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重生世家,从海洋争霸开始 > 第六十四章 裴夫人进京

第六十四章 裴夫人进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群臣也是一阵苦笑,看来未来的岭南书院现在就差一名山长了。

    陛下和岭南必定有什么交易存在,只是这个就不是可以向陛下过问的了。

    李孝恭、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人却只是微微一笑,他们是知道内情的,但也不宜喧哗出来。

    朝堂上的议论,冯智佑是不知道的。

    但岭南的船队来长安了,让府里意外的是,这次裴夫人也来了。

    冯智佑哥俩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连忙至码头迎接母亲大人。

    随之还有源源不断的蔗糖、果脯、象棋等物卸载了下来。

    只是裴夫人在外面时笑容满面,进府时却是脸色阴沉。

    冯智佑有些摸不着头脑,冯智彧却是有些若有所思。

    “那个,娘亲,此行可顺利?”

    “不顺利,气死老娘了。”

    紧接着裴夫人不禁破口大骂起来,便是冯智彧听了也有些吃惊。

    裴夫人骂了半晌,方才停了下来。

    便欲问裴夫人细节,裴夫人一指身边的护卫首领,说道:“你来说。”

    随着护卫首领的传述,二人方始明白过来。

    原来冯家的船队在洛阳被人差点打劫了。

    还是洛阳主管航运的户曹参军。

    这段时间大灾,洛阳府尹、少尹等人都在外探访灾情。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户曹参军自以为背后有人,趁着现在长官们都不在了,竟是把所有进长安的船只都堵住了,说是要征收进京税。

    每船须要上缴二成物品,方可放行。

    岭南冯家的舰队已经亮了旗号,但奈何这位户曹参军根本没什么印象,便是同样提出二成物品的进京税。

    裴夫人都被气笑了,让人和户曹参军交涉,说是岭南冯家的进贡物品,不可拖延。

    奈何人家根本不信,而且自认为背后的靠山足够大,根本不予放行。

    裴夫人也是倔脾气,你不让我走,我还真不走了。

    户曹参军也怕事情闹大,便令人把这些船先拖走,谁知船上走出数百名护卫,手中冰冷的弩箭对准这些人。

    护卫首领说了,只要你们这些人再上前一步,就不要见明日的太阳了。

    看着密密麻麻的弩箭对准自己,便是户曹参军也惊呆了。

    这他瞄的是军队里才有的弩箭,自己这是招惹了什么人?

    连忙谦恭地说,冯家船队不用交什么进京税,可以直接放行。

    但裴夫人却是不乐意了,让他们背后的主事人出来说话。

    结果,对方的话事人就是不出来,双方便是一直对峙着。

    直到洛阳府尹、蒋国公屈突通回到洛阳,重责了那位户曹参军,并与裴夫人致歉,这才把事情压了下来。

    这也是船队晚了一天到长安的原因。

    护卫首领说完,哥俩均是意识到了问题,不由齐声问道:“户曹参军背后的人是谁?”

    “义安郡王李孝常。”裴夫人撇撇嘴说道。

    二人听了不由泛起一阵无力感。

    义安郡王李孝常乃是李渊族弟,李渊攻打长安时,李孝常献出了永丰仓,又是宗亲,李渊登基后便是获封义安郡王。

    此人只是个幸进宗室子弟,才干有限,李渊在位时便打发他到洛阳,给了他一个闲职。

    却没想到他到洛阳仍不消停,与地方官吏勾结,对水运客商进行打劫。

    冯智佑想了想,挠了挠头,却又是嘿嘿笑了起来。

    众人均是不明所以,冯智佑便是说道:“陛下对功臣勋贵一向照顾有加,但对这些宗室却是未必。”

    冯智彧摇了摇头:“可是这个义安郡王确实是对朝廷有功的,他献的永丰仓可是占了前朝全国二成的粮食储量。”

    “没错,所以,这次陛下只会让宗人府对他斥责一顿了事,我说的是另一件事。”

    “什么事?”众人不由大奇。

    “暂时不能说,但这个义安郡王几个月后要倒大霉了。”

    史上,这个义安郡王贞观一年末联合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左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密谋造反。

    李二是什么人?他可是造反起家的,先是造前朝的反,再便是造太子的反,对于造反他可是轻车熟路,乃是大师级的人物。

    李孝常等人这种三脚猫似的造反,自然被李二反手便是扑灭。

    造反大罪,历朝历代皆不可赦,唐律更是定为十恶之首。

    因此,李孝常等人自是被处死。

    冯智佑会奇怪的推算之术,裴夫人、冯智彧是知道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义安郡王马上就要倒霉,但只要倒霉就好,能出上一口胸中恶气。

    见裴夫人消了气,事情告一段落后,冯智佑这才问道:“家里怎么样?娘亲怎么亲自来了?”

    “家里安好,只是娘亲必须要来长安一趟,唉,彧儿你说说吧,实在不想提那个白眼儿狼。”

    “是,五弟,大哥今年已经二十岁了,还没成婚,你不觉得有点奇怪吗?”冯智彧促狭地一笑。

    奇怪?为什么奇怪?二十岁未婚,冯智佑受前世观念影响,还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但大唐男子十五六岁便算是成年,十二三岁定亲的比比皆是,按照大唐风俗,冯智戴二十岁未婚,倒的确是稀奇了。

    “嗯,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冯智佑点点头说道。

    “当年炀帝暴虐天下,倒霉可不是一个二个,荥阳郑氏的一个小支脉被流放到了岭南,受了我家不少关照。

    他们有一个小娘子,嗯,当初还是个小孩童,现年应该是十六岁了,娘亲便动了心思,想给大哥定亲。

    他们也同意了,但后来的事却是不好说了,炀帝魂断扬州,大唐定鼎天下。

    嗯,荥阳郑氏的可是有一位成为当时李建成的太子妃的,只是轻言数语,荥阳郑氏这个获罪的小支脉便是被赦免,回归了荥阳郑氏。

    回归荥阳郑氏后,初期倒还有书信往来,但慢慢地他们却是不怎么联系我家。

    大哥到了成婚年纪,家里去信问询,他们家却是说那个小娘子深受长辈喜爱,想多看几年。”

    冯智佑慢慢听明白了,这是狗血的悔婚戏码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