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千年情缘,随侯珠传说 > 第17章 屈原之死

第17章 屈原之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向大地,给这座古老而庄严的皇城披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向东流身着一袭素雅长袍,步伐稳健地走进了皇宫。他心中明白此次召见定有要事相商,但当他再次见到那个曾经让他愤恨不已的秦国使臣张仪时,内心的怒火还是难以抑制地升腾起来。

    然而,向东流深知此时此地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于是他紧紧咬着牙关,拼命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与此同时,他注意到在场的另一个人也正用充满敌意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张仪——那人便是楚国大臣屈原。

    屈原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对张仪的仇视丝毫不亚于向东流,仿佛两人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一般。此刻,他们虽然没有言语交流,但彼此间的默契却让人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在弥漫开来。

    他在上朝之前就已经有所耳闻,屈原作为楚国的使者前往齐国,目的是寻求与齐国结盟共同抵御强大的秦国。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楚王沉迷郑袖的美色,被枕边佞言所蒙蔽,竟然动起了心思,打算接受秦国使臣提出的建议——通过和亲来建立友好关系,并迎娶秦朝公主。

    屈原对秦国的野心心知肚明,他明白这所谓的“和亲”不过是秦国设下的陷阱。一旦张仪的计谋得以实现,那么楚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到那时,国破家亡、种族灭绝都将成为无法避免的悲剧。

    想到这里,屈原心急如焚,但又无能为力。他只能默默地祈祷着楚王能够醒悟过来,识破秦国的阴谋诡计。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看着朝堂之上那些阿谀奉承之徒纷纷附和着楚王的决定,屈原感到一阵悲凉涌上心头……

    此番议事,向东流知道张仪和郑袖早就沆瀣一气,不管怎样结果已经是无力改变的。此时,以往每每都有真知灼见的他今天却意外地保持了沉默。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自保,二是不想让郑袖察觉自己的异常。

    朝堂上只有屈原一人据理力争,可惜孤立无援。楚王已经完全被蒙蔽了,屈原激动之处,竟恸哭进谏:“大王若是听信谗言,楚国离亡国不远矣!大王”,言语中的冲撞激怒了楚王,意料之中他再次被贬了。

    向东流现在才明白为什么现代人会缅怀屈原了,他不愧为正义之士,可惜历史不可改变,他的忠肝义胆,令人佩服不已。

    退朝之后,向东流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看着屈原孤独的身影消失在宫殿的门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奈和悲愤。他知道屈原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而是深谋远虑的洞察。然而,当权者却沉迷于眼前的安逸,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视而不见。

    他悄悄地紧跟在屈原之后。只见屈原神色凝重地站在门前,屈原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开口说道:“我已尽力而为,但楚王已被张仪和郑袖所迷惑。今日我在朝堂上的进谏,不仅未能唤醒楚王,反而再次被贬。看来楚国的命运已无法挽回。”

    他叹了口气,他取出一支竹简,开始挥毫泼墨,将自己对楚国未来的忧虑和失望,以及对国家忠诚的热忱,化作一篇篇辞藻华美的文章。

    书写完毕,屈原起身向窗外望去,江水滚滚而去,如同流逝的时光,一去不返。他自言自语:“与其眼睁睁看着国家沦陷,不如以死明志。”

    说完,屈原便离开了住所,向着江边走去。向东流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屈原此举意味着什么,心中不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夜幕降临,江面上升起一层薄雾,向东流站在江边,看着远方的星辰点点,心中暗下决心。即使无法改变历史的车轮,他也要尽自己所能,为这个即将凋零的国家做些什么。至少,他要让屈原的精神和他的文章流传下去,成为后世警醒的钟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