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西出阳关
两根火焰轻摇的蜡烛,一炉翻滚飘香的狗肉,烘得客舍内的两人,几欲滴汗。
等待锅内肉熟的李大狗,百无聊赖,这时咂吧了一下嘴儿,两手抓起身前一双筷子,四短三长,很有节奏的敲起了碗边。
咚咚咚咚……咚咚咚……
同时口中念出了一首酝酿许久的打油诗。
诗云:“苍穹阴沉似锅盖,大雪纷纷如雨来,贫寒屋舍多败坏,街巷狗稀人脸菜……”
话音未落,对面的朱权很有经验的转过头去,装着一副观望窗外天色的样子。
其实此刻早已天黑,以他的眼力自然什么也看不出来。
奈何这狗屁不通的诗句,哪怕朱权不过初通文墨,也不觉得会有什么值得恭维称赞的地方,只好权当没有听见。
李大狗略作回味,不着痕迹的看了朱权一眼,见他别过头去,没有开口的打算,心中颇为失望。
‘前几天念了不少名言佳句,当时的朱权可是佩服的紧呢。
这诗虽然文理有些欠缺,好歹开场显得大气,结尾之时也不乏悲天悯人之情,必然是因为他识字太少,文化太低,品不出其中韵味。
待我好好讲解一番,定要让他拍手称赞。’
清了清嗓子,正要说话。
朱权赶忙转身,拾取桌上一只竹筷,往锅里一块后腿肉上,轻轻捅了一捅,觉得还是差些火候,这时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抢先一步开口,道:“筷子能进,这肉是要熟了,待我把锅底那些小块狗肉,翻到上面,就可以吃了。”
李大狗闻言,顿时精神一震,什么狗屁诗句,哪有狗肉来的要紧?
两只筷子一并,右手往前探去,收回来时,已经夹上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狗肉。
呼呼吹了两下,凑到嘴边咬了一口,软滑的脂肪,紧实的肌肉,层次分明,辛辣的香料也掩盖了因为没有完全熟透,残留的少许腥味。
咀嚼了两下,抽空吹了口气,把剩下的肉块全部丢进口里,一边点头一边称赞。
“小朱的厨艺是越来越好了,这时若能摆上一壶烈酒,那就完美,不消两杯酒的功夫,锅里香肉就能熟烂脱骨。”
“只有二十七两三钱五分银子,外加四百二十多个铜板,这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住宿和马匹草料,一天的花销就要六钱银子,一坛烧酒可以抵我们半天的花销。”
朱权抬头看了李大狗一眼,很熟练的报出了几个数字,一副你看着办的意思。
李大狗愕然出声:“六钱银子,他怎么不去抢?这都第几次涨价了,掌柜的未免太心黑了。”
右手伸出去的筷子,也停在了锅边。
朱权夹了一块肉皮,吃完之后,不慌不忙的道:
“有天灾,自然少不了人祸,被大雪困在城里的旅人,少说也有数百,掌柜的不愁没有生意,一天一个价格,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他在乐居客栈当过两年小二,对这种坐地起价的事情,自然是再熟悉不过,如果不是他早有预料,身上这点银钱,也要被李大狗捐给在城里施粥的谭员外了。
“果然是无奸不商……”
自觉理亏的李大狗,讪讪一笑,只觉眼前的狗肉,好像也没那么香了。
连日几场大雪,天地肃杀之气甚重。
光是这冶山府的城里城外,都不知压塌了多少房舍,好在这年代房屋不高,最先倒塌的也多是茅室蓬户,人员伤亡倒是不重。
只是这年代的普通百姓,一生劳碌,也难混上几餐温饱,对于这般程度的灾害,几乎毫无抵抗能力。
这种大范围的雪灾之下,便是当今朝廷有心赈灾,也是无能为力,李大狗的个人力量又能济得什么事呢?
