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误解
两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走了。
在警卫的陪同下还算平静。
刚一离开小区,两人就满眼古怪的看着对方。
眼神中有一些戏谑和不理解。
“你觉得这个叫荀风的同学怎么样?”戴眼镜的工作人员带着几分哭笑不得的语气问道。
这个问题他是带着预设答案问的,所以光看对方的表情,他就大概知道对方会说出怎么样的一个答案。
果不其然,另一个工作人员忍不住的嚷嚷到:“我觉得不太对啊,听他说话那个样子,感觉脑子不带对劲啊。”
“你他娘的,”眼镜男笑道:“你挺能装啊,一本正经的,我以为我感觉错了。”
“那不是得给学生一点尊重吗,”那个工作人员笑道:“他刚一开口我就感觉不正常了。”
眼镜男琢磨道:“看上面的态度,这学生的名次应该还很不错,啧啧,不明白。”
“那有啥不明白了?”另一个人指着后面警卫矗立的小区:“能在这里住的,下限都是厅长级别的,二代少爷想要个机会,有什么难的?”
“卧槽,”眼镜男恍然大悟:“你这么一说,我就想的更邪恶了,会不会是让他去继承院士们的意识,来治疗弱智?”
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然后噤声不再说话。
目光中,流露出一种什么都看透了的睿智。
然后表情传达出一种身处底层明知不公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
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的感慨和悲愤,
然后愤然离去。
……
在客厅看着协议书发呆的荀风,自然是不知道那两个人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
他只是细细的阅读了火种计划的意向协议书,把其中的条款浏览了一遍之后,给父亲荀敬昌打了个电话。
电话响了没多久,便接通了。
“喂,小风,有什么事吗?”
“爸,刚才有两个教育局的人过来,说我被火种计划选拔上了,不过需要父母的同意,说让你们给他打个电话说一下。”
荀敬昌问道:“那你怎么考虑的,爸妈尊重你的决定。”
“我肯定愿意了,”荀风道:“他们说只要参加了火种计划,就可以直接进入中科院。”
“好,那爸妈等会给人家回个电话。”
荀风把电话号码告诉了荀敬昌,然后激动道:“后天就要出发了,你和我妈在中科大吗?”
“你妈在我不在。”荀敬昌道:“你走的时候记得把电闸和水阀关好。”
荀风听老爸不在中科大,心情有点低落,但还是认真道:“嗯,我知道的。”
电话挂断之后。
荀敬昌微微叹了口气。
柳月问道:“是小风吗?”
“嗯,”荀敬昌道:“孩子后天过来,你照顾好孩子。”
“小风后天过来应该在教育部先报到,来中科院差不多就三五天后了,那时候火种计划的捐献阶段也就结束了,”
柳月犹豫道:“不过后天刚到京师的时候,你应该还能和孩子再见一面。”
“我已经和他说我不在中科院了,就不见了。”
“瞒着孩子有什么用?”柳月不理解:“孩子很快就会知道的。”
“火种计划继承过程中需要脑电波保持平静,如果孩子提前知道了,我怕对继承会造成影响。”
柳月失落的回到自己的工作台上忙碌,不再理睬荀敬昌了。
在妻子看来,他把任务和计划看的太重要,但在父亲和丈夫的身份上毫无建树。
柳月失望的表情,让荀敬昌心如针扎。
实际上,柳月所不理解的使命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个麻醉剂。
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也很爱自己的妻子,但他的身份他的位置让他不由得割舍掉这些爱意。
人终究是人,再怎么不凡也不会成神。
是人就难免会有七情六欲,各种复杂的情绪波动,而能让他克制住自己近乎崩溃的情绪的,只有这个怀揣着整个民族乃至全部人类命运的使命和包袱。
妻子感受的不错,但逻辑错了。
因为对这个躯壳深处的灵魂而言,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妻儿更重要的了。
但对于这个躯壳和这个大脑而言,那沉甸甸的负担,让他不得不背弃自己的灵魂。
荀敬昌叹了口气,离开了研究所。
他拿出电话打了出去。
号码是荀风给的,应该是市教育局的。
在荀风已经做好决定的情况下,他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要告知自己同意便可。
电话接通之后,荀敬昌客气道:“你好,我是荀风的父亲,荀风已经把情况和我们说了,我们尊重孩子的决定,所以我们同意他参加火种计划。”
“好,谢谢家长您的配合,麻烦您说一下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和手机号,我们做好记录。”
“荀敬昌,410322xxxx……”
荀敬昌把信息说完后,电话那头半晌无声。
“您好,还有别的需要配合的吗?”
在他的提醒下,电话那头才传来一道微颤的声音:“您……您是荀院长?”
“嗯,荀风的父亲。”
“好的,没事了,已经记录好了!”
荀敬昌挂上电话,在洛城市教育局的一间办公室中。
一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表情木讷的看着旁边的胖子同事:“是荀敬昌的儿子!”
胖子倒吸一口冷气:“那难怪了。”
“有这样一位父亲,儿子哪怕是个傻子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两人苦笑着,随后好奇道:“怎么一直没听说过荀院长的儿子在洛城上学啊?教育部里的资料都没有的。”
“可能觉得丢脸?谁知道呢,这么声名显赫智商超群的人,有这么一个孩子,那肯定是觉得脸上蒙羞吧。”
“唉,这么好的基因怎么没继承下来呢。”
两人窃窃私语了没多久,
大名鼎鼎的荀院长有一个白痴儿子的消息就在办公室舆论场中暗流涌动。
俗人有俗人的处事原则和思考方式,他们也只是对这件事情归类于习以为常的吃瓜事件,并没有小题大做。
毕竟在他们看来,凭借荀敬昌的地位和身份,他可以随意把自己的儿子摆放到任何位置,都不值得意外。
哪怕他的儿子是一个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