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冯家要造反?
“老爷,少爷的纸制作不成功,可能和老奴有关。”老管家缓声说道。
“嗯?怎么说?”
冯盎也没想到这里还有老管家的事。
“老爷,少爷年前就让老奴找寻一种石灰石矿,说是拿来造纸用,但老奴问了很多人,大家都没听过。”
冯暄、冯盎二人听了面面相觑,石灰石矿?他们二人在岭南这么多年,可谓见多识广,但也是没听过啊。
半晌,冯暄说道:
“三弟,这可能是一种新的矿物,估计要去探测才行,没想到造纸还需要这种闻所未闻的矿石,怪不得山东世家可以垄断造纸数百年,只是不知佑儿是如何知道的?”
“嗯,看来是这样,造纸是大事,肯定不能一帆风顺,初次制作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冯盎此时也想通了,对着小云挥挥手说道:“没事了,去罢,造纸之事让佑儿不要着急,慢慢来便是。”
小云如蒙大赦,连忙退出家主书房。
小云退出后,冯暄便说道:“三弟,我想后日便回罗州了,看来这次是看不到戴儿了。”
“嗯,二哥,找机会,让他去看你便是。”冯盎宽慰自己的二哥说道。
冯智戴毕竟是家主嫡长子,从小便受到良好教育,而冯智戴也不孚众望,长大的显得相当出色,多年不见,好不容易来一趟,作为二伯的冯暄却是没看到这个侄儿,心中颇为有些遗憾。
在冯家两位长辈惦记冯智戴时,以为他快要回来了,却不知此时冯智戴还在长安呢。
长安,冯府。
冯智戴心内也颇为奇怪,元日大朝会过完后,李二却是没有让他回去,只是让他每日参加朝会。
他一个刺史出现在朝堂上,面对满朝朱紫,他一个从岭南来的小州刺史,官位不过五品,虽然也能着红袍,但耐不住老家伙们太多,自己在朝堂上却是显得颇为怪异。
李二不发话,他却是不好提回岭南的话。
连续参加十数日朝会,每日寅时三刻起床,卯时初到朝堂上听无数大佬们的争论,虽然也有不少收获,却是着实辛苦。
今日是下元日,也就是后世的年初十五了,冯智戴早早就在太极殿前等候上朝。
宫门开后,文武百官依序进入太极殿,文官左,武官右,众人站好后,李二旁的内侍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李二已改元贞观,今年便是贞观元年,李二陛下看起来励精图治,朝中也是名臣猛将无数。
只是每日商谈的话题都是关中、山东各地兴修水利,如何防御突厥人等,这些话题与岭南毫无关系。
海盗猖獗,但未闻朝中衮衮诸公有一句半句提及,冯智戴想到这里也是有些黯然。
虽然知道此时初生的大唐重点防治的是北方,但心里也还是有些不舒服。
正有些出神的时候,猛然听到一位御史出班奏道:“臣御史王德海启奏陛下。”
“准”
“臣闻岭南冯家称霸岭南,多年来没怎么向朝廷上交赋税,年前更是携制糖之利,赚取了无数钱财,岭南僚民倔拗不顺,疑有造反之意,陛下不可不防。”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议论纷纷起来,只是几名御史却是同时出班奏道:“臣附议。”
殿中群臣顿时一片哑然,皆因这个造反罪名太重,谁也担不起。
而且岭南冯家多年不怎么向朝廷交税也是事实,年前用红糖白糖狠狠地在长安赚了无数钱财也是事实。
虽然冯智戴年前也在积极走访朝廷重臣,但他是小辈,朝中大佬是否接见他也是看心情。
殿内群臣一片肃静时,李二心中却是高兴了。
这些出来弹劾的御史果然是江南世家的,东海王氏、琅玡王氏,甚至陈郡谢氏也掺和了一脚,倒是五姓七望的官员没什么动静。
看来冯智戴说的,内陆有人和海盗的勾结的事情是真的。
终于跳出来了,但朕却也无法为你冯家辩解,看看你这个冯家长子如何说。
此时,经历过初期的震惊后,冯智戴缓缓说道:“臣作为冯家长子,请陛下允许臣自辨”。
“准”
“臣想请问一下,这位状告我岭南冯家要造反的王御史,是否出自东海王家。”
“本御史确实出自东海王家,但与你冯家要造反有何关系,请冯刺史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岭南地处南方一隅,自前梁以来,便在我冯家曾祖母冼夫人的努力下,始终护卫岭南,数十年岭南不见刀兵。
曾祖母去世前,便嘱咐我等冯家子弟,岭南虽地处南方,却是华夏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其后我大唐王师来到岭南时,臣父即率岭南二十余州归顺大唐。
但岭南的问题由来已久,迄今仍有土司不服王化,组织僚民械斗,我冯家为了岭南的安宁也是竭尽全力与其周旋。
更何况,近年来,海盗猖獗,屡屡袭击岭南各地沿海,臣之五弟更是数月前在岸边被海盗袭击,险些身死,幸为义士所救。
我冯家痛下决心,苦研出制糖之术,在长安售卖得了些钱财不为别的,正是制造海船与海盗作战。
需知我冯家这几年来,陆陆续续,已经损失了七十余艘海船,从原本的百余艘到现在的三十余艘,岭南子弟更是血洒大海。
你东海王家也在靠近海边,应该知晓海盗如何凶残,要是你东海王家不受海盗袭扰的话,臣便无话可说。”
群臣顿时哗然,李二也自点点头,看来冯家这个长子不错。
从历史、从冼夫人,从海盗各方面进行辨驳,最后一巴掌打在东海王家脸上,岭南受海盗袭扰严重,为何东海王家风平浪静,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啊。
“你,竖子,如何可污我东海王家清白,我王家也自是抗击海盗,如何不受袭扰?陛下,臣状告冯刺史辱我王家清白,请陛下赐其诬告之罪。”
王德海被冯智戴影射了一下,顿时说话有些急了。
“哦,王御史状告我冯家造反,可有证据,难道不是诬告?而且本刺史只是就事论事,如何就是诬告了?”
“我乃御史,风闻奏事,自是不需要证据。”王德海大叫道。
“哦,王御史身为御史,自可风闻奏事,此乃《唐律》赋予御史们的权利,但我想问,《唐律》赋予了御史们风闻奏事之权,可曾赋予御史给官员定罪之权。”
“哗”群臣顿时有些乱了起来。
这些御史个个嘴巴刁毒,无事生非,捕风捉影,众大臣也是自辨乏力,就是辨赢,人家御史也是屁事没有,朝中大佬们也不愿惹这些人。
久而久之,这些御史便是有些飘了,经常给人定罪。
但《唐律》中定罪权只有三司才有,三司便是刑部、大礼寺和御史台,身为御史并不意味着就是御史台的人,就算是御史台也只有在某些特定案件中与刑部、大礼寺共同商定。
所以,作为御史,王德海何德何能给人定罪,这是群臣哗然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