只可怜了天底下的贫寒之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熬不过这个冬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过是千万年来,一幕又一幕的循环重演罢了。
兴安七年的十二月三十,行路未止的两人,就在这家不起眼的客栈,度过了离家之后的第一个除夕之夜。
或许在他们之后的人生,除夕和新年与普通时日,并没什么区别,就目前而言,此时此景在两人心中,难免会有物伤其类的伤怀和彷徨。
光阴如流水,月落日高升。
或许是这场大雪已经下的足够多,也足够久,也可能是为了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
这场断断续续下了六七天的冬雪,终于在夜半时分停了下来。
只是外面的积雪早已没过头顶,交通堵塞,两人也只能继续待在这客栈之中,慢慢等待。
看书、练武、猫冬、聊天,或者憧憬未来,两人总能找些事情,打发这无聊的时光。
时日迁延,客栈之内,逐渐流传起饥民的动乱消息,一时间物价飞涨,人心惶惶。
朱权身上的钱财,越用越少,只能将那辆马车卖给了掌柜,节省开支的同时,也能回收一点银钱。
客栈之中不少人有样学样,纷纷宰杀骡马,囤积食物,将马车低价卖给了掌柜。
李大狗遥望府衙方向,好似听见了刀兵相加,凄惨哀嚎的声音,心中不禁萌生出一股暴虐之气。
也是此地的官吏还算果决,很快做出了反应,一场蔓延全城的祸乱,逐渐消弭。
其后虽然还有杀人劫货之事发生,总算没有引发大的群体叛乱。
丰莱之地,靠近西北,冬日本就寒冷,哪怕是接下来的时日,没再下雪,两人也几乎挨到了月底,才得以再次上路。
一路西行,入眼处皆是满目疮痍。积雪消融之后道路泥泞,山野春叶未萌,田园垄亩未耕。
有盗贼蜂拥四处劫掠,有饥民成群茫然求生,道旁遗骸更是时时能见。
李、朱两人,纵然不想惹事,也多的是不长眼的毛贼,会主动寻死招惹他们。
不得已,在杀散七八伙盗贼之后,李大狗抢下两匹好马,鞍前挂上刀剑人头,做出一副不好惹的模样。
如此,道路这才通畅许多。
人道是,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丰莱、振武两道,辖地广博关隘重重,心情凝重的两人,直到在兴安八年的七月十六,才赶到了襄国西北边境的阳关。
一如他们预料,此地城防甚紧,去年那场雪灾,非但襄国损失惨重,草原上鲜于牧民的牛马羊畜,更是死伤无数。
为此,早在年初之时,就有部落往东迁移,为此发起了多次骚扰,四月中旬,双方还在城关之外,发生了一场上万人的攻防战斗。
好在守关将士早有预料,鲜于的士兵,也多是一些缺衣少食的牧民,几次强攻不成,便只能撤兵回去。
留下了一些饿疯了的残兵败卒,依旧在附近游荡,所以上上下下的阳关将士,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李大狗拿着六扇门的腰牌,接受检验之后进了城关,顺利的领取了出关文件,也收到了秋仇送来的两份书信。
自从两人在麻叶县分别以来,秋仇已经给自己写了三封书信,第一封信,还是去年冬日,由常恒从定襄府带到长乐,交给自己的。
按脚程日期来算,应该是秋仇收信之后即刻回的。
这次的两份书信,被一起送到阳关,想必是他拿不准自己的行程,生怕会错身而过。
而阳关之外,再非襄国所有,倘若秋仇这次没有被成轺看重,以后将很难再收到他的信件了。
今日已是七月十六,屈指算来,他应该在两月之前,就到了长乐府,至于是否能够踏上修行之路,就全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李大狗也曾设想,在自己到达阳山之后,想办法将秋仇一同引入山中修行,奈何无论是他还是路不平,都不过是阳山一名无关轻重的新人。
哪怕秋仇能够放下对阳山的芥蒂,七八年的时间,他俩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人脉,接引一位新人上山。
李大狗眺望东南,由衷为好友祝福。
出了邮驿大门,两人找了一个住处,稍作休整, 李大狗拆开了手中书信,日期分别是去年的十一月底,和今年的二月中旬。
前者是秋仇到达申县,与钟县令谈好捐募事宜之后写的。
短短两页的蝇头小楷,大概四五百字,就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个详尽。
还顺便关切了一下他们的行程,称赞了卫夫子的品格,对卫殊的病情,表示了同情和遗憾。
纸上言说,他会继续留意这方面的事情,下次来信之时,记得写明卫夫子的住处,若有消息,他会写信寄给对方。
信的最后,再次祝愿两人能够一路顺利。
李大狗读罢,不禁唏嘘伤怀,回想当时,自己在平津府给秋仇写信那天,卫夫子还在教导自己读书。
待到秋仇在申县写这封信时,卫夫子已经葬身河谷。
第二封信中,关于李、朱、卫三人的话题就少了许多。
寥寥几笔简单问候,伤悼卫同的罹难,陈述了自己被风雪所阻,可能会迁延一段时间。
接下来的几页信纸,花了不少笔墨,书写了他雪灾之后一路北上,路过的所见所闻。
饿殍以雪为冢,饥民析骨而炊。
李大狗一路西行,见多了冻饿倒地的尸骨,看惯了泥肉混杂的场景,虽然对南方的灾情有所猜测,却也是第一次真切的知晓其中惨状。
真要说来,襄国建立其实未满两百年的时间,官府赈灾的组织能力还是有的,只是那场大雪来的又急又密,短短六七天的时间,积雪塞途,牛马尚不能行,遑论物资运输。
每个城市村社,都在那几天里,变成了消息闭塞的孤岛,冻饿之下祸乱萌发,必然会走向不可控的局面。
李大狗抬头望向窗外,手中轻飘飘的纸张,在这一刻也仿佛重若千钧。
关内黄昏的街道,行人稀少,除了偶尔路过的军士面有菜色,已经看不到年初那场灾害的痕迹。
生民如草芥,逢灾易死,遇风可生,可终究,不应该真就是草芥啊!
