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对峙
杨武话音刚落,大殿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仿佛每个人都在品味这个名字所蕴含的深意。
嬴政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显然对杨武的这个提议颇为满意。
罗网这个名字,既体现了这个组织隐秘而高效的特性,又充满了霸气和决心,仿佛预示着一切潜在的威胁都将被这张大网一网打尽。
“罗网”
嬴政微微点头,语气中透露出几分赞许:“赵高,这罗网组织的重任,朕便交给你了。”
赵高立刻站出来,恭敬地回应:“臣赵高,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确保罗网组织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守护秦国的安宁与稳定。”
大殿内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起来,嬴政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杨武行礼,语气恭敬:“王上英明,臣相信在赵高的带领下,罗网定能成为保护王上和大秦的坚强盾牌。”
姜武走上前来,与杨武并肩而立,附和着。
接着,他侧目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县里的日子,那时他凭借着自己的小心谨慎和聪明才智,得到了乡亲们的夸奖,甚至被誉为天才。
然而,当他来到咸阳,与杨武这样的佼佼者相遇时,他才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能力在这里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杨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总能提前捕捉到那些微妙的先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更令人钦佩的是,在关键时刻,他总能挺身而出,凭借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王上,臣斗胆一问,昌平君历来稳重,面对此次风波并未反应过激,不知王上缘何决定罢黜其相位?”
杨武站在大殿之上,目光直视嬴政,声音坚定却带着一丝不解。
&34;数日前,寡人与群臣商议灭楚之事,朝中不少大臣对此表现出强烈不满。但寡人作为秦国之王,不会忘记先王的夙愿,统一的脚步不能停歇。&34;
嬴政的话语直接而明确,他知道统一六国的路途不会平坦,但作为秦国君主,他有责任实现先王的遗愿。
为了秦国的长远利益,他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只见他朗声道:&34;因此,寡人决定罢免昌平君的相位,震慑朝堂。&34;
嬴政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意外和赞赏:“寡人原本有所疑虑,然而昌平君主动请缨,愿前往南郡,安抚楚地百姓,为秦国进军楚国铺平道路。”
不等三人反应,嬴政微微颔首,声音沉稳而有力:“寡人恩准了此事。”
李斯颔首,感慨道:“王上英明,昌平君定不负王上所托。”
杨武站在一旁,拱手作揖,颔首以示敬意:“王上英明,昌平君忠诚,此举必为秦国带来福祉。”
昌平君的主动请缨,在杨武眼中绝非轻率之举。
史书记载,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大举进攻楚国时,昌平君在混乱中被拥立为楚王,于淮南之地公然反秦自立。
此刻,昌平君的主动请缨,或许是昌平君在为未来的某种行动做准备,企图再次掀起波澜。
或许,他是在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试图在秦国与楚国之间找到生存的空间。
又或许,他正在布下一个更大的局,意图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谋求更大的利益。
杨武的眉头紧锁,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情绪,昌平君在嬴政心中尚存有一席之地。多年来的忠诚和贡献,使得嬴政对他抱有一定的信任和依赖。
仅凭自己的三言两语,是不足以动摇嬴政对昌平君的信任的。
然而,正当大殿内的气氛略显缓和之际,姜武的声音却不合时宜地响起。
姜武走上前来,目光直视嬴政,声音虽小却坚定:“昌平君作为朝中重臣,其忠诚一直备受陛下信赖。但在这敏感的时刻,臣不得不直言,昌平君的某些行为,似乎与那些细作有所牵连。”
声音虽小,但在空旷的大殿中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嬴政的心头。
嬴政的脸色微微一沉,他深深地看了姜武一眼,似乎在评估他话语的可信度。
杨武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心中不禁为姜武的直言不讳捏了一把汗。
杨武站在一旁,面色凝重,眉头紧锁。他瞥向姜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姜武,你怎么总是在不合适的时候,提出一些如此尴尬的问题?
