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白莲教哪来的粮食?
萧婉棠一行人兵分两路,小侯爷跟着知州去参加特意为他准备的接风宴,曲公公跟在他身边,摸摸胶州官场的情况。
萧婉棠和曹同去锦衣卫,调查报纸版面被调换的事情和白莲教的情况。
知州知道小侯爷是瑾正帝最喜欢的外孙,因此将接风宴设在了城里最好的大酒楼。
前来为小侯爷接风的不仅有胶州的各级官员,还有当地的乡绅豪绅。
胶州城外灾民们还在等着救命的粮食,小侯爷的接风宴上却丝毫看不出胶州正在遭受一场洪水的席卷。
小侯爷像个工具人一样看着知州带着一轮一轮的人过来给他问好,百无聊赖的看着曲公公帮他打发那些想跟侯府攀上关系的人。
在接风宴上,小侯爷也见到了胶州通判,也就是那个在粮仓起火的时候去救火的胶州二把手。
通判大人一脸不苟言笑的样子,不似一直殷勤陪笑的知州,虽然看着不够亲近,但因为周正桓也是死人脸的关系,小侯爷对通判大人的印象反而很好。
知州见侯爷对其他人都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偏偏对通判有好脸色,心下更是惴惴。
通判这老小子不会是私下搭上安平侯的路子了吧?
若他这次赈灾不能让侯爷满意,侯爷会不会直接让一直盯着自己位置的通判取而代之?
知州大人为了跟小侯爷打好关系办的接风宴,偏偏让通判入了小侯爷的眼。
另一边,锦衣卫对报纸被调换的调查也有了眉目。
“你是说你们当时收到的刻版就是这样的?”
“是,千户大人。”胶州锦衣卫也只是一名百户坐镇,在知道胶州报纸出问题之后,就把胶州的锦衣卫上下调查了一遍。
“当日京城加急送来的刻版,我们都十分重视,现场由三名锦衣卫亲自去交接的,这三人都说刻版上的内容与印刷出来的一模一样。”
“看来问题不是出在刻版送过来的路上,就是在京城就已经被调换了。”
“下官也是这么认为,因此前些天就与护送刻版的锦衣卫取得了联系,据他回忆,他在中途某个驿站确实有一天夜里睡得特别沉,应该就是在驿站被调换的。”
锦衣卫作为天龙朝的特勤机构,自然有着很高的效率,早就将事情查的差不多了。
“那驿站中只是一些当地的杂役,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应该是有外人潜伏进去下了药,替换掉了刻版。”
说完,百户还将那护送刻版的锦衣卫的口供,以及对驿站杂役的调查情况都呈交给了曹同。
曹同见胶州的锦衣卫办事效率这么高,很是满意,“无论如何,报纸被调换的事情一定与白莲教有关,特别是最近这白莲教在胶州风头无两,锦衣卫务必要查出白莲教背后的目的。”
“是。”那百户听到曹同要查白莲教,立马就安排锦衣卫去找线人打听情报去了。
“报纸的调查情况我会报给指挥使大人,白莲教的事情,你们一定要慎重小心,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曹同想起当时圣女事件白莲教干净利落的扫尾处理,深觉这白莲教不是个容易对付的。
“不论调查到什么线索,都先报给我,不要擅自采取行动,白莲教不是好对付的。”
百户见曹同主动开口将调查白莲教的事情揽过去,心头的压力一轻。
那白莲教既然能在中途调换锦衣卫手中的刻版,一定在各地都有自己的人手,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胶州百户能对付得了的。
有了曹千户的领导,相信这次他们一定能在胶州将白莲教一网打尽!
很快,锦衣卫就将收集到的情况报给了曹同。
胶州此次发大水之后,因为粮仓被烧,加之烧毁粮仓的正是灾民,城中对灾民都抱有恐慌的心态。
城中百姓担忧灾民进城后会强抢粮食,甚至会杀人放火,不愿知州放灾民进城。
粮仓被烧的消息传出去后,各大粮商也坐地起价,将粮食放在黑市上高价售卖,百姓已经苦不堪言。
知州将州府能够调动的人马全部派往各地协助治理水患,导致城中守备力量大幅减少。
这种情况下,知州更加不敢轻易让灾民进城。
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胶州知州在此次应对水患时显得异常乏力。
城中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有人指责府衙不作为,只想着关闭城门,等待洪水退去,而不顾灾民的生死存亡。
这些流言蜚语如野火般蔓延开来,在暗地里四处流传,知州此时正忙着四处借粮,还丝毫不知情。
而白莲教此时却在胶州附近四处施粥。
只要有受灾的地方,就有白莲教的身影。
在之前大量散发出去的宣扬白莲教的报纸的推波助澜之下,众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已经对白莲教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甚至还有人公然叫嚣,声称官府完全不顾及老百姓的生死存亡,唯有白莲教才能够拯救世间受苦受难之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白莲教在胶州民间的名声俨然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
几人看了锦衣卫调查出来的结果,心中都十分沉重。
这白莲教是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不对啊,现在胶州各地都没有粮食,这白莲教到处施粥,他们哪来的粮食?”