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顺天合婚历劫数 隔世亲情难团圆
他们默默地点点头,然后同时将磨扇向山下推去。
两个磨扇以飞快的速度向山下翻滚,将山体碾压出一道深深的沟壑。当两个磨扇滚到一起时,竟紧紧地贴合在一起,连那上面的纹路也紧紧地咬合在一起。
兄妹俩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感动。他们知道这是天意的安排让他们结合在一起。
于是他们决定顺应天意成婚并肩负起拯救大地的使命。婚后他们生了两个孩子但都没有活下来。
女娲讲到这里,神色黯然。
九尾猫忍不住问道:“为什么啊,是上天还要考验他们吗?”
“也许吧。他们四处找寻合适的栖息之地,后来到了一个叫做“孔山”的地方,也叫明窟窿山。”女娲继续慢慢讲述着。
这里山峰高耸入云,怪石嶙峋,壁立千仞,望之如若华峰。旁边另起一峰,胸穿大窍,两在通明,时常风声鼓荡。南边山峰高耸入云望之如阳具,北边山峰中有大孔望之如阴具。中间一湾清流从东到西川流不息正是昕水河。兄妹俩决定将在这里作为栖息之地。
此时的夜空,一弯新月高悬,繁星闪烁,如同无数眼睛注视着这片神秘的土地。黄山起身,从旁边取来一些枯木,投入火中,火焰立刻变得旺盛起来,照亮了他们周围。
女娲娘娘面容凝重,寰龢面带忧色。
九尾猫悄悄看了看寰龢,又注视着女娲。吠空犬紧闭双眼,做沉思状。黄山偷偷瞥了寰龢一眼,看到她的忧虑,他的脸色也变得沉重起来。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蚊虫的低鸣声。
女娲继续讲道,她的声音平静而慈祥:“他们到了那里,有了第三个孩子。可是十月怀胎,孩子迟迟没有出生。竟然怀胎十四个月。”
寰龢双眸有神,眼中略含清泪:“娘,想必这就是我吧?”
女娲的神情复杂,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正是,寰龢,我的宝贝。”
寰龢眼中的泪水如同玉珠般滚落下来,她的面容却显得更加清奇。她轻声说道:“让娘受苦了。”
九尾猫默不作声,静静地看着女娲。吠空犬仍然紧闭双眼,仿佛在沉思。
黄山面色沉重,低声问道:“娘娘,后来怎样?”
火焰跳动着,周围一片宁静。
只听得女娲的声音仍然平静而慈祥:“到了临产之时,我却整整腹痛了三天三夜,你爹急得满头大汗,却无计可施。你始终不肯降生,我早已浑身无力,半昏半醒。却在此时,我恍惚看到那明窟窿山风眼中飘来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她自称王母娘娘,知你即将出世,欲认你做义女,要带回天庭抚养。说完,向我腹腔用手悬空虚抚,我立时觉得疼痛瞬间消失。我不忍你离我而去,虽百般恳求,王母只说,若不能由她抚养于你,我们母女定遭生死大劫。无奈之下,为娘只求为你起个名字叫做寰龢,聊以纪念。王母首肯,随即飘然而去。”
吠空犬突然睁开眼睛,嘟嚷了一句:“娘娘,一梦而已,何必在意。”
九尾猫闻听此言,立即瞪了吠空犬一眼,吓得他口吐长舌,不敢再言。
寰龢眼中噙着泪花,看了一眼吠空犬,又回望着女娲,却不作声。
黄山看着寰龢,眼中充满爱怜之意,脸色愈发坚毅,心中更加充满了走入寰龢心底的渴望。
女娲并不生气,仍旧慈祥地讲述着,似乎此事并未发生在自己身上。她继续说道:“你有所不知,我在亦昏亦醒中,见王母飘然而去,却忽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顿时清醒过来,定睛一看,才知寰龢已然降生,那香味竟是从她体内散出。我欣喜若狂,一把将她抱在怀中。”
吠空犬眼睛紧闭,却不由得鼻头嚅了嚅。
寰龢忍不住轻轻叫道:“娘……”
女娲望着寰龢,点了点头:“你爹满脸惊喜,指着你的颈后,不断地喊‘快看,这是什么?’为娘看得清楚,那就是你身上的水纹胎记。你爹兴奋地想要抱抱你,就在我要将你递给他的时候,没想到……”
黄山和寰龢都瞪大了眼睛,黄山满脸关切之情,寰龢的泪水已溢满眼眶。他们异口同声地问道:“没想到怎样?”
女娲抬眼望向空中:“没想到,一道亮光,你竟化作一股霞光冲天而去。你爹愣怔了一会,嘴里呼喊着‘天遣,天遣啊’,竟向着霞光直奔了出去,从此再无音信……”
寰龢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她起身扑向女娲的怀抱。女娲爱抚地搂抱着她,轻声安慰着。
黄山惊呼了一声:“呜,原来真是王母娘娘将仙子带上了天庭,却苦了你母女天各一方,再不曾谋面。幸而如今天恩浩荡,你母女终得重逢。”
女娲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为了找你爹,走遍了山川河流,所到之处狼藉满目,却未曾得见。无聊烦恼之际,便随手造了这世间万物,终因没有遇到同类,孤寂难耐,便不时回到当初与你爹躲避洪魔之处,间或到你出生之地,聊解心中之念。”
突然,女娲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陷入了沉思,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寰龢察觉到了母亲的异样,也从她的怀抱中坐了起来。
“娘,您怎么了?”寰龢轻声问道。
黄山和其他人也都感到惊讶,纷纷看向女娲。
女娲回过神来,微笑着说:“我明白了。我们所创造的泥娃一直无法成活,恐怕与水土有关。寰龢既是在那里降生,必为风水宝地,上天予我兴复凡尘大业,我竟未能参悟其理。玉皇大帝派遣你,哦不,专派大河之主前来助我,中有此点化之意亦未可知。不如我们前去一试,如何?”
黄山点头赞同:“娘娘所言极是,我们明日便去。”
此时,寰龢向身后地上的仙帕一指,那仙帕竟然飘了起来,逐渐变为五寸见方,径直飘向寰龢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