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青溪卖盐
李璍听罢心想:“这关超说的在理,盐税赋确实太高,我今日若不扮这盐商倒真是不知,如今只能假装知晓了。”便说道:“我岂能不知?也亏得朝廷盐巴赋税高,才有我等一口饭吃啊。”
关超接着道:“肖兄弟说的倒是实在,我本打算去明州(今宁波)采购一些盐巴,今日刚好路过酒馆,一瞅你们就是盐商,故才进来问问,汝等是否从明州来?”
李璍灵机一动,答道:“是啊,自家们正是从鸣鹤场过来。”
关超听罢大笑道:“哈哈,真是巧了。我也正要到鸣鹤场那边采购,据说那边的盐价不高,既然你从鸣鹤来,那就说个实在价吧。”
李璍想了想,道:“那就41文如何?”
关超心想:“如今青溪官盐价180文,私盐至少也要45文,这人刚来青溪,不知本地行情,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想罢,当即答道:“凑个整数吧,40如何。”
李璍暗想:“40就40吧,反正又不会交货。”于是,问道:“成!关兄准备好银两了吗?这个价自家们只要银两,不要铜钱,这可是3000两银子哦。”
关超听罢,哈哈一笑,说道:“放心吧,自然不会赊账。”
李璍见关超是个豪爽之人,便直说道:“这么大的量,我需见见关兄掌柜,立个字据,交个定金。”
关超见李璍要定金,便说道:“你这定金至少几百两吧?不瞒肖兄弟,我最近身上没有那么多银两,可掌管银两的不在青溪,在潭州。”
李璍一听,不解问道:“为何在潭州?关兄也是潭州人氏?”
关超答道:“我乃青溪人,掌管银两的才是潭州人,盐巴也是潭州那边要,具体情况见了再谈。那肖兄弟还要不要去见?”
“当然要去。”李璍说完心想:“天下真是巧事多,我正好要去鼎州那边探查情况,路过潭州,顺道还可以看看家父。”
双方一拍即合,于是约定好明早启程。
李璍回到客栈,召集五人商议明日之行,交代大家一定要把好口风,决不能说漏嘴,只称是自鸣鹤场来,并告诉了他们一些鸣鹤场的风土人情等情况,以防万一。
次日,一行六人骑着马,跟着关超,踏上去潭州的路程。
一路上,七人相安无事。三日后,便过了江州地界,来到潭州地界。关超见李璍这一路上始终刀不离手,且细观此刀很不一般,便饶有兴趣问道:“肖兄弟,你这青龙偃月刀怎滴从不离手啊?”
李璍微微一笑,警惕地反问道:“关兄可知私贩盐巴是重罪?万一被官兵逮着没有兵器如何脱身?再说了,如今到处有匪帮,不防着岂不是要拿命玩?出门在外,兵器可比命贵。”
关超听罢哈哈大笑,道:“说的是,肖兄弟原来也是豪爽之人,我喜欢。”
李璍接着道:“不过,此刀非青龙偃月刀,乃是擒龙断魂刀,关圣后裔是否皆喜好偃月刀?”
关超叹了口气,说道:“不瞒肖兄弟,我确实打小就喜欢偃月刀,无奈这身子骨不争气,长不高,拿不动这长柄大刀,学不了偃月刀法,只得拿短柄刀啰。不过,我大哥关胜到是学得了真传。”
关超说完又补充道:“对了,肖兄弟这擒龙断魂刀定是耍得不错,有机会也让我见识见识。”
李璍道:“哪里哪里,仅能自卫而已,让关兄见笑了。”
一行人边走边说,不觉已是中午,李璍建议找个地方落脚吃饭。关超指着前面一处树林说道:“我记得过了这个坡,前面有一处酒家,就到那里去吃如何?”
李璍心想:“此处山高林密,关超怎会如此熟悉?莫不是黑店?还是小心为妙。”于是,向五人使了个眼色,答道:“关兄前面带路,我等跟上。”
果然,树林边上有一处酒家,门口挂着一个大大的“酒”字,边上还挂了一条竖幅,上写“徐记牛肉面”。
进得店来,店小二连忙迎了上来,李璍大声说道:“店家,有好酒好肉没?”
“有!”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里面跑出来一位姑娘,见李璍英俊威武,便打量再三,然后说道:“客官要吃甚底?我这里有三味牛肉,四味猪肝,猪血丸子,麻辣豆腐,卤鸡腿,卤牛肉,卤鸭肠,卤猪蹄……”
未等姑娘说完,关超便大声说道:“露露姑娘,别整那些没用的,给我来一盘油炸花生米,一大碗五味牛肉面。”说完又冲李璍道:“肖兄弟,你们也尝尝这里的大碗牛肉面吧,太好吃了。”
露露见关超这么一吼,拍了拍脑袋,说道:“呀!小妹眼拙,原来是关大哥啊,好久不见,到哪发财了呀?”
关超答道:“发劳甚子财啊,这世道,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露露一听,哈哈大笑道:“大哥啊,您可是做大生意的,您都混饭吃,叫自家们如何过活啊?”
说完又转头对李璍道:“还是关大哥识货,自家们这里的五味牛肉面是出了名的祖传手艺,保众位哥哥满意。”
李璍听罢笑道:“那就花生米和五味牛肉面吧。”
露露立刻冲里屋大声说道:“七盘花生米,七大碗五味牛肉面呐!”说完招呼七人入座,沏上一壶好茶。
关超不等茶冷,拿起茶碗便抿了一口,直呼“好茶!舍得用君山银针啊,妹子待哥哥不赖!”
露露瞅了关超一眼,说道:“关大哥来了肯定要用好茶啊,何况还带了这么多哥哥呀,这茶算我请客。”说完又用眼瞅着李璍,脸色微红。
李璍见这露露长的倒是标致,皮肤虽不算白净,一双大眼睛却是迷人的很。
露露见李璍看着自己,便抛了一个媚眼。李璍装作无知,抿了一口茶,口感果然甘甜幽香,实属上等茶品,便客气的说道:“好茶,多谢露露姑娘!”
不到半柱香功夫,几大碗牛肉面已经端至桌上。大伙早就饥肠辘辘,面一上来,三下五除二,呲溜呲溜便吃到肚里,直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