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墨家来访 工农俱进
在赶走匈奴以后,阳溪村又开始了繁忙的冬小麦播种,王韶和农人们一起在地中忙着播种,农人们轻松的驱赶着牛儿前行,自然而然得露出了久违得笑容。
自从来到阳溪村,跟了王公子以后,便远离的劳累和疾苦,用上了各种没见过的神器,和老天爷抢饭吃,都没那么难了。
这一日村子来了一个怪人,粗布麻衣、一双草鞋,带着同样装束的五人,在地头田间好奇的张望。
看见如此一行人,王韶连忙弹一弹鞋上的泥土,走了过去。
询问道:“客从何处来?”
为首之人说道:“卑下墨家弟子孟胜,一路从关中而来,今见此地农人所用之物神奇,特观察一二。”
王韶心想,墨家啊,战国时期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啊。如今自己有心建设大同世界,墨家是一个好选择。
王韶说道:“可是墨子之徒,墨家第三代钜子,久仰大名,心慕墨家久矣,今终得见。”
“郎君客气了,一些虚名,比不得此村中贤人所为,不知此等农具何人所为。”没有在乎什么君子之言,墨家上下一体,只为实现心中大义。
王韶还没搭话,旁边得农人便骄傲得说道,“贤人就在你面前,你都不识。”
孟胜有些惊讶得打量着年轻得王韶,在心里感叹,有天生神圣乎。
王韶连忙解释道:“我等来自后世,巧思来自后世农人尔。”
听着如此话,孟胜反而信了几分,一路走来,看过过去得周朝,看过未来得秦人,如今反而麻木了。
王韶带着孟胜一行人,先行入城,对于未来得老师人选之一,自不敢怠慢,让王卮喊来公子高和方雅作陪,只听孟胜开口道:“突来此界,制度未立,我等墨者欲行走天下,传墨者思想于天下。
一路行来,见村中不别亲属,老幼共养;不区贵贱,共同耕作;
民安其乐,不见奢靡,此正和我墨家兼爱、尚同、节用、非乐。”
公子高和方雅才反应过来,原以为是哪里来的老农,原来是墨者。两人也听说过墨家思想,好是好只是在如今乱世,太过理想化了。
但王韶不这样想,村子便是以工农为基础建立,尔墨家得主干便是这个劳苦大众,两者相得益彰。
便赶忙说道:“在下心慕墨家思想久矣,志在建立自由平等得世界,还请先生教我。”
如今得墨家在技术上,推行得是经验主义,一代代得技术传承,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和墨子提出得“三表”。孟胜松了一口气,便开始将自己得理想世界。
其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和王韶想的提高生产力,革命贵族不谋而合。
主张反对儒家繁琐礼节和社会等级观念,这不正是自由平等吗。
主张吃苦耐劳、严于律己,做一个有知识、有觉悟得劳动者,王韶觉得可以提倡,但不用强求。
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造一个有爱互助得世界,王韶觉得只是可以提倡。
最后是教育方面,尚贤、教贤,须以有德行得贤人治国。
听着这一切公子高觉得很不现实,方雅觉得和现代思想很像,就这样墨家先在阳溪村定居。
有了墨家,王韶得第一件事便是同意度量衡,以建村令得标识距离,制定同意得距离工具。
在统一距离,取不同立方水得重量,制作重量标准衡量物。
有了这两个统一标准,在让墨家人改进生产。
至于孟胜迫切得思想传播,便让他加入孩子们得教育问题。
工农事业如火如荼得进行,不知不觉天气变凉,不再见时常得雷声,小虫子们开始藏入洞穴,天气越发干燥,将雨减少,阳溪蓄水量减少,听榕老说应是到了秋分时节。
秋分时节,便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季开始,逐渐昼长夜短变化,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开始显著的下降,昼夜温差拉大,可明显感受到,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感觉。
王韶派人在村口,嘱咐农人、老弱要防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
秋季起居养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祭月便是中秋节的前身,王韶准备中秋这天,给农人们放一天假。
王韶让工匠们提前制作一些羊皮风筝,可以让村民们带着孩子在草地上放风筝。
王韶也准备让王韵在早晨和晚间带着村民在广场上,开展广播体操和广场舞活动,将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在这个世界推广下去。
听孟胜说了农人得生活也需要艺术,从此刻起,音乐、舞蹈再不是贵族独有,王韶要在民间推广,不再是用来祭祀鬼神和攀附贵人,只为自己发自内心得快乐。
如此白天得闲暇,也不至于让农人们不适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得活动去参加,或安静和自己心爱得人一起秋游,让人们记住这美好得一天。
晚上还有王韶准备得晚会和美食,晚会依旧是农人各自的才艺表演和精彩的舞台剧,即使看了很多次,依旧有人对那些反派角色,咬牙切齿。
柔娘在晚会入口,摆着鱼汤,高声喊道:“快来,尝尝,这是王韶大人亲自带人采摘的秋菜,再配上肥美得鱼片熬制得‘秋汤’,和河中肥美得秋蟹。”
闻着香味,许多农人拿着碗筷排起了长队。
秋分那天,王韶带人去采摘秋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的野苋菜,便是秋菜。
采回的秋菜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不适宜多吃。
五人在新世界的第一次团圆,也是秦时人们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团圆。
如今一切安稳,村中又有擅长防守的墨家弟子,王韶是时候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