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国之将亡 > 第37章 破城

第37章 破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入夜之后,花桂悄悄将留守县城的青莲道军众头领和骨干军士纠集起来,向他们通报了情势,随即吩咐众人,各自收拾,带足粮草,待四更天百姓军民睡熟之后,开城潜逃。

    花桂正要布置细务,赵四插言道:“道兄,听了您的推测,赵四受教了。我觉得情势恰如您分析一般。只是,还有未尽之事请道兄示下。”

    花桂皱眉道:“你说。”

    赵四道:“其一,道兄同我等入城守定以来,大肆散财,邀买人心,眼下尚有千余名忠诚耿耿年轻人,同我众道友守定城防。此番我等仓促撤离,众位道友必然手忙脚乱,难免惊扰他们,是否要组织一起撤离?”

    花桂道:“我已想过,可时间仓促,并无妥善办法。依我看,就照上仙经筵说辞,随缘顺势。你等回去准备之时,万事小心,莫要主动惹是非。倘若遇到百姓民兵,只说出城夜袭,他们去与不去,悉听尊便。”

    赵四又道:“其二,福隆县城破的消息来得古怪,我料想此必李新攻心之计,或有埋伏。我等出城,只能一路西去躲进茫茫大山。宜将众道友分为两队,我愿自领一队在前急行探路,另一队间隔二三里在后缓随。倘若没有埋伏,自然万事大吉,万一有埋伏,前队恐只能各自死战快速奔逃,后队或暗藏潜伏,或分散隐匿,待前队战事一了,再行撤离,方可无虞。”

    众人听了,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些人在细细思忖,有些人紧盯着花桂。有人冷笑不止,道:“我看赵道友被李新吓破了胆,亏你还和上仙同姓,却无胆识。你这一路急行探路,莫非只有急行,没有探路吧?”

    赵四脸色涨红,起身要和那人争论。花桂起身阻止,对着说话那人怒道:“岂有此理。论事无故扯谤上仙,是为不忠;以诛心之言污蔑同道,是为不义。你既然有此见解,我看便由你领一队人马急行探路,好快快逃出伏击。”

    那人自知失言,听到花桂叫他先行探路,又吓一跳,顿时胆气全无,伏在地上瑟瑟发抖,道:“道兄见谅,我一时嘴贱,说错了话。赵四道友智勇双全,胆识过人,由他领队原本应当,我不敢贪功。”

    花桂一脚将他踹翻在地,道:“贪功?你还道是探路有功?那是送死,那是以命为饵护佑后队,明白吗?你这种无头脑嘴又欠的人,如何混入我青莲仙道中的?来人,拖出去砍了。”

    赵四道:“道兄,莫要纠缠了,时间紧迫,万一耽误时辰,或走漏了消息,脱身便难了。”

    花桂铺排定,命各自散去准备,已是二更初了。

    众人回去,组织各自属军收整粮草军械,不由有些手忙脚乱,动静不小,一同守城的百姓民兵见了,被告知要出城夜袭陈国大军,有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摩拳擦掌,叫嚷着同去,旁人有劝止的,多数不听劝。

    不过,更多的百姓民兵则出奇地运用同一个说辞:“夜袭我固然想去,但城中空虚,又是根基,不得丝毫松懈。你们弟兄但去杀敌,我为你们守城助威。”

    三更末,花桂来到城头上。

    一番清点,除了原先留驻的他的青莲道军士五百余人,另有百姓民兵跟从者二三百人。

    花桂对赵四点点头,赵四心领神会,领着二三百百姓民兵打开城门,持刀背箭,只携带数日干粮,径直往西去了。花桂吩咐青莲道军士五百余人再次检查粮草辎重车辆,谎称是火攻器械,估摸着前军出去四五里,方才下令启程。

    守在城头的百姓民兵眼看他们去了,相视无语,都扔了兵器回家睡觉去了。

    有些人想起那二三百劝阻不住的年轻人,不由黯然叹息,沾些亲属关系的,也忍不住落几滴泪——之前传言城中有青莲道军士,百姓将信将疑,今夜这番景象,岂不是已经坐实了谣传?

    只是看起来那青莲道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光辉神圣,至少那些以为自己是“夜袭先锋”的年轻人,八成要不明不白地死于非命了。

    他们何罪?

    一个时辰后,在五山县以西二十余里的一片平缓山谷中,孙九年在四周火把的照映下,挥舞着大刀与赵四对战。

    赵四一语成谶,李新早已料定五山县里的青莲道反贼将逃遁,布置了几路军马在城外通道设伏,又叫孙九年在最便于逃遁的西路埋伏了两日两夜,终于在这一夜行将结束的时候,发现了赵四一行的踪迹。

    赵四远远不是孙九年的对手。他一边避开孙九年的刀锋,一边大呼杀敌,歇斯底里的声音在暗夜茫茫中激荡。

    孙九年怒极,顺手从周围士兵手中夺过一支火把,奋力掷向赵四,正中腹部,赵四只着布衣薄衫,火把溅起的火油火星瞬间将衣服引燃,赵四发出最后一声凄厉地惨叫,猛扑向孙九年,孙九年抬脚将他踹倒在地,一刀砍断了脖颈。

    随行赵四逃亡之人大多是普通百姓民兵,起初被孙九年突袭吓了一跳,已是大乱,眼看赵四被杀,又惊又怕,更不知如何抵御,纷纷丢下兵器跪地投降。

    孙九年叫士兵收拢了兵器,押着一干人等往五山县赶去。

    在途中,他们遇到许多驮载着粮食的马匹和装着金银的马车,干粮、包袱散落一地,却未见人影踪迹——花桂一干人等早已听见前方厮杀声音,教众人纷纷舍了行李,化整为零四散奔逃。

    孙九年收拾了一众物事,天光已是大亮,志得意满地进了五山县。

    次日,李新和孙九年分别领兵,大起攻城器械,前往东西两县,在城下严阵列队,声势浩大地摆弄布置攻城器械。

    城头上的众人见状惊骇不已。东西这两县本在山源当中,虽利于大军隐蔽,却不利征伐,因此青莲道也未作留守。

    城上守卫本都是本县豪绅百姓,见战事起,只图个热闹,于是纷纷自主聚集抗战,此时看到陈国攻城阵仗,胆战心惊,纷纷扔了兵器躲回了家。

    有人担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私自开了城门示好,于是李、孙二人兵不血刃,鱼贯进城。

    李新照例发榜安民。

    孙九年领一万大军,将原先五山县和福隆县城下营寨合成一处,驻扎下来,同两县成犄角之势。

    李新将自领的五千军马分了几路,守定诸县,将百姓安顿妥当。恰好两个月期限到,于是发信将战果回报陈正。

    消息传回陈国南征军大本营,陈正虽然欣慰,眉间依然愁容不减。

    同李新等人的意气风发不同,陈国大军遇到了南征以来第一次致命的危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