李大狗瞩目许久,取了两张信纸,借着未暗的天色,写了一份言辞真挚的回信。
没有插科打诨,也不敢有所暗示,感慨了黎民不易,问候过卫殊的病情,就此搁笔停下。
良久之后,重新取出几张信纸,写下了出关之前,寄给河西道州,邽阳府山余县,废泊镇李氏父母的最后一封书信。
休息了一天之后,第三日的清晨,李大狗把信送到了阳关邮驿,拜托此地的驿丞,将信寄到位于长乐府崇文街的济世医馆。
至于信件送达之时,卫殊是否痊愈,秋仇还在不在长乐府城,甚至此信能否顺利转转到他手中。
李大狗也十足把握,只能自己多掏了一锭银子,权当给此地的邮驿差吏一顿酒钱。
朝阳东升,拉长了两人身影,马蹄敲击在不规则的砾石古道上,显得沉闷而单调,身后五丈高的雄伟城关,逐渐隐没在视线之外。
古道渐消,一片荒凉的戈壁望不到尽头。
日暖夜寒,七八日行程之后,碎石逐渐被野草覆盖。
绿草如碧,风吹似浪。
有云一样,点缀其中的牛羊毡房,有狐狼一样,狡猾求生,谨慎求存的牧民,更有狂风一样,来去劫掠的盗寇马匪。
李大狗遵循符箓指引的方向,快马横刀,花了三月时间,才穿过鲜于右贤王的七千里牧场。
期间,除却偶见的几次惊鸿夜显,未曾有人能够滞涩他的脚步。
不觉隔夜西风来,婉转飘零一叶飞。
突而一日清晨,西风吹散了薄雾,高远的秋阳,穿过云层的缝隙,洒下了一片有形的光柱。
发如枯草,风尘满怀的两人,抬头仰望,在那一片轻纱般绚烂多彩的光晕之下,是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头的连绵群山。
你道此山怎生雄奇?有诗为证。
诗云:
阳山耸立绝东西,秋声浩浩雁鸣稀。
猿猱鸿鹄不得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如涛浪,郁郁苍苍暮云起。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成绝域,山南山北天不同。
细路萦纡斜复宜,岚峰摩天不盈尺。
举首睢盱千万仞,凛凛神寒心不止。
两人驻马而立,心潮澎湃,一时竟然呆住。
李大狗缓缓转头,看向身侧的朱权,犹记得初见之时,年方十五的少年还比自己矮上一头,稚气未脱的面容,纵然营养不算充足,也还肤白细腻。
而今不过年仅时光,非但身量窜了一截,个头与自己齐平,古铜色的清瘦面容,也有几分刚毅之气,忽略其嘴角的绒毛,竟恰似一个大人模样。
神情恍惚的朱权,心情突得激动,目光炯然回头,指着远处高绝的群山,颤声问道:“大哥,那……那是否就是阳山所在?”
李大狗松开缰绳,一向平稳的右手,也不禁微微颤抖,从身上的羊皮衣袄内侧,取出那张三指来宽,描绘了诸多红色线条,质地似纸似皮的金色符箓。
左掌置于马首上空摊开,将贯穿符箓中间的那条细线,对准了群山中央。
深吸了一口气,左掌往上轻轻一抬,立即收回,失去支撑的金色符箓,在空中随风飘摇,下落了三五寸的距离。
屏住呼吸的两人,看着身前金色的符箓,被风吹乱了方向。
就在此时,符箓之上的红色线条,猛然发出丝丝红光,像是突然有了生命般,闪烁勾连,形成一个完整图案。
图案成型的瞬间,符箓止住了下坠的趋势。
不过半息时间,整张符箓已被红光笼罩,再也看不出本身的金色,那条贯穿符箓的红色细线,微微溢出尤为明显。
赤红色的符箓,在微风之中悬空飘荡,缓缓转动了方向,符箓之上那条贯穿而过的细线,对准群山中央之时,微微一抖,立时停住。
任那西风吹过左右,符箓也只在马首上空纹丝不动。
眨眼功夫,红光微闪,悬停不动的符箓无视左右方向的西风,径直往前方飘去。
“李大哥……”
朱权激动的话语,尚未说完,李大狗已经一手探出,将其牢牢攥在手心。
几乎感受不到挣扎的力度,赤红发光的符箓,像是一只乖巧的小鸟,渐渐褪去了光芒,恢复了似皮似纸的金色模样。
哈哈哈哈……
一声畅快的狂笑,从身边传来,激奋的朱权早已滚落马鞍,双膝跪地,两手抓握着一把枯黄的野草,眼眸遥望光晕下的群山,仰头大笑。
感同身受的李大狗,完全理解他的心情,十五六岁的少年,在烈阳酷暑、风雨冰雪中,跋涉山川逾越险阻,踏过千万里路途,终于看到了此行目的,没有以头抢地嚎啕大哭,已经是难得的心思稳重。
须知这一路来,纵然有李大狗的保护,不至于遭受外部的武力迫害,也免不了因为身劳雨淋、伤寒侵袭各种因素,导致他突发疾病,好几次病得神智模糊,在呢喃之中,呼喊爹娘。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朱权激动狂笑的失态,委实不值一哂。
李大狗重新收好符箓,翻身下马,静静立在他的身旁,遥望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