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皆应灭族
大宗师之威,施展凌波微步追逐铁骑,虽不及神境或天境之速,然追及此等骑兵,实非难事。
一路尾随,尘土飞扬,李维终至骑兵大军之前,一座绵延数里的营寨驻扎于雄城之下。
“隋军攻伐高句丽?”李维细察,果然发现蛛丝马迹。
隋军旗帜与细微迹象,加之红后之分析,李维终识此世之年月、地域与事态。此乃高句丽都城,隋炀帝亲征,竟已兵临城下,令李维颇感意外。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此番亲征为第几?”李维思量半晌,未得答案,红后亦无法判断此为隋朝第几次伐高句丽。
不论隋朝何时伐高句丽,李维尚未明了此世究竟为何世界,毕竟诸多世界皆有隋唐交替之传说,各不相同。
“莫非大唐双龙?”李维预备潜入隋军大营探查。
以李维之身法,擒一小兵易如反掌,然而关键在于,捉住小兵后如何伪装?站岗巡逻非其所愿。
待至夜幕降临,借昏暗天色,李维悄然行动,施展凌波微步潜入隋军大营,逐步探寻有用情报,直至中军大帐。
“陛下,高句丽大宗傅采林屡挫我隋军攻城,使我军士气低落,此人罪不容诛。”
“傅采林?”闻言,李维立时确认所处世界。
弈剑大师傅采林!高句丽大宗师,天下三大宗师之一。
傅采林之实力,辅以士气与高句丽地利,竟硬生生阻挡住隋军攻势。
“大宗师乎?吾虽亦为大宗师,然较之常人,他们应非吾敌。”李维心道。
若具天境之力,斩大宗师如屠鸡,可惜为炼化火种源,李维境界骤降两级,如今仅达大宗师巅峰,然精神力犹可与天境抗衡。
“于大唐双龙传世界,有何可图?”李维沉思,连中军大帐内杨广与众将领议政之言,皆未入耳。
大唐双龙传中,武学有四大奇功,战神图录最为神秘,李维亦未能从红后记载中寻得线索,仅知战神图录藏于战神殿,而战神殿又隐于独立空间,李维亦无从下手,唯有待战神殿现世,方能与众高手共探。
长生诀、天魔策、慈航剑典三大奇功,天魔策已残缺不全,修炼亦偏离正道,与李维修习的逍遥派道家武学格格不入,故弃之;慈航剑典乃佛门与中原武学交融,然其修无情道,与李维之逍遥道相悖,李维亦舍弃,逍遥道行有情道,修无情道之武学,无异于自寻死路。
“看来目前可图者,唯有长生诀这门道家奇功。”李维心想。
长生诀以长生为名,李维未知能否修得长生,却知其有九阳神功般迅速恢复之效,疗伤之能亦非凡,此疗伤之效非九阳神功可比,但九阴真经中疗伤篇未知可否匹敌。
长生诀除这两点,尚有功力深厚,观双龙修习长生诀即成高手,可知其进阶迅速,且直练先天真气,较诸武学皆有高起点。
“扬州,看来需耐心等待。”李维思及此。
除长生诀,李维念及和氏璧,慈航静斋中的和氏璧亦为其目标,传言和氏璧能使人功力紊乱,若于战时凭此扰乱对手真元,使其走火入魔,实乃偷袭利器。然欲收复和氏璧,李维忆及火种源之坑,自身因火种源跌落两境,再添和氏璧,岂非自寻死路?故李维虽挂念和氏璧,却不敢轻用血祭铸剑术以祭器物。
“暂定目标二者,日后再谋战神图录。”李维至此,继续探查杨广如何攻打高句丽。
