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义刀忠魂 > 第11章 宝刀英姿

第11章 宝刀英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夫人说完又转身对舒万福和唐昭明说了一声:“老身失陪了。”便由丫环搀扶着走向内厅。

    李璍等母亲走远后,便招呼舒万福、唐昭明、舒飘葶、林皖婉四人走向后院。

    这前院与后院尚有一段距离,一路上,舒万福和唐昭明两人依然沉浸在李府建筑的华丽氛围中,指指点点,啧啧称赞。

    但舒飘葶却是无心看景,反而是对林皖婉问长问短,生怕林皖婉留下后遗症。林皖婉自是领会她的良苦用心,不禁感到异常温暖,便一再安慰舒飘葶。

    不知不觉,李璍引着舒万福、唐昭明一行人来到了后院拱门处。

    穿过拱门,四人顿觉眼前一亮,仿佛从富丽堂皇宫殿突然坠入世外桃源仙境。环顾后院,恰似在看一幅大师笔下山水长轴: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绕山衔水,楼台亭榭,廊回路转,花草蔓地。

    脚下一条青石宽路,自拱门处弯曲蔓延,连着一座雕刻精美的石桥,石桥两边是两片偌大的鱼池,池上廊桥曲折,池面荷叶摇曳,池内水清见底,池中锦鲤遨游。

    走过石桥,再往前便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矮山。只见山边石头争奇斗妍,山上古木郁郁葱葱,山中花卉姹紫嫣红。

    穿过矮山,豁然开阔。右边建有习武场,中间设有小型跑马场,跑马场中心有射圃、休息亭。左边还有一处很大的桂花林,其中小溪婉转绵延,青石小路依溪而铺。小溪尽头暗藏书阁,古朴典雅,巍峨华贵。

    舒万福、唐昭明、舒飘葶、林皖婉四人一路走来目不暇接,感慨不已。情不自禁赞叹园林设计之匠心独具,沿途景色之美不胜收。

    见此,舒飘葶不禁与林皖婉窃窃私语起来:“婉婉,今日真是大开眼界,瞧瞧这庭院:弯弯青石路,潺潺流水声,绿荫藏鸟语,阁前飘桂香。要能在此习武练功,那该有多惬意呀。”

    林皖婉听舒飘葶这么一说,心有戚戚。也赞叹道:“是呀,不知临安有此景,身临其境赛蓬莱。”

    唐昭明听闻两人私语,深有体会,便高声对前面的李璍说道:“早闻贵府庭院富丽华美,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感谢令堂垂爱,我等三生有幸啊。”

    李璍听罢,十分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此院始建于我祖上,历经几代才成今日之相,个中景观难免有些牵强。”

    舒万福听完李璍之言,随即接着赞道:“公子谦虚了,我等看不出有任何不妥。”

    说着说着,几人不觉来到习武场前,李璍忙介绍道:“祖翁酷爱武术,每日必练,故特修此场。如今,家父远居于潭州,几位哥哥也在外任职和从商,唯有我与胞弟及护院们在此操练了。”

    林皖婉听李璍如此一说,不由想起今日公子所应之事,便脱口而出:“大哥,日后是否在此教我与葶姐姐习武?”李璍答道:“正是。”

    舒万福、唐昭明听闻林皖婉之言很是惊讶,忙问缘由。林皖婉便不好意思的将如何缠着要拜李璍为师的事说了出来。舒万福、唐昭明听罢哈哈大笑,不由感激万分。拱手向李璍异口同声道:“公子乃真豪侠也,太抬举草民了。”

    李璍听完脸色微红,笑道:“天下抗金义士,皆为金兰,何分彼此?”

    舒万福、唐昭明听李璍如此说来,更是对李公子敬佩有加。舒飘葶、林皖婉听完李璍之语,也是喜出望外,未料想这李公子还真是位重情重义之人,难免又有点心潮暗涌。

    来到习武场兵器架前,不禁又激起舒万福要见识李璍功夫的念想,便试探道:“今日不知能否一睹公子身手?”

    李璍一听,很是爽快的答应了。立即前往书阁,取来一把与前厅酷似的偃月刀,插在地上。但舒万福细看之下,感觉此刀并非彼刀。

    只见此刀刀头阔长,形似弦月,身雕蟠龙,背生歧刃,刃尾还系有垂旄。长长的刀柄与刀头浑圆天成,柄口镶饰金龙,柄尾带有尖鐏。

    再仔细一看,刀柄上镶有一颗龙眼般大小的宝石,璀璨夺目,刀刃锋利,刀面闪耀着别样的金属光泽。原来这就是与前厅之刀的不同之处。

    舒万福不愧为武林高手,一眼便看出迥异。不过他又感觉不宜说破,便明知故问道:“公子此刀是否前厅之刀?”

    李璍神秘一笑,望着舒万福敦厚地说道:“非也,此刀据说是大宋名匠韩蕲所制,其形仿照关公青龙偃月刀,系用西域陨铁和昆吾石精炼而成,花了约一年时间才锻造成型,刀长一丈二,重七十斤,因削铁断金如泥,名曰‘擒龙断魂刀’。”

    李璍说完便束紧腰带,双手抱拳道:“献丑了。”然后,运起真力,伸出右手,轻轻一提,擒龙断魂刀便拿在手中。今日有两位绝色美女一旁观摩,李璍当然不能自损颜面。

    于是,先亮出断魂刀起手式。之后,快速使出一招“蛟龙出海”,气势磅礴。紧接着,只见他刀锋一转,变招一记“横扫千军”,飞身又是“擒龙探花”,转身诱敌“老猿拖刀”,跨步跃身“指点江山”。可谓是两步一招,招招难防,刀刀致命。

    不一会,李璍便先后使出“托天刀”、“单手刀”、“穿云刀”、“揭顶刀”、“摆尾刀”、“分鬃刀”、“撩隐刀”、“圈地刀”、“海底刀”、“翻身刀”、“磨腰刀”。一气呵成,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只舞得空中银光闪闪,只舞得场内尘土飞扬。把四人看得眼花缭乱,目顿口呆。

    这李家擒龙断魂刀法尤以快见长,劈、砍、割、撩、斩,浑然天成。削、裁、展、抹、挑,环环相扣。或刚猛、或轻灵、或诡异,变化万千,虚实难辨。虽然基本招式只有三十六起,但一招二式,实乃七十二招,而且还外加有绝招。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使刀快,必勤练之。李璍祖父深知熟能生巧道理,为使李家擒龙断魂刀法发扬光大,自李璍九岁始,便手把手的教,刀对刀的磨。李老将军升天后,李纲继续督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近十年,终成正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