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章范太守荐满宠
中午,高平县刘家王府。
陈氏面带微笑,优雅地举起酒杯,微微弯下腰来向范太守施礼,轻声说道:“我在此敬范太守一杯酒,感谢您对犬子琦儿的悉心教诲和栽培之恩。”话音未落,范康急忙站起身来,同样躬身回礼,谦逊地回应道:“刘夫人过誉了,令郎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老夫不过是尽到为人师表的责任罢了,实在当不起如此赞誉啊!”
陈氏轻轻摇了摇头,坚持表示:“范太守太谦虚了,您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对世间万物都有着独到的深刻见解。能将琦儿托付于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名师门下,真乃他三世修来的福分。这份教导之恩,我们一家人没齿难忘。”她一边说着,眼中流露出真挚的感激之情。
面对陈氏的盛赞,范太守摆了摆手,感慨地说:“刘夫人言重了,若不是承蒙景升贤弟的搭救,恐怕我早就命丧黄泉了。如今还谈什么恩情呢?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见外。这次回来,我发现短短半年时间里,琦儿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啊!”说完,范太守脸上浮现出欣慰与赞赏的神情。
刘琦恭敬地拜见恩师,一躬到底。
范康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目光坚毅、面堂微黑的精壮少年。他惊叹于刘琦近期的巨大变化,筹备学堂、用人做事,实在令人赞叹,与之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范康感慨道:“学生以前有负于老师的教导,前些日遭遇变故后有所领悟。学生所做之事虽较为顺畅,但也有许多考虑不周之处。理当戒骄戒躁,用心学习,还望老师多加教导。”
范康手捻须髯,微微点头说道:“琦儿,你创建武备学院,训练武技,教导识文断字,可有教师?”
刘琦回复道:“回师父,尚未寻得合适的教师。”
“简直荒唐!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范康生气地说道。
刘琦赶忙解释:“恩师莫气,招募的人大部分都目不识丁,也不精通武技。学院的目的并非培养将才帅才,而是教导一些简单识文断字、遵守将令的基层什长、百人长、主薄,以及懂得简单医疗包扎的医生。一年时间基本可以出师。若遇到优秀者,则聘为教师。徒儿已禀报父亲大人,帮助寻找聘请名师指点徒儿武技。将才、帅才不仅需要名师指点,还要看学生的悟性和根骨,二者相辅相成,而且培养时间长,见效慢。徒儿目前尚不具备这些条件,不敢奢求招募到特别优秀的人才。”
为师孟浪了,琦儿所言极是。但学院内无饱读诗书通晓政务之人不可。不用看为师。我已老矣。为师推荐一人。昌邑满宠。
范康缓缓说道
范太守说的莫非是我们高平县令满宠?陈氏问道。
没错,正是此人,范康答道。
满宠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听闻那山阳郡太守袁遗拉帮结派,县中督邮张苞更是贪赃枉法,搞得吏政乌烟瘴气。即便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张苞依然仗着袁遗这座大靠山有恃无恐,丝毫不把初出茅庐、年仅二十多岁的代理县令满宠放在眼里。
可满宠又岂是那等畏惧权贵、善恶不分之人?他当机立断,将张苞就地正法。由于害怕朝廷降罪,满宠索性辞官,不辞而别。
陈氏说道:
“满宠年少时曾来我处求学,我见此子性格刚强坚毅,志向远大,颇有一番豪气,便稍加指点。如今他为了避祸,不敢回家,若来你的武备学院任教,既能得到景升的庇护,又能施展他的才华,想必他是不会拒绝的。”
天下有分崩离析之势,大汉危矣。各地豪强手握军权者不听朝廷调度各自为政。景升兄有皇室宗亲之利,可以被身份所累,无法掌军权培养班底。现在公子琦能力非凡,有所悟,建立军校,打造班底。如果遇到朝中有变,景升谋取一方势力作为根基,力挽狂澜不是没有可能。
范康沉吟道
范太守谨言,琦儿尚幼,兴办武备学院不过是游戏之举罢了。景升忠心汉室,向来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而已。陈氏沉吟道。
我与景升相识多年,对他再了解不过,他宽厚仁义,行事却欠缺果断,夫人更是谨慎有余。琦儿如今行事有章法,条理分明,沉稳有加,已然成年。此时正是展露锋芒之机,以便尽早掌握资源,招揽人才。
范康答道。
陈氏沉思片刻。
范师所言甚是,我自会与景升商议。陈氏道。
刘琦起身跪地叩谢道:“范师教导之恩,琦儿没齿难忘,如今又有举荐贤才助我,琦儿感激涕零,不知如何报答。不知师父可还有其他可用之才?”
听着前面的话语,范康面无表情,正襟危坐。待听到后面,不禁一笑,道:“你这小鬼头,何时变得如此狡黠?你当有才之士比比皆是?岂是轻易能说服的?”沉吟片刻,又道:“为师有一侄儿范闲,虽无经天纬地之才,然记账后勤、担任主簿一职,还是绰绰有余的。”
“多谢师父!”刘琦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