提及高句丽,李维首先想到棒子,此辈于后世无颜无皮,竟将华夏诸多事物据为己有,李维欲狠狠教训一番。
而杨广此行注定败北,面对弈剑大师傅采林亲征,若无大宗师出现,杨广难以速克高句丽都城。
最重要的一点,李维未知杨玄感是否会叛乱,忆及杨广伐高句丽时遭傅采林阻拦,即便傅采林再强,面对杨广数十万大军,亦难以持久。李维不信傅采林能支撑一月乃至更久。
杨玄感之叛乱,亦是关键,若杨玄感不反,杨广必不退兵,定会在此僵持,亦不会出现最终被高句丽一路追杀,损失惨重之局。
杨广虽略显愚鲁,然其治国之道尚有可取之处,惜乎急功近利,终致败局。李维暗自思量,虽对他并无好感,然为保中原黎民,亦当援手一试。
杨广与众将领商议无果,次日怒气未消,再度挥师攻城。杨广布阵之际,弈剑宗师傅采林自是屹立城墙之巅,其现身令高句丽士气大振。
李维知此刻不宜再袖手旁观,若非出手,不知又有多少中原子民将陨于此役。傅采林面目可憎,李维心道,容貌非你之过,然吓退大隋,便是你的罪过了。
“傅采林,可敢与我一决高下!”李维身形如魅,悄然现身于高句丽王城之外,向城墙上的傅采林发出挑战。
“此人何人?”杨广见大军前突现一人,心中惊诧,问身旁将领。
“陛下,末将等未曾识得此人。”将领望向李维,却未能辨其来历。
“你是隋朝之人?”傅采林见李维衣饰及短发,不明其身份,但从其口音中,傅采林确信他是隋人。
“不错,身为大宗师,我鄙视宁道奇那伪君子。杨广为保中原百姓征讨高句丽,他竟袖手旁观,难道以为中原唯有他一宗师乎?傅采林,你虽为高句丽而战,却杀害我大隋子民无数,我自当出手,此战在所难免。”李维高声喝道,言语间震撼四座,傅采林皱眉,杨广一方及士兵皆闻之。
中原地域辽阔,岂止宁道奇一宗师?听闻宁道奇被指虚伪,大隋士兵共鸣,大宗师宁道奇在高句丽宗师面前竟不出手,实令隋军憋屈。
李维挺身而出,隋军士气大振,虽不知李维何人,是否有胜傅采林之力,但已足以提振士气。
“此人胆魄非凡,竟敢直呼朕名。”杨广怒极反笑,欲擒李维严惩。
“中原地大物博,然大宗师之境唯散人宁道奇耳。尔年纪轻轻,竟敢自称入大宗师之境?”傅采林沉声质问。
李维一笑,傅采林不会轻易信其言,他也不欲辩解,对傅采林道:“傅采林,多言无益,且让天下知晓,我中原四大宗师之一,麒麟魔李维,如何荡平高句丽。”
言罢,李维双手凝聚两颗元气球,三分归元气在他手中迅速成形。元气球成型,李维双手合一,使其更为壮大。
“去吧!”
李维双手一推,巨元气球直冲高句丽王城大门。
傅采林初时未觉李维实力,见巨元气球,方知不妙。他跃下城墙,疾奔向元气球,拔剑斩向元气球。
弈剑术招式精妙,犹如独孤九剑,但傅采林功力深厚,若非如此,弈剑术再强也无法展现大宗师之威。一剑之威,元气球瞬间溃散,然而李维所聚元气球岂是易碎之物,虽被斩散,仍四散飞向城墙。
轰轰轰!
无数小元气球轰击城墙,留下累累坑洞,城墙震动,守军纷纷摔倒,高句丽士气大挫。
“可恶。”傅采林见状,足尖一点,直扑李维。
交手之间,傅采林已确信李维乃大宗师,且强于己,心中沉甸甸的。
李维有大宗师之能,其所言中原四大宗师应非虚言,原本三足鼎立的大宗师格局,因李维之现世而打破。
“接我一剑!”
