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皇陵兵马俑(三)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在主章令公输羊的带领下,工匠们立刻开始动手制作陶俑。
在工坊中,一片繁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工匠们身着粗布麻衣,头戴巾帽,各自忙碌地进行着陶俑的制作。
工坊的中央,摆放着巨大的陶土块,工匠们熟练地运用工具,将其切割、塑造。他们的手法娴熟而精准,仿佛在赋予这些泥土以生命。
有的工匠专注地雕刻着陶俑的面部表情,细腻地勾勒出每一个细节,使陶俑的神态栩栩如生;有的则在精心塑造陶俑的身体,展现出其强壮的体魄和威武的气势。
在一旁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工具和模具。工匠们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加工。他们使用刀具、锤子、刷子等工具,不断地修整和完善陶俑的形状。同时,他们还会使用模具来制作一些相同的部件,以提高制作效率。
工坊的角落里,炉火熊熊燃烧,陶工们将制作好的兵马俑放入窑中进行烧制。火焰舔舐着陶俑,使其逐渐变硬、变得坚固。在烧制的过程中,工匠们需要时刻关注火候和温度,以确保陶俑的质量。
整个工坊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汗水的味道。工匠们辛勤劳作,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和执着。
在工坊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设计图纸,展示着兵马俑的各种造型和排列方式。工匠们按照图纸的要求,精心制作每一个兵马俑,确保它们的规格和样式统一。
公输羊和工匠们按照蒙毅的要求,选用最好的泥土和材料,精心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俑。每个陶俑都有着独特的表情和姿态,仿佛真的是一名名士兵。
在制作过程中,蒙毅亲自监督指导,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他的标准。他不断地与工匠们交流,询问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公输章令,你觉得这个陶俑的表情怎么样?”蒙毅指着一个陶俑问道。
公输羊仔细观察后回答道:“大人,我觉得这个陶俑的表情可以再生动一些,这样更能体现出我大秦将士的英勇。”
蒙毅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对公输羊说:“你说得对,要让这些陶俑外观看起来尽可能地真实。”
公输羊和工匠们得到了蒙毅的认可,更加投入地工作。他们不断地调整陶俑的细节,使其更加完美。
经过数日的努力,第一批五个陶俑终于完成了。这些陶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质地坚硬,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蒙毅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陶俑,然后对工匠们说:“各位做得很好,这些陶俑都非常完美。”
看着眼前的成果,蒙毅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些陶俑将会替代那些无辜的将士去陪葬,而将士们更应该好好的活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公输羊和工匠们的辛勤付出。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洒在大地上,带来了一丝温暖。
蒙毅早早地起床,开始忙碌起来。他挑选了一批陶俑,并安排了专门的人员将它们装载到车上,准备运往李斯的府邸。
当车辆抵达李斯府邸时,蒙毅亲自带领着他们进入府内,并让人把陶俑摆放在庭院内。
李斯正在书房里忙碌,听到蒙毅到来的消息,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务,走出书房迎接。
蒙毅向李斯介绍道:“师叔,这便是按照要求制作的陶俑,请您过目。”
李斯仔细端详着院内伫立的这些陶俑,心中充满了惊叹。这些陶俑的面容、表情和衣着服饰都是以大秦的锐士为原型,等比例复刻而成。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极为精细,仿佛真实的人物一般栩栩如生。
走近之后,更让李斯惊喜的是,这些陶俑的外观和坚韧程度都令人满意。它们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表,而且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长久保存下来。这种工艺水平和质量控制,让李斯对公输羊等工匠的手艺深感敬佩。
李斯不禁赞叹道:“贤侄,你真是太有创意了!这些陶俑简直就是艺术品,完美地展现了大秦锐士的风采。公输羊等工匠们的手艺也是一流的,居然将你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蒙毅谦虚地说道:“师叔过奖了,这一切都是工匠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这些陶俑能够让陛下信服,免除活人陪葬,挽留数万兵将们的性命。”
李斯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陶俑,心中暗自点头,表示非常满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些陶俑的赞赏和敬畏。这些陶俑不仅展现了大秦军队的威严和士气,更体现了始皇帝对来世的期望和寄托。
李斯缓缓说道:“贤侄,后日大朝,你随我一同上殿,将这些陶俑面呈陛下,数万将士们的性命全靠我等了。”
蒙毅拱手说道:“师叔,遵命!”
听到这句话,蒙毅感到肩上担子沉重,但也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这次机会对于拯救那些即将被殉葬的士兵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他们能够成功说服始皇帝放弃活人陪葬,那么这些陶俑将会成为历史的见证,证明人类智慧和技艺的伟大。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改变一个时代的命运。
李斯深知始皇帝对来世的重视,他决定在后天的大朝上,向始皇帝启奏此事。他相信,这些陶俑能够满足始皇帝的需求,同时也能让那些日后将要陪伴始皇帝进入陵墓的大秦将士们感到欣慰。他们的英名将刻在这些陶俑一同长存于世,成为大秦帝国永恒的象征。
李斯送走蒙毅后,又面对着庭院内的陶俑,思考片刻后,便转身前往书房准备相关的奏章。他要以最恰当的方式向始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并争取得到始皇帝的认可和支持。对于李斯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他作为丞相的责任所在。
李斯一边走一边思考,他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他知道,这次启奏关系重大,他必须要慎重对待。
李斯来到书房,打开书桌,开始撰写奏章。他的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很快就完成了一份详细的奏章。他将奏章折叠好,放在案牍前方,准备后天大朝时候面呈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