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终见群臣一
“此事暂且不急,孤王本打算让李纲来做承乾的老师,然而莫轩此人却让孤王大吃一惊。孤王虽也想让承乾拜这莫轩为师,但他却只是一介白身,其次便是莫轩此人年纪尚小,这也是他的一个短板,难免遭人诟病,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非议啊!”
“二哥此言差矣,想那甘罗十二拜相,冠军侯亦是少年封侯,这莫轩做承乾的老师又有何不可?”
“甘罗十二拜相乃是他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那秦王政这才拜他为上卿。而冠军侯封狼居胥,是匈奴差点灭族。此二人之功绩岂是区区莫轩能比拟的?”
“二哥恐怕是陷入梦魇了,这莫轩可是对承乾有着救命之恩,若是二哥因此而封他一个什么官,也无可厚非。借此机会再让承乾拜他为师,想必朝中群臣也无话可说,甚至天下人必然认为二哥这是知恩图报,如此这般既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也使二哥留住了莫轩,岂不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吗?”
“哈哈,观音婢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太子妃这是真是一语惊人啊!若不是你点醒于孤王,恐怕孤却是陷入困境而不自知,你说的没错,而今孤王依旧是大唐的太子殿下,而承乾他也只不过是我李世民的嫡长子,大唐的嫡长皇孙此时任命莫轩为承乾的老师阻力也确实不会太大,况且孤王也可皆报恩之言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此计甚妙,甚妙啊!哈哈、、、、、、”李世民听到长孙氏的劝谏,却是恍然大悟。
说来也是,李世民现在依旧还是大唐的太子殿下,高祖李渊尚在谁也不知道他还能做几年的皇帝,即使很多人其实心里明白终有一天,李世民必然会如同隋炀帝杨广一般上位,但谁也不知道李世民会在什么时候逼迫高祖李渊退位,只要李世民不提及此事,他们就绝不能提及此事。
其实朝中诸多大臣也在等候李世民的意思,一旦李世民有一丝想要上位的想法,他们必然会一一响应,但要让他们主动提出让李世民上位那是万万不可。李世民可以弑兄杀弟,但是却不能对李渊动手,否则李世民便在世人眼中与那隋炀帝杨广一般无二。
且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李唐立国的根本乃是孝道。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此后历代都注重以德、孝治国,孝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
而李唐建国以后,孝文化更是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父母的孝养有各种法律作规定,不仅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让老有所养,更将孝文化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上。
依照唐律的规定,凡是侍奉父母不“善”的,以不孝罪而给予处罚。譬如违反教令、闻父母丧而不举哀等违反“善事父母”的行为都属于此例。为了让子孙尽心尽力地照顾好长辈,父母在世时,如果子孙攒私房钱或者要求分家的,要处以三年徒刑;辱骂父母者,处绞刑;殴打父母者,处斩。
同时,李唐对老人免除赋税的征收、徭役的征发,并有完善的侍丁养老之制。
在李唐天下,高寿老人享有“版授”和“章服”的荣耀,即对老人授予荣誉性质的职级。同时朝廷还不定期赏赐粮食和布帛,这对艰辛一生的老人无疑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慰藉。唐代还提倡为老人生日祝寿,并一直延续至今。
同时,李唐对孝行进行表彰,用国家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并形成常制。曾任集贤院校书的丁公著,“辞官侍亲,不顾荣利”,被认为是“高行至性,人伦所称”。母亲死后,他又哀毁过礼。地方官请求朝廷旌表,除了“委本州刺史亲自慰问”外,还“量给粟帛”。
朝廷旌表在封建社会代表着至高的荣誉,起着特殊的教化和认同作用,被旌表者不但被敬仰,更重要的是其行为会成为世人竞相模仿的对象。在旌表的作用下,唐朝民间行孝、尽孝之风盛行。
倘若李世民敢逼迫李渊退位,岂不是自己将自己所拟定的律法踩在脚下吗虽然很多人其实都明白,规矩是给没有权利的平民百姓定下的,约束的也只是底层这些只知道春种秋收的愚民,用来给自己这些上层人士贵族创造利益的工具罢了,但是很多东西心知肚明就好了,说出来就不好了,毕竟人都是好面子的,都需要一块遮羞布,谁都不希望这最后一块遮羞布被人掀开。
想明白的李世民便不再去纠结此事,而东宫上下也是红红火火地,上下欢聚一堂,就像是快要过年似的。不多时便有下人来报,
“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子妃”,
“平身吧!有什么事?”
“太子殿下,酒宴已经准备妥当,是否安排就坐?”
“哦,已经准备好了吗?诸位大臣将军都到了吗?”
“殿下,朝中各位大人都已经到了。”
“既然如此,那便安排各位大臣就坐吧!”李世民听到酒宴已经准备妥当,于是便安排下人开始让各位大臣陆续就坐,随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又对下人问道:“那莫轩是怎么安排的?”
“启禀殿下,莫先生虽为中山王殿下的救命恩人,然而却只是一介白身,故此奴婢将他安排在次等席末位,不知殿下以为可否?”
“将那莫轩与承乾他们安排在一起吧!”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对着身边的近侍李公公说道。
“殿下,虽然这莫轩救了中山王殿下,但是将这莫轩与中山王以及诸位小王子、小公主安排在一起,是否太过于抬高他呢?区区弱冠之龄却居于朝中诸位大臣之上恐遭人诟病吧?”李公公一脸疑惑地对李世民问道。
“无妨此次宴会之后,他必然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注定要站在风口浪尖,你去安排吧!”李世民脸上不由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