真把我吉普车给拆了?”
曾厂长跑过来时,看到他那心爱的吉普车被拆成了几个钢架子,当时就差点儿哭了。
“这可是我最心爱的吉普车呀!”
“我好不容易才跟上面要了这么一辆车。”
曾厂长悲从中来,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赵博远瞥了厂长一眼,淡定地说道。
“慌什么,厂长,你以为我能拆就不能组装吗?”
“别忘了,我们这里全都是人才!”
赵博远一副自信心满满的架势,让曾厂长在绝望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那你可一定要组装回去呀!”
“我就这么一台吉普车,它要是没了,我也不活了。”
曾厂长这话虽然让人发笑,但也能看出他对这辆吉普车的珍视。
好在,过了几天,赵博远和周念国、杨云两位师傅以及几个帮手,还真把厂长的吉普车给组装回去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顺便帮曾厂长把吉普车保养了一遍,让车子焕然一新。
中午吃饭的时候,曾厂长提到这事儿,那是赞不绝口,一脸骄傲地说。
“我们赵博远能拆能组,本领十分过硬。”
话语中充满了对赵博远的赞赏和自豪。
旁边的贾东旭,噗的一声,嘴里的饭都给喷了出来。
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
“赵博远都会拆汽车了?”
“师傅,我们到底在学些什么东西啊!”
“我感觉,赵博远学的那才叫技术!”
“我们这样成天打螺丝,是没有前途的!”
“打一辈子螺丝,也就是个流水工!”
贾东旭大声叫道,语气中充满了不满和失落。
他觉得赵博远学的那个,拆汽车发动机,那才叫学技术,搞钻研。
而自己呢?
成天跟着易中海,打螺丝。
这活儿,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纯折磨人!
易中海不动声色地瞥了贾东旭一眼,平静地说道。
“东旭,不要心浮气躁。
能把螺丝打好,你才能进一步学技术。”
“你现在,刻个螺纹都刻不好,顶多只能刻到五道螺纹。”
“你还好意思说学真正的技术?”
“那拆车,是你能拆的么?”
说到这,易中海也是黯然神伤。
他感觉,自己和赵博远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了。
赵博远都会拆吉普车发动机了,并且在研究坦克。
而自己呢?
却还是只会做些常规的零部件。
哪个更有前途,显然是一目了然的事。
“我估摸着,将来赵博远就算不在咱们轧钢厂上班,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了。”
二大爷刘海中一边吃饭,一边说道。
“别的不说,就赵博远这研究发动机的技术,将来他去汽车厂上班都没问题。”
“可是,我们没有汽车厂啊!”
贾东旭沮丧地说道。
“迟早会有的。”
刘海中信心满满地说道。
“难道你以为我们国家会一直都不生产汽车?”
易中海点头表示赞同。
“我同意二大爷的看法。”
“现在,我们国家还在发展。”
“但是迟早,这些东西肯定都会有的。”
“我们绝对会走上独立自主的制造之路。”
贾东旭听了,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既然这样,那你们为什么不去研究这方面的东西?”
易中海和刘海中顿时沉默了。
是他们不想吗?
不是,是没这个能力呀!
人家赵博远已经做出了成绩,证明了自己。
所以厂里才会给资源、给人,甚至配生活秘书。
而不是随便来个人,喊一声“我也要造车”,厂里就会给辆车让你拆。
万一装不回去,那不被打死就不错了!
“行了东旭,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易中海最终打破了沉默,无奈地说道。
赵博远在拆完厂长的吉普车发动机,并融合了坦克发动机的技术原理之后,开始着手制造汽车发动机。
然而,他很快遇到了一个问题。
造发动机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个零件拼接在一起,还需要掌握模块、模具等相关技术。
厂里无疑有懂这方面技术的大佬,但赵博远并不清楚谁是最强的。
他问过张云和周念国,但他们专攻的是钳工副系锻工,对模具工并不太了解。
“要不,找厂长问问?”
张云师傅给出建议。
于是,赵博远找到厂长,请求他介绍几个最优秀的模具师傅。
这个问题让厂长有些为难,他认真、严肃地问赵博远。
“你是想造车对吧?”