难道你看不出来,陛下对昌平君尚存信任,你就不怕因此触怒龙颜,招来杀身之祸吗?
此刻,嬴政的心中确实掠过了一丝疑虑,脸色微微一沉,一直以来,昌平君的忠诚他一直深信不疑,但在这关键时刻,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容忽视,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昌平君的每一个举动。
毕竟,昌平君身为大秦丞相,地位显赫,与朝中的各方势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这种疑虑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嬴政对昌平君多年的情感和信任所淹没。
多年前,嫪毐野心勃勃,率领门客舍人三千,谋划蕲年宫之变,气势汹汹地来到宫中,意图刺杀嬴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昌平君和昌文君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他的身边,为他挡住了嫪毐的疯狂进攻。
而在那之后的日子里,昌平君和昌文君又帮助嬴政扳倒了权倾朝野的吕不韦,为嬴政扫清了亲政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多年的情感积累,昌平君为大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一切都让嬴政坚信,昌平君不会做出叛乱之举。
大殿内的气氛因姜荣的直言而变得僵硬,李斯见状,深知此刻需要有人站出来打破僵局。他双拳紧握,声音中充满了决心:“王上,昌平君之事,臣会全力彻查,定会给王上一个交代。”
李斯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大殿内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嬴政深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脸上露出几分凝重的神色。他背负着秦国的重任,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国家的未来。他沉声问道:“相里由余党的事情,李斯,你已经彻查完毕了吗?”
李斯点头回应,但随即又面露难色:“回禀王上,所有发现已经如数告知!”
嬴政静静地听着李斯的汇报,突然他顿了顿,面露难色道:“可关于夏扶余党的事情……那名青袍男子,朕听说他的情况颇为棘手。”
嬴政的眉头紧锁,眼神锐利如刀,他立刻追问:“为何会如此?”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斯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如何向嬴政表达这复杂的情况。他深吸一口气,然后严肃地回答:“陛下,那名青袍男子醒来后,神志不清,记忆混乱得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臣反复询问,试图从他口中得知一些线索,但他甚至连夏扶是何人都不记得,更别提其他涉案人员了。”
李斯说到这里,微微摇头,脸上露出深深的无奈之色。他明白,这样的情况对于案件的侦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姜荣紧握拳头,目光如炬,语气中充满了怀疑:“此人怕不是装疯卖傻,企图借此逃避责任!”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那青袍男子的不信任。
杨武眼神锐利如鹰,他微微挺直了腰板,声音坚定而果断:“王上,若审问需要,臣愿意亲自参与,助李斯一臂之力。”
李斯闻言,坚定地摇了摇头,解释道:“臣初时也以为他是在装疯卖傻,但经过臣的仔细观察和反复审问,臣可以笃定他并未说谎。他的眼神、动作,甚至每一个细微的反应,都不像是伪装出来的。”
杨武看着李斯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稍微减少了一些,看来李斯所言非虚。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大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嬴政眉头紧蹙,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他知道,如果不能从这名青袍男子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那么整个案件的线索就会中断,想要彻底清除相里由余党的余孽将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嬴政并没有放弃,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一点线索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他看向李斯,沉声问道:“可有其他办法?”
李斯沉思片刻,然后回答:“臣会命人继续审讯,同时寻找名医为他诊治,希望能够恢复他的记忆。此外,臣也会加强宫中的警戒,防止相夏扶同党的余孽再次作乱。”
接着,李斯深吸了一口气,话语中带着几分沉重与不解:“那名青袍男子,其记忆混乱不堪,如同破碎的镜子般,碎片散乱,难以拼凑出完整的记忆画面。然而,令人惊异的是,他竟奇迹般地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众人的好奇心被激发,姜武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直接追问道:“他究竟叫什么名字?”
李斯微微闭上眼睛,似乎在努力回忆那个名字。他眉头紧锁,仿佛在脑海中搜寻着那散乱的记忆碎片。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目光坚定而深邃,沉声道。
“盖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