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立项
荀风听到父亲的名字之后,记忆还是陌生且带着几分反感,但这次默不作声的点了点头。
“那我现在多少有些理解他了,忙起来确实总是什么也顾不着了。”
柳月点点头,然后有些失落的转身离开:“我去食堂,回来给你带份饭吧?”
荀风思路被打断的烦躁,看着母亲的低声下气,也消除了不少。
“嗯,好,谢谢妈。”
“没事,你歇歇眼再去工作。”
“嗯。”
荀风看着母亲离开,然后难得听话的看向院子里的梧桐树。
绿色对眼睛好。
或许能歇歇眼。
荀风是能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伤到了母亲。
心里也确实自责,但他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不知道是他的家长是这样,还是华夏的家长都是这样,在荀风从小到大为数不多的碰面中,他们会教他们吃苦、努力、怎么做个好人,但从来不会教他们怎么去爱。
再加之亲情的长期缺位,以至于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孩子。
在院子里看梧桐树叶的同时,他也在脑海中回忆着被打断的思绪。
目前的进度,他似乎能够完成最基础的全域感知系统了。
靠这些硅基生命自己繁衍肯定是不现实的,而解决方案就是直接投入大批量的传感器,人工完成全域覆盖。
而当下的首要任务也就逐渐明确了起来——寻求地球事件与四大基本力之间的关系。
学过工程论的都应该清楚,对于功能的实现,往往是追求准确稳定而不是极简。
就比如说简单的天气预报下雨和降水量。
人类往往会选择直接观察和放几个量筒,看看是否下雨,然后测量平均降雨量。
然后给出来非常简单和直接的答案。
但现在的最优路径需要变化了,他需要撤掉人眼和量筒,而是通过最为简单的仪器去观测云层的运动和厚度来精准预判。
而机械越简单,理论支撑就会越复杂。
量筒和人力的配合,覆盖的范围极小,只有几平方公里或几十平方公里。
但如果设计出云层传感器,那覆盖面就可能达到数个省乃至整个华中平原。
这样一来,投放的科学仪器数量就能从亿级降到千级乃至百级。
荀风回到房间继续工作了起来。
柳月带着饭菜回来之后,屋门就又闭上了。
她刚习惯性的伸手想要去敲门,脑海中瞬间想起了荀风先前的话。
于是又悄悄的把手放了下去,在窗边轻声说到:“饭菜我放在门口了,你能停住手的话出来拿,趁热吃,别凉了。”
音乐听到屋里“嗯”了一声后,她这才默默离开。
荀风简单把自己的构思完成了描述和总结,然后狼吞虎咽的吃过了晚饭后,就向中科院研究所跑去。
夜晚温度降了不少。
但被阳光烘烤了一整个白天的地面,依旧冒着特腾腾的气。
加上树上的蝉鸣聒噪,仍旧让人感觉烦闷。
来到了理论物理研究所后,不少院士的工作已经陆续进入了收尾阶段,准备回去休息。
随着红夜事件的前因后果逐渐清晰,那个悬在所有人头顶的斩首大刀,也似乎拉升了很多。
先前那种危机感的削减,让他们也难得轻松了一些。
不过荀风火急火燎的出现在这儿,所有院士都互相对视了一眼。
“院长这是又有什么好念头了。”
“耽误大家一些时间。”
荀风把所有院士聚集起来,简单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给了众人。
一众院士听到之后,毫无例外的被他的奇思妙想给惊讶到了。
“用传感器检测各个行星的情况并发送给中继卫星,然后用中继卫星将传感器的信息传递回地球,这个思路挺好的。”
“向行星投递传感器的难度,要比发送人造卫星简单的多。”
人造卫星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首先需要通过前期大量的数据收集,来确定轨道、引力等数据,然后通过复杂且严格的变轨过程,来实现环绕。
但这还只是地球附近的行星。
因为引力不够大,所以对于同步卫星的飞行速度要求并不算高,因此这个方法勉强可行。
但是再远一些,到了土星木星,无论是引力还是轨道情况都极为复杂。
在那种工况下,想要研制出来稳定推进的人造卫星,就是另一码事了。
“所以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传感器的理论支持?”一位院士问道。
“把所有的复杂现象,通过相互作用力和场论结合来进行预测,这个难度光是听起来就很艰巨了。”
荀风道:“现在先不谈难度,先谈这个路径是否是当下的最优解。”
一名院士喃喃道:“现在无非就两个方案,一个是人造卫星,另外一个就是这个传感器了。”
“一个是围绕行星运动,一个是直接投到行星上。”
“比较下来,我更赞同传感器的方案。”
其他院士也纷纷表态:“我也同意,人造卫星不但需要行星的稳定运行,还要保证在复杂工况下的探测行为,随着与地球距离的逐渐远离,和行星引力作用的增强,这个难度是越来越大的。”
“而我们的目的是要提前预知,所以肯定是越远越好,所以人造卫星的方案属于是倒行逆施了。”
“传感器就简单了,只要飞船能够到达卫星上空,传感器可以在引力作用下万无一失的落到行星上面,在部署角度上来讲,传感器的方案无疑是最优的。”
看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荀风这才接着往下推进:“那接下来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关于传感器的理论设计,各位可以先思考一下。”
总的设计思路,荀风已经给出,围绕四大基本力和力场展开。
但具体的设计,还需要旷日持久的研究和推演。
荀风没有耽误大家太久时间,在任务提出来之后,叮嘱众人多加思考,便不耽搁众人回去休息。
而一知半解的众院士,也三三两两的讨论着,往各自的房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