“其实造车的原理并不困难,发动机的设计图,我相信你一定画得出来,甚至能画出更好的。”
“但是,工艺方面对我们来说始终是个巨大的问题。”
“我们缺乏工具,另一方面,我们也缺少这方面的师傅。”
厂长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就拿发动机来说,需要用模具浇筑出一体的东西,之后才是贴密封胶纸、打螺丝密封。”
“这些东西,我们得找人学。”
“可是,我们厂里目前没有这方面最优秀的师傅!”
虽然红星轧钢厂的职工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细分类的技工师傅都是厉害的。
模具师傅可能就不见得有那么厉害的。
然而,厂长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他拿起桌子上一份红标的空白纸,对赵博远说。
“不过,并非没有办法。”
“这样,我安排你出趟差吧,去钱塘。”
“那边模具师傅最多,手工艺最发达!”
赵博远眼睛一亮,出差啊,这个可以!
他当即表示。
“那我带秦淮茹出差。”
曾厂长笑骂一句。
“都随你。”
虽然这年头的风气很保守,但以工作的名义出差,到时候让招待所开两间房,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都是为了工作嘛。
再说了,厂里默许的事,谁敢说三道四?
曾厂长作为管着数万职工的大厂厂长,可不是闹着玩的。
下午的时候,赵博远带着秦淮茹悄悄地领了结婚证。
至于办酒席的事情,赵博远暂时还不急,他目前以工作为重,这不止是他,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以工作和发展为重。
这也算是赵博远为了事业做出的一点小小的牺牲。
当然,秦淮茹倒是挺高兴的。
她这辈子,十八岁前没进过城,十八岁后更没去过外地!
要不是跟着赵博远,她哪里有到外面见识的机会呢?
晚上,厂里派了车来接赵博远和秦淮茹去火车站。
院里的邻居们都没事在闲聊,瞧见赵博远和秦淮茹提着个包,脚步匆匆,贾东旭就好奇地问。
“赵博远,你俩干啥去呢?”
“去钱塘出趟差。”
赵博远回答道。
“啊?这事儿怎么没听你讲啊!”
贾东旭十分愕然,旋即又有些羡慕。
在他们看来,出差那就是出去玩的,谁要是能出趟差,那都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
而且,出差都是厂里出钱,自己不用掏一分钱,住的是招待所,吃的是招待餐。
赵博远和秦淮茹抵达钱塘后,开始了他们的考察和学习之旅。
他们拿着介绍信,对那边的工厂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学习。
虽然整个过程有些累,但好在有秦淮茹的陪伴,晚上也有事情可做。
这次出差时间长达几个月。
在那边,赵博远每天拜访各位老师傅,参考他们的塑模工具和工艺,以极快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吸取这边的先进技术。
不得不说,作为小工业品先发城市,他们在塑模这方面有着许多独到的理解。
尤其是那个后世的“全国小商品之都”,更是让赵博远受益匪浅。
此外,在临海地区,赵博远和秦淮茹也去考察了一番。
那边的技术更加先进!
当他们出差回来时,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这次出差让赵博远收获颇丰,也为他后续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城的那天,天空下着小雨,给这次归来增添了几分庄重和期待。
厂长、副厂长、杨主任、张云、周念国等人都早早地等在车站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激动。
当赵博远和秦淮茹从车站走出来时,厂长等人立刻大步迎上前,紧紧握住了赵博远的手。
“怎么样,这次考察还顺利吗?”
厂长关切地问道。
“顺利,这是我这次考察、学习的成果。”
赵博远微笑着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学习以来的心得以及绘制的图纸。
这些笔记见证了他在模具技术方面的深厚造诣,也预示着他们即将在制造发动机所需的模具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厂长接过笔记本,仔细地翻看着,脸上的动容之色难以掩饰。
“好,太好了!”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走,我们为你接风洗尘!”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赵博远的赞赏和感激。
在厂长的带领下,一行人如同迎接一位归来的功臣一般,将赵博远和秦淮茹接回了厂里。
他们知道,这次赵博远的归来,将为他们国家的工业技术带来又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