傅采林持剑而来,李维欲以最自信的姿态击败他,让他见识汉人面前,高句丽不堪一击。
重焱剑出鞘,炽热气势拔地而起,伴随一声震天怒吼,火麒麟虚影罩住李维,直冲傅采林。
“这是……火麒麟!”傅采林满目震惊,攻势顿挫,李维已持重焱剑至其身后。
呼啸声中,傅采林化为灰烬消散,手中弈剑亦不留,仅余一道焦黑痕迹,热气蒸腾。
“不堪一击。”李维微摇头道。
“师父!”高句丽城墙上,傅采林大弟子傅君绰悲痛呼喊,持剑疾速翻下城墙。
傅君绰之能,即便翻越城墙亦需竭尽全力,更何况如今傅采林惨遭李维一剑斩杀,悲痛之情令其武艺失准,落地时险些栽倒。
“美则美矣,可惜乃一介蛮夷。”李维随手一挥,重焱剑红光闪烁,剑气划过傅君绰,其奔跑之躯顿止,转瞬化作烈焰,五息之间便灰飞烟灭。
“好个狠心摧花,如此佳人竟丧于他手。”杨广先为李维一剑斩傅采林所惊骇,那炽烈火焰形成的火麒麟之象更震撼了隋军与高句丽两军。
傅采林陨落,震撼两军之际,李维竟又辣手摧花,击杀傅君绰,杨广方回过神来。他好色如命,此刻竟也为傅君绰之死惋惜,众臣皆低头,仿佛未闻其言。
“杨广,你还在愣着做什么?还不速攻城池,将高句丽王城屠尽!”李维转身向杨广及隋军厉声喝道。
“此贼子,果真胆大妄为。”杨广又被李维激怒,然而此时李维一掌轰开王城大门,即便杨广再昏庸,也知攻城在即。
隋军士气高涨,已不受主将控制,一入王城便大肆杀戮,顷刻间局势失控,屠城已无可避免。
李维杀尽尚有反抗之力的高句丽兵卒后收手,立于王城高处,目睹隋军屠戮全城,目光中无丝毫怜悯,眼睁睁看着高句丽王城化为焦土,生灵涂炭。
在李维看来,非汉人者不值得怜悯,敢对中原图谋者,皆应灭族。
杨广也无法阻止,李维出手,即便好大喜功的他也只能任由隋军屠城。
高句丽王城血流成河,十日之后消息传出,天下震动,麒麟魔李维之名传遍四海。
世人视李维为绝世魔头,闻之色变。正道之人哀叹世间竟出此魔头,未来恐无宁日。魔门中人因李维现世,暗中搜集其信息,欲知其出身何门何派。
自高句丽返回中原,李维不再过问隋高之战。高句丽王城已被屠,杨广再昏庸,也不至愚蠢到立即撤军。若不趁势占领高句丽,杨广被唾弃实属咎由自取。
李维风尘仆仆赶往洛阳,此时杨玄感尚未叛乱。若杨玄感举事,必在黎阳,目标则是洛阳,隋朝都城,非易攻之地,即便无李维,杨玄感也难攻克。
李维目标在扬州,洛阳仅是途经之地。若杨玄感真敢叛逆,李维必出手。关键时刻,他不愿杨广因杨玄感叛乱而放弃高句丽。
抵达洛阳,杨玄感尚未叛变。至于杨玄感是否会叛,李维并不清楚。大隋屠城之举威慑四方,突厥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洛阳城确是繁华。”李维漫步洛阳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思忖。
杨广虽昏庸,但大政方针尚正确,只是急躁过甚,以至于功败垂成,否则李唐也难以得势。
洛阳势力错综复杂,独孤阀、宇文阀家族均居于此,朝中大臣家属亦聚于洛阳。在洛阳,得罪一人,其背后可能便是官员,而他或许就是纨绔子弟。
“独孤阀主在洛阳,宇文阀似在此任职,家族根基应在浙地。洛阳双娇、美人军师,这些人均在洛阳。”李维沿途打探,竟获不少有用情报,至少对某些人已有所了解。
在洛阳逗留数日,李维游刃有余,待见杨玄感未叛,杨广亦掌控高句丽,便准备前往扬州。
最后一日,李维在洛阳酒楼品尝佳肴,一众华服男子簇拥两位女子步入酒楼。
醉香楼乃洛阳知名酒楼,菜肴最为可口美味。
虽对李维别具一格,但与现代美食相较仍稍逊一筹,却足以令他入口称快。
两位女子甫一入场,便引得全场男子瞩目,李维耳边也传来“洛阳双娇”的议论。
“荣娇娇与董淑妮?”李维瞥了一眼众公子哥簇拥而入的两位女子。
洛阳双娇之名李维早有耳闻,见董淑妮与荣娇娇后,便不再关注。二人皆非等闲,一为王世充侄女,一与魔门有所牵连。
李维安然享用美食,无意沾花惹草,却不料花花草草主动靠近。
董淑妮此时心机尚浅,被洛阳公子哥纠缠不休,她并非荣娇娇,为魔门迎合公子哥,故早已思